清朝总督和明朝总督有什么不同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清朝都有哪些故事呢?清朝历史频道带大家一起看看清朝总督和明朝总督有什么不同

  明朝跟清朝都设立了总督,那么,这两个总督之间,有什么不同?

  我们先来讲一讲总督这个职位的由来,以及设立这一职位的初衷。总督这一职位,国内外都有设立。罗帝国曾设立过,英国大举开拓殖民地的时候也设立过。中国最早设立总督职位的时候,还是在明朝中期。所谓总督,自然是可以掌握地方大权,督办重要事务的官员。

  明朝,清朝虽然都设立了总督这一职位,但两者之间,却又很大的差别。在清朝,总督是地方大官,掌管地方的军权和行政权,属于当时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东三省总督因为清朝发家关外,所以这里的总督地位最高。而直隶总督因为靠近北京,后来又入了北洋大臣的管辖,所以,这里最有分量。总而言之,清朝的总督是当时最有分量的地方官。

  而明朝不一样,明朝最初设立总督的时候,根本没有把它当成一个正式的官职。明朝的总督,都是从中央的尚书、侍郎里挑选出来担任的。设立总督的初衷,就是让他们解决一些棘手的事情。赋予他们足够的权力,让他们可以协调各路资源,尽力去平息事端。等到事情处理完了以后,就裁撤这一职位。所以说,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职位。

  比较有标志性的,就是明朝中期,为了抵御北方鞑靼设立的蓟辽总督,专门管理钱粮军务。不过,因为北边一直不安定,所以蓟辽总督这一职位就一直存在,直到清朝时候才废除。

  当然,在明朝的时候,总督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官职。在中央的时候,他们身居高位。在地方的时候,他们可以掌握地方的军权和财政大权。同样是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到明朝中期的时候,一些地方的总督,也开始成为常设官职。

  跟明朝还有不同的地方在于,清朝设立总督,目的还是为了中央能更好的掌握地方的权力。派往各地担任总督的官员,都是文臣为主,他们可以用来节制地方上的武将。为了不让总督的权力过大,明朝又把军队的实际权力抽调走。军队只听从朝廷的调令,而不是总督的命令。总督只负责节制那些高级武官即可。为了让自己更加放心,清朝皇帝又让巡抚跟总督直接互相节制、分权,避免地方势力过大。与此同时,又给了总督一定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可以节制地方不同的省份,协调处理好地方事务。

  也正是因为明、清两朝设立总督目的不同,才导致他们后面一系列的不同。不过,这两个朝代之间的不同,其实也是正常的。因为总督这一职位的设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地方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处理好地方的事务。这也是为什么,清朝会沿袭明朝的制度,继续设立总督这一职位。但是,因为这两个朝代面对的外部环境不同,内部条件构成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他们会在总督这一职位上,出现不同,也是正常的。

了解更多清朝历史故事欢迎继续阅读本网站哦。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