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黄马褂包含有哪些门道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清朝的文化有哪些?清朝历史频道带大家一起看看清朝黄褂包含有哪些门道

  马褂,是八旗人的一种服饰。满清入关前,以渔猎为生,上山打猎、下河捕鱼,穿的行装以便捷为主。尤其是打猎,骑在马上弯弓射箭,纵马挥刀不适宜穿长袖大袍,于是他们制作出一种轻便短小的服装,袖子只到肘部,下摆只到大腿,称为“马褂”(满语叫做“额伦代”)。

  入主中原,定鼎天下,满清贵族得意之余,开始把“马褂”称为“得胜褂”。后来演绎到“黄马褂”,意义则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哪个人能获得一件黄马褂,可是一种极高的政治待遇和无上荣耀。

  史料介绍,黄马褂是清代的一种官服。凡领侍卫内大臣,护军统领等,皆服黄马褂。后也赐与有军功的臣下。亦作“黄马严”。清代的巡行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等,皆例准穿黄马褂。内大臣和御前侍卫所穿的行褂全部用明黄色的绸缎或纱(一般冬天穿绸缎,夏天穿纱)制成,没有花纹和彩袖,清代典制里有时也称“黄褶”。

  自古以来,中国在阴阳五行说的影响下,玄色和黄色被认为是天地之色,即黄色最为尊尚。黄色中又以“明黄”(即“淡黄”)名贵,逐渐地黄色成了帝王的专用颜色,其他人不能染指,否则就以觊觎皇权罪论处。

  后来,在“明黄”色之外,规定贵族或宫妃可以用“金黄色”(即“深黄色”),平民则顶多只能用“杏黄色”。

  清朝廷的“赏穿黄马褂”与其所规定的内大臣和御前侍卫穿着的黄马褂有严格区别,内大臣等是由于职务关系而穿的,如果职任解除,不做御前侍卫或内大臣,黄马褂就不能再穿。所以这种黄马褂叫做“职任马褂”,满语为“秃山褂子”。而“赏穿黄马褂”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它可以在一切庄重或典重的场合穿着,必要时,甚至可以见官大三级,代表尊贵。

  “赏穿黄马褂”又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打猎校射时皇帝所赐,在清代咸丰朝以前,皇帝每年秋天都要到木兰(今河北省承德市北)打猎20天,进行“行围”。谁在打猎时射得鹿的,或打猎完毕遇到献禽的蒙古人,皇帝一般都要赏给黄马褂。此外打猎期间往往还要进行射箭比赛,扈从的满汉官吏必须全部参加,射中五箭的(汉官规定射中三箭)且官阶较高的,一般都可得到御赐黄马褂。

  据史料介绍,打猎受奖的功臣们只有当朝中举行大典时才能穿一次黄马褂,平时则要高高供奉在祖宗堂上,以示荣耀。不过,他们可以复制一件较原物简单的黄马褂,以备公务需要时穿用。功勋大臣们违背皇规或犯错时,皇帝还要将黄马褂收回,以示惩罚。如果犯了杀头之罪,也不会考虑有没有黄马褂之赏。

  对有功之人奖赏黄马褂,在清道光、咸丰朝以后的史书才多有记录。晚清时期,皇帝多次赏黄马褂给镇压叛军有功的大臣。比如镇压太平军起义的高层将领,多数都得赏过黄马褂,但较低官阶的人一般难以得到。因为奖赏“黄马褂”还要与品级、花翎等结合,很少是孤立的奖赏。

  在这种御赐黄马褂的形式出现以前,大清皇帝笼络武人的工具,主要是“加‘巴图鲁’勇号”、“赏戴花翎”、“封爵”、“赏赐‘世职’”等。这些做法虽使授受者倍感荣耀,但相比御赐黄马褂,终究是少一份“亲近顿成心腹”感。因此赏穿黄马褂一出现,顿被认为是当时无上的光荣、圣洁之物。

  晚清时期清最出风头的“黄马褂”应当是李鸿章穿着的那一件。甲午战败后,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和伊藤博文“谈判” 媾和。1895年3月的一天下午,第三轮谈判结束后,心情复杂的李鸿章坐轿子返回驿馆。谁知在路上遭到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行刺。李中堂大人脸部左颊中弹,血染黄马褂。生死之际,他还不忘叮嘱随员,将换下来的黄马褂血衣保存下来,要求不要洗掉血迹。然后一声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

  据说在合肥大兴集李鸿章享堂的正殿内,在一个紫檀木制成的玻璃橱中陈列着一件染满暗黑血迹的黄马褂,应该就是李鸿章赴日所穿的那件。

  有史料说,在道光和咸丰年间,由于内忧外患,朝廷库银空虚。为了弥补财政的不足,皇帝想到了出售黄马褂。开始时几万两银子捐一件,后来几千两银子一件,最后几十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以至出现了达官贵人、纨绔子弟甚至屠夫贩子皆穿着黄马褂招摇过市的乱象。

  出售黄马褂,让朝廷暂时增加了一些收入,但是,它作为朝廷名器的尊崇则损失殆尽,朝廷也因此而失去了威严和民心。传说在慈禧太后统治后期,根本不需要立什么军功,只要你做了件讨慈禧太后欢心的事儿,就有可能获得黄马褂的赏赐。

  比如对官商胡雪岩劳军有功,慈禧太后心情高兴,开口就赏赐了他一件黄马褂,还准其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替慈禧太后开火车的司机,她看着顺眼,也给奖赏了一件黄马褂···。

  清王朝一度荣耀尊贵的黄马褂,此时能值几文则可想而知了。

了解更多清朝历史故事欢迎继续阅读本网站哦。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