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上的诸葛亮为何要逼反魏延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里冤死的武将不少,尤为典型的当是魏延,这么一个智能双全、身经百战、忠心耿耿(起码对刘备是如此)的一位猛将,最后却挂在自己最信任的伙伴岱刀下,落得个身首异处、夷延三族的下场。魏延的死,大概是被他那倒霉的后脑勺所害。

  出人头地建奇功

他第二次出场杀了韩玄,救了黄忠投刘备。谁知诸葛亮这家伙不但不念其功,反而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要不是刘备不同意,魏延早已人头落地。至此,魏延的命运结局也就注定。

  按照一般常识,人的后脑勺除了用来垫枕头外,并无正反之分。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诸葛亮这个人搞封建迷信不说,逻辑上有问题,也可能相术有偏差。总之,后来刘璋部下法正、孟达这些人为自己利益,献西川卖主求荣,他们却很入诸葛亮的眼,而且还得到厚待,说明诸葛亮的所谓忠义原则全是骗人的。事实上,在对待魏延的态度上,诸葛亮确实不像个好人。妒贤忌能不说,还小肚鸡肠,一直到他死,做还不放过魏延,用所谓锦囊妙计将他害死。事实上,魏延戎马一生,为汉室立下的功劳,并不逊色于五虎上将。但诸葛亮对他就是看不上眼,诸葛亮二出祁山时,魏延就为他出过直出子午谷的妙计,但要是别人诸葛亮可能接受了,可惜他是魏延。跟着这种充满着傲慢与偏见的领导,魏延不死才怪呢。可见,第一印象不论对上级或是下级都很重要。

  事实上,魏延反不反骨,忠不忠义,从很多事就可知究竟。他的第一次出场,刘备正被追得像只丧家。这时魏延赶来救场:“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也!吾今愿请使君,入城诛贼!”别忘了当时魏延并非刘备手下,又是刘备最倒霉的时候,由此可见其忠义。后来轮到魏延自己倒霉时,被曹操兵围斜谷界口,面对曹操的诱降,他严辞拒绝,并搭弓射箭,真正成为了蜀汉大将中射中曹操第一人,同样见其忠义。即使最后,他不遵从诸葛亮遗嘱,还要继续伐魏,也不能说他有叛国行为,至多不过是反对诸葛亮而已。不过,魏延的自大也是其必死的根源。

  魏延的悲剧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反骨”在后脑勺里是睡不出来,但是可以被现实里逼出来。现实生活中,一些像诸葛亮这样心胸狭窄、一手遮天的领导实在太多。甚至有些领导一旦对别人(特别是权力比自己小的官员)印象不好的时候,就先入为主,一棒子将其打死,自然也不管他多有才华,功劳多大,只按自己意图走就行。某些当权者为把别人“塑造”成他想要的“形象”,更是长期对他看不顺眼的人进行无条件的打压与刁难。可以从这个角度看,郁郁不得志的魏延跟生前一直排挤他的诸葛亮抬扛,也是正常而且合理的事情。

  诸葛亮深知若要蒋琬、费掉、姜维顺利地执掌朝政、军政,魏延是一大障碍,因为魏延在朝中、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为了排斥异己,诸葛亮不惜毁掉蜀汉的国之栋梁,欲将魏延置于死地。魏延被害的起因虽然同诸葛亮有密切关系,但毕竟不是诸葛亮的临终遗命,杀害魏延的罪魁祸首是杨仪。延与仪的矛盾由来已久。诸葛亮死后,杨仪掌统帅大权,延不服,于是二人上表皆称对方叛逆。后对抗失利,魏延只得与其子数人逃亡,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于是杨仪又夷延三族。一代名将魏延就这样身死族灭,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魏、杨内讧以魏延彻底失败而告终。魏延的失败有主客观的原因。从客观上分析,魏延遭到诸葛亮多年的打击和排斥,加上杨仪、费掉等人的嫉恨,处境艰难,势单力薄。从主观上分析,魏延本人在这场突发事件中头脑发昏,处置失宜,烧毁阁道,授人以谋反之柄,更不该以所部数千之众去对抗杨仪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豕犬而---演义中曹操原话 ----曹操

的十万大军。这完全是自不量力。我认为,魏延同韩信非常相似,善于用兵,乃军事奇才。在政治上幼稚,缺智少谋。魏延死后七年,蜀人杨戏著《季汉辅臣赞》评道:“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杨戏肯定其功劳,指出根源在于他那桀骜不驯的性格,这个评价是比较公允的。

  总之,所谓魏延“谋反”说,乃罗贯中捏造的罪名。陈寿对此早有定论。杨仪诛杀魏延后,自以为代亮秉政非己莫属。岂知诸葛早有安排。后主仅给杨仪一个虚衔。于是杨仪口出怨言。不久杨仪废为庶民,遂下狱治罪,仪自杀。杨仪之死固然咎由自取,但毕竟可惜,其乃不可多得之人才。蜀汉国小,人才较之魏、吴要少得多,诸葛亮生前用人不当,死后导致蜀汉政权的这场内讧,这对人才资源匮乏的蜀汉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势必加快蜀汉政权的灭亡。不管是魏延或是杨仪之死,导致蜀汉政权自毁长城,对此,诸葛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