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清朝都有哪些故事呢?清朝历史频道带大家一起看看“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鼎盛时期,史称“康(雍)乾盛世”。康乾盛世,是清朝近300年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那么,“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以前的几个”盛世”,都是从大乱走向大治。康乾盛世也是一样。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清入关以来,经过几代人不断地奋斗,最后将清朝推向鼎盛。清朝自顺治元年(1644年)进关,历经18年统一战争,削平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收复台湾,统一全国。以摄政王多尔衮、顺治为首的统治集团所作的一切努力,为清朝全面实施大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康熙即位后,以康熙二十年(1681年)

平定三藩

八年之乱为契机,乘胜收回台湾。康熙南巡,亲临治黄工地,阅视河工,标志国家全面转入经济建设,从而拉开盛世的序幕。

  整顿吏治

  清朝入关,首要整顿吏治,从严整顿,大得民心。明末吏治腐败,是其亡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清朝统治者,时时以明亡为戒,大力整顿吏治,扫除明末以来的贪风和颓风。摄政王多尔衮下令:“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顺治亲政后也说:“安民之本,首在严惩贪官。”康熙治国,宣布“惟以察吏安民为要务”。雍正即位,向全国臣民宣示:“朕惟国家首要吏治。”乾隆朝已进入鼎盛,仍不放松吏治,以“整肃官方”,达到“惠爱斯民之至意”。三朝澄清吏治的思想及治国方针,一派相承:一方面严厉打击、惩治贪官污吏,另一面,大量表彰廉吏,树为清官典范,倡导百官效法。终于经过数十年的整顿,吏治完全改观。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全面恢复明末以来遭受残破的经济,大力发展农业,为盛世的到来准备了丰厚的物资条件。明末政治败坏,农民战争与明清(后金)战争之蹂躏、清与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的军事较量,全国已乱了半个多世纪。农业残破,百业萧条,社会经济崩溃,人口锐减,土地抛荒,一派凄凉!清朝能否立足、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是根本。从顺治开始,特别是康雍乾三朝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业为国本,极力发展农业经济。这集中地体现在康熙所表述的思想。他说:“农业实为国之本,俭用乃居家之道。是以朕听政时,必以两者为先务。”

  这一思想在三朝得到了全面地贯彻,实施大规模发展农业的计划。其中主要有:全面推行垦荒政策,给各省下达垦荒完成的任务与时间,以垦荒多少实行奖惩;资助农民垦荒。到雍正、乾隆时,垦荒向边疆地区发展,指令当地驻军实行“军屯”。乾隆提出,“既使地属奇零”,乃至“山头地角”,也要辟为良田,能开“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自康熙时期,花巨资治理黄、淮水患,疏通兼治运河,收到巨大成效,历时30年,水患消除,农业连年丰收。乾隆时,继续兴修水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不断减轻农民负担,实行蠲(juān)免、赈济,使农民生活安定,生产发展。

  国家“大一统”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坚持国家“大一统”,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安定边疆,消除“边患”。入关前,清朝已建立了满蒙汉的政治联盟,实行“满汉一体”,满蒙联姻的政策。入关以后,其国家疆域与民族观念发生巨变。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提出了废长城、“中外一视”的战略思想,打破了两千年间因长城而形成的内外、华夷之分的传统观念,把“大一统”的政治理想与实践发展到了极限。针对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屡次兴兵叛乱,清朝坚决反对分裂,历70余年,以重大的代价,取得了最后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西北包括青海、新疆等地及西藏问题宣告解决。在西南地区,废土司,设流官,即“改土归流”,于乾隆时全部完成。

  思想文化领域

  在思想文化领域,康雍乾三朝牢固地确立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兴学校,办教育,培养大批人才;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整理典籍,大量编纂如《四库全书》等为时代标志的图书,实集传统文化之大成。应该说,这对盛世的形成起到很大作用。故史家盛赞:“康熙年间,人文最盛”,恰“如宝山初开,琳琅尽献,猗欤盛矣!”乾隆时,已形成“文治之极隆”的鼎盛局面。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治国方略及政策长期保持了连续性,互为继承,各有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统治集团长期稳定,政局平稳,内部矛盾和斗争很快被化解,对大局无防碍。历史证明,维持统治集团内部的一致性与稳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康乾盛世形成的主要原因。

  康熙朝开创了全新的盛世局面。雍正朝继其后,继往开来,继续把盛世推向前进。乾隆朝集前三代人之大成,始成“全盛”之局,达到了鼎盛。康雍乾盛世持续百余年,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个盛世。

了解更多清朝历史故事欢迎继续阅读本网站哦。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