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胜败真常事,卷甲重来未可知。 ----罗贯中
而天未启时”,说他没能做天子是天命未改。唐太宗在评价中肯定了司马懿是功大于过,是“道格宇内,德披苍生,”是积善三年,为恶一日,并且用唯心主义的天命观解释他未能登“宝位”,也错误认同历史上说的司马懿未能守诺言。他谈到了古代贬低司马懿的起因,尽管多数学者也都坚持唐太宗的功大于过的评价,但是也和他同样误信了司马懿不重情守诺的谣传。历史上司马懿真实的言行怎样呢?司马懿少年就心忧天下,关心天下百姓忧苦,这是仁义之情,他多次劝谏不要侵扰百姓,颜斐告军市士卒扰民,他也能严惩,执行爱民政策,作战时能保护百姓积聚,后来被小人诋毁“有大志而甚得民心”被打击,这是对待民情。在与朋友、友人之间的关系,司马懿也是重情,杨俊赞赏他,后来曹丕要杀杨俊时,司马懿叩头流血为他求情。他与蒋济是好友,询问蒋济受贿时,也因情面纵容,这尽管是错误,但是也表明了他重朋友情意。他的父亲与常林友好,司马懿即使任高官,每次见面都拜见常林,是严守礼法的人。指责他不守诺言主要是指杀曹爽,批评他不守洛水誓言,这是误解,在《世语》记载:“宣王使许允、陈泰解语爽,蒋济亦与书达宣王之旨,又使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谓爽,唯免官而已,以洛水为誓。”由于史料记载模糊,造成了人们误认为司马懿指洛水为誓,以后又背信杀曹爽,因此指责他奸诈。《世语》只说了司马懿派许、陈劝降,从行文看,是太尉蒋济发誓不杀曹爽,蒋济传引《世语》注解也说蒋济病其言之失信,发病卒,若是司马懿发誓,蒋济不会因失信忧病而终。司马懿只是说了要把曹爽免官,他并没有发誓,所以后来曹爽才又试探他,司马懿给他送粮食也表明他确实没有要杀曹爽的计划,最终也是朝议杀曹爽。那么司马懿是否守诺言呢?司马懿并非不忠于托孤,他在曹操病逝时就接受了托孤,也接受了曹丕的托孤,就像他接受曹睿托孤时表示:“二祖亦嘱臣以后事,此自陛下所见,”他对曹操、曹丕都遵守了诺言,如果不遭到曹爽打击,也不会与他冲突,即使如此对曹睿也依然信守了诺言,至死都辅佐曹芳,拒绝了丞相、九锡准备禅让的推戴。司马懿在提拔州泰时,能保留职务,等待他九年,不仅是器重人才,也是坚守信诺。即使?丘俭都称赞司马懿“历事忠贞”、“戮力尽节”,不能因为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罗贯中
莫须有的罪名就指责他。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