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意义有哪些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清朝都有哪些故事呢?清朝历史频道带大家一起看看戊戌变法的意义有哪些

  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领袖,得到

光绪皇帝

充分支持的政治运动,也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爱国运动和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改革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

戊戌变法的意义

有哪些呢?

  第一、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学会和学堂,大量地传播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介绍西方的自由、平等学说,抨击封建专制制度,鼓吹“兴民权”、“开议院”、“君民共主”,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废除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智慧骤开,如万流橘沸,不可遏抑”的局面。这就为后来人们在新的条件下接受新的思想扫除一些困难和障碍,给予一定的启迪。

  就戊戌变法的直接结果来说,资产阶级维新派是失败者,但是就新旧思想文化的较量而言,他们却是胜利者。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在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影响。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这场运动是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表现。当时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在朝野上下到处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他们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动员人们“与天争胜”,“自强保种”。他们提出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概念,强调国家为国民所有,而非一人一姓的私产,从而使中华民族的觉醒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有人认为戊戌维新就是中国从传统中华秩序向近代国民国家体制转变的最初尝试。

  第三、对民主革命运动的展开提供了深刻教训。

  这场政治运动暴露了顽固派的反动本质,他们拒绝任何进步和改革。在他们的统治下,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根本行不通。要使国家复兴,必须推翻他们的罪恶统治。这促使更多的人抛弃对他们的幻想,走上革命斗争的道路。一些维新派后来变为革命派,不少康有为、梁启超的信徒以后成了革命党人,便是明证。

  第四,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奏。

  戊戌变法后,新式文化事业勃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热。戊戌时期,维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维新运动失败后,白话报刊更多出现,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除“小说界革命”外,维新派继续倡导“诗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学革命”。这些,都开启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河。所以,严格地说,中国现代的新文化运动是从戊戌时期开始的。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第一次积极的尝试,是中国人民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驿站;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虽然历时短暂,但留下了珍贵的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

了解更多清朝历史故事欢迎继续阅读本网站哦。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