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脑后无反骨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现代人肯定不会相信魏延脑后真的有“反骨”。那么,魏延之反既然不是骨头在作祟,又有什么原因呢?很显然与他的上司诸葛亮有关。诸葛亮一生误了3个人:谡是小马拉大车,最终战败逃亡,下狱而死;姜维呢,姜维是正人君子,可惜不是中兴之才;而魏延呢,是大马拉小车,最终被逼“反叛”。本文作者这样的观察视角可谓独特,与传统史家、小说家的论断并不雷同,其迥异于常人的历史人物的评判观点,仅供读者参考评鉴。

  “反”的真相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信阳市三里店),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

  每当提到魏延,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两件事:一是他刚从长沙归降时,诸葛亮号令将他推出斩首,理由是他脑后有反骨;另外一个则是诸葛亮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他便发动叛乱,结果被马岱诛杀,印证了“反骨”的说法。

  而真正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魏延“叛乱”基本是一桩冤假错案。

  所谓“反骨”的说法,当然是小说家言。解剖学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只有206块骨头,谁也不可能单独在脑后多长出一块“反骨”。魏延所谓的“反叛”,其实是诸多原因造成的过激反应。

  还是先来看看史实。根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诸葛亮在军中自感将不久于世,便背着魏延召集长史杨仪、司马费掉、护军姜维等人安排后事,决定 “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文件精神按规定要传达到“军级干部”,却偏偏将“军级干部”魏延无端排除在外;如此违反组织原则安排后事已经相当不合适,而来执行这个错误决定的偏偏又是个错误的人。

  杨仪与魏延,形同天敌,“有如水火”。二人“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这样一个政敌突然之间出来主持大计,魏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服调度,可谓本能反应。听到费掉转达的文件精神,他差不多要跳起来:“承相虽亡,吾自见在。亲府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可谓大义凛然,尤其是在大厦将倾的关键时刻,十分难得。诸葛亮为了蜀汉事业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约也不愿因为自己身死而放弃北伐大业,魏延最起码精神可嘉;后半部分的确经不起推敲,但假如大家都知道杨仪是个什么人,大约也就能够理解。

  当马岱送回魏延的首级,向杨仪交令时,后者起身用脚踏之怒骂:“庸奴,复能作恶不”,直到回去“夷延三族”,方才消了心头恶气。等一切安定,他“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谁知只当了一个劳什子“中军师”的官,“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于是心里十分恼火,竟这样对费掉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深悔当初没有带枪投靠魏国。如果说魏延不听指挥也有伸手要

  闻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权要官之嫌,那么杨仪则完全是一副赤裸裸的野心家嘴脸。碰到这样一个人指手画脚,别说魏延,就是脾气再好一些的恐怕也未必能听得进去。

  还说费掉到魏延那里传达文件。如果按照籍贯划分,费掉与魏延还是老乡。费掉是?县(今河南信阳市罗山县)人。当然,那时费掉不会跟魏延论老乡关系。因为魏延不但不听,反倒进一步要求费掉也留下来,两人联名下文号令诸将,继续与魏军周旋。这事费掉肯定不能干。他忽悠魏延说:“我回去劝劝杨仪。他是文官,不懂军事,肯定会同意你的意见。”

  魏延一旦松口,费掉出了营门便奔驰而去。魏延后悔了,但想追已来不及,只好心存侥幸,派人悄悄到杨仪那里查看情况。他得到的情报是杨仪已经在部署撤退。得到消息后,魏延大怒,于是不等杨仪出发,就率领所部先行撤退,并且烧绝栈道。魏延烧绝栈道,无非是阻止主力退兵。他不是还想“率诸军击贼”嘛。可是修栈道最麻烦的工序是在石壁上凿孔打眼,现在那个工序成果尚存,杨仪只消伐木铺板,因此也很快就撤过了秦岭。开弓没有回头箭。魏延心一横,索性派兵占据南谷口,准备攻击杨

  子浑身都是胆也!

仪。杨仪派王平(即街亭之战时马谡的副将。《魏延传》中称为何平,因为王平小时候曾过继何家)前来抵挡。部众知道魏延理屈,随即散去,魏延无奈,只好带着儿子和亲信逃到汉中,最终被马岱追来斩杀。

  其实,魏延所谓的“反叛”跟梁山好汉“只反贪官、不反朝廷”一样,目标仅仅只是政敌杨仪。但是杨仪持有诸葛亮的“上方宝剑”,在那个瞬间是正义的化身,所以魏延的举动才被官方定性为反叛。在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中有更进一步的说法:“《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求来也。令延摄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与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史通•;古今正史》记载:“魏时京兆鱼豢(三国时期魏国郎中,史学家)私撰《魏略》,事止明帝。”也就是说,这本书是鱼豢自己所修的私史,非官家史书。鱼豢入晋16年,一直未曾出任官职,忠于魏而耻为晋臣。他与蜀国没有利害冲突,记载总体客观,因此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最多的就是《魏略》。尽管裴松之认为上述关于魏延的说法,“此尽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但它至少可以证明一点,那就是即便在当时,也有人不相信魏延有狼子野心,反倒怀疑乱出杨仪。

  “雄才明主弃”

  如果说“不才明主弃”只是孟浩然的牢骚,那么“雄才明主弃”则是魏延与诸葛亮共同的人生悲剧。因为真实的魏延,才干相当突出。

  先来看看魏延的出身。据《魏延传》记载,他“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部曲”在汉代本是军队的编制名称,一般而言,将军或者校尉下辖五部十曲,部曲起初的意思,也就是部下。后来含义逐渐变化。《唐律疏议》上的说法是:“部曲,谓私家所有。”梁启超在《中国文化史稿•;奴隶篇》中认为: “部曲初由投靠而来,且多从事战争。至唐始变为贱民,形同奴隶。”也就是说,魏延并非长沙降将。他出身低微,以“部曲”身份追随刘备入川,因为屡立战功,而被封为中级军官“牙门将军”。然而等到刘备在汉中称王时,魏延遭遇突击提拔: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刘备此言既出,“一军尽惊”。因为汉中的战略地位,实在太过重要。

  作为蜀国的前进基地、魏蜀两军的缓冲地带,占据汉中进可北争关陇,退能南蔽巴蜀。这一点,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杨洪这样对诸葛亮说:“汉中则益中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如此重镇,自当以名将镇守。大家都认为会派张飞,张飞也以为非己莫属,可是谁也没想到,最终刘备居然选择魏延这么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刘备当然也知道众人的想法,为了树立魏延的威信,他特意安排魏延当着大家的面发表施政纲领,情形不亚于现代的任职答辩。刘备问道:“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道:“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率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这个豪言壮语让刘备非常满意,后来又晋封魏延为镇北将军。

  不光只有豪言壮语,诸葛亮一共组织6次北伐,魏延全部参与其中,并且2次建功,还有一次完全是他唱主角。这就是建兴八年(公元230年)的第四次北伐。严格说起来,这次算不上北伐,至少不是诸葛亮的北伐,顶多是魏延的北伐。起初是魏军处于攻势:当年秋天,魏军兵分三路进攻汉中,司马懿出西城(今陕西省安康西北),张颌出子午谷,曹真出斜谷。诸葛亮屯兵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陕西省洋县东20里),与之抗衡。适逢天降大雨,连续月余不止,无法交战,魏军只好撤退。诸葛亮趁机派魏延和吴懿深入羌中,联络羌人,袭扰魏军后方。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