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哪几位皇帝是秘密立储的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清朝都有哪些故事呢?清朝历史频道带大家一起看看清朝的哪几位皇帝是秘密立储的

  什么是秘密立储?秘密立储就是当朝皇帝将选定的储君皇子的名字写好,装在匣里,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当朝皇帝崩逝后,朝廷众臣到乾清宫,取下秘密立储匣,当众开启,公示于众。

  清朝的哪几位皇帝是秘密立储的?有人说是四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但实际上只有两朝,即雍正、道光两朝,因为嘉庆帝是乾隆帝禅让的。秘密立储最大的缺陷是:皇位继承人的选择,由皇帝独自暗箱操作。当初明神宗欲立郑贵妃之子福王为太子,遭到群臣反对而作罢,先后演出“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宫廷闹剧。这说明当时还是有一些不同声音的。清朝秘密立储杜绝了“不同声音”,但很容易产生弊病。如清道光帝秘密立咸丰为太子,选人不当,铸成大错,就是秘密立储制度缺陷的鲜活例子。

  

清朝皇位继承

没有立嫡以长的制度。道光帝有多位皇子可以选择,但他立嫡长子奕札,可以说是“立之不当”。奕札懒惰、懦弱、淫乐,缺乏历史责任感。因此,历史上道光皇帝也被称为愚君,而咸丰皇帝被称为懦君。

  清代到底有几次置匣于“正大光明”匾后呢?乾隆皇帝继位时取用过一次。嘉庆帝继位是乾隆帝当着众臣在授受大典时面授的。道光帝继位时在“正大光明”匾后没找到秘密立储匣,后在嘉庆帝随身太监腰间小盒里发现的。咸丰帝继位则是道光帝病危时,召宗人府宗令、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宣示谕书,皇四子奕札立为皇太子”。(《清宣宗实录》卷四百七十六)同治帝为独子,自然没有立储。光绪帝和宣统帝因改变祖制,为慈禧“一言而定”。

  所以,“正大光明”匾后的秘密立储匣,实际上仅用过一次,并非像电影、电视剧或某些书中所渲染的那样热闹!

了解更多清朝历史故事欢迎继续阅读本网站哦。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