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内侍卫的等级制度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清朝都有哪些故事呢?清朝历史频道带大家一起看看清朝大内侍卫的等级制度

  大内侍卫是

清朝皇帝

最贴身的的保镖,当然也都是万里挑一的精英。想成为大内侍卫不仅要武艺高强,最重要的是对皇帝绝对忠心,并随时准备以自己的生命来护卫皇帝的安全。那么怎么确保他们对皇帝没有二心呢?因为清朝施行“八旗制度”,皇帝亲自掌管正黄、镶黄,正白这“上三旗”,大内侍卫的主力也出自这三个旗。

  清宫侍卫机构称为侍卫府或侍卫处。侍卫处负责侍卫和亲军营,侍卫处的首领是领侍卫内大臣,平行设6人(上三旗每旗2人),其下是内大臣6人,散秩大臣无定员。领侍卫内大臣和内大臣就是俗称的正副大内总管了,品级是正一品和从一品。领侍卫内大臣从满洲都统、内大臣或各省满族将军中选授;内大臣从散秩大臣、八旗都统、前锋统领或护军统领中选授;散秩大臣的人选没有定限,由皇帝从年轻的宗室成员或中级武官中选授。

  侍卫的等级分为四等:一等侍卫(也称头等侍卫),正三品,设60人;二等侍卫,正四品,设150人;三等侍卫正五品,设270人;四等侍卫(蓝翎侍卫)正六品,设90人。一等侍卫一般充任协理事务侍卫班领或侍卫班领等职。侍卫中的宗室成员另外设有名额。宗室一等侍卫9人,二等18人,三等63人。10人为一组设一什人长。

  大内侍卫的有些恩宠是别人无法获得的,比如清初时的花翎,以及只有侍卫才能穿着的黄褂。当大内侍卫,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名利双收的美差!在清代,侍卫是一条加官进爵、平步青云的踏脚石。不少地位尊崇的大官都是侍卫出身,像拥立雍正即位的隆科多、乾隆时期的大将阿桂、乾隆最宠爱的武将福康安等,都是从侍卫开始,平步青云。其中最为有名的和?,他也是由三等侍卫开始一路平步青云,最后位极人臣。

了解更多清朝历史故事欢迎继续阅读本网站哦。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