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六年,33岁的刘墉参加了会试,由于文采出众,一举夺魁,但还有最后一关,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关,就是由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殿试当日,只见一位胸凸背驼、身材矮小、蒙着右眼的考生来到乾隆皇帝面前,乾隆不由一惊,问他姓甚名谁,考取第几。只见刘墉不紧不慢地说;“小生刘墉,字崇如,考取大清第一。”乾隆更加惊奇,对面前之人左看右看,越看越不顺眼,嘴上虽不好说,心里却在寻思:若用这等面目之人在朝为官,岂不有损我大清形象,让天下人耻笑我朝中无人?但若想不用他,也得有个服众的说法。
于是,乾隆皇帝心生一计:让他以自己的形象为题,咏诗一首,若咏不出,岂不是有了不录用他的借口?于是道:“刘墉,朕命你以自己为题,咏诗一首,必须五言八句,作得好,定当重用,否则,休想高中!”但见刘墉不慌不忙地说:“请万岁容我寻思片刻。”
只见刘墉沉思了片刻,即兴吟道:“胸凸满经纶,背驼顶乾坤。独眼辨忠奸,单腿跳龙门。丹心扶社稷,涂脑谢皇恩……”说到此处便停了下来,不再言语。乾隆皇帝说:“还有两句呢?”刘墉说:“下面两句,小生不敢说。”乾隆催他快说,刘墉迟疑片刻,面带难色地说:“如果非要小生说,那恳请圣上答应不杀小生。”乾隆道:“朕答应不杀你。”刘墉这才吟出那最后两句:“以貌取人者,岂是贤德人?”
此时的乾隆真是哭笑不得,但也的确被刘墉的才气所折服,如不重用他,岂不落下个不贤德的名声?乾隆笑骂道:“好你个刘罗锅!”聪明的刘墉已知圣意,立即上前向乾隆皇帝磕了三个响头,口中高呼“谢皇上!”此次巧对,不仅让刘墉成功地夺得了状元,也为他以后连续受乾隆、嘉庆两朝重用奠定了基础。
了解更多清朝历史故事欢迎继续阅读本网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