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武器装备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一)军车

  在汉代,尤其到东汉时期,车兵虽然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但各种军用车辆仍大量使用。每次重大军事行动,所使用的车辆常常以数干上万计。例如;

  东汉初,于建武元年(25年),邓禹自箕关(今玉屋县)进入河东,破河东都尉,“获辎重干余乘”。建武五年(29年),耿?击败号称20万大军的张步,“收得辎重二干余两”。

  和帝永元元年(89年),窦宪为北击匈奴,率领“铁骑三万,元戎轻武,云辎蔽路,万有三干余乘”。

  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时,皇甫篙军与张梁部众战于广宗。张梁失利,牺牲8万余人,被“焚烧车重三万余两”。

  献帝初乎二年(191年),青、徐黄巾30万众入勃海界,欲与黑山军台。公孙赞率步骑2万人交战。青、徐黄巾失利,“弃其车重数万两”。

  不仅中原地区的战争多用车辆,就是以游牧为主要生产的北方少数民族,也已普遍使用车辆运输军需。如安帝水初三年(109年),南匈奴反叛,汉廷使耿菱等击破之,“获弯庐车重干余两”。顺帝阳嘉三年(134年),汉廷击北匈奴,“斩数百级”,缴获“车顺帝阳嘉三年(134年),汉廷击北匈奴,“斩数百级”,缴获“车干余两”。④于此可见,当时少数民族的车辆也为数不少。

  车的种类,在东汉时期主要有轻车、戎车、云车、指南车、辎车等种。

  轻车:据《后汉书?舆服志》曰:“轻车,古之战车也。洞朱轮舆,不巾不盖,建矛戟幢麾,藏在武库。”徐广注曰:“置努于轼上,驾两也。”轻车是车士兵种的主要装备,它常常成为车兵兵士的代名词。因为是战车之属,故平时“藏在武库”。可见,轻车就是驰敌致师的战车,为军队的重要装备之一。

  戎车:《后汉书。舆服志》曰:“戎车,其饰皆如之。蕃以矛麾金鼓羽析幢劈翳,车胃甲驾之?”。注引《汉制度》曰:“戎,立车,以征伐。”刘熙《释名》称:“元戎车在军前启突敌阵,周所制也”。元戎,即大戎。它是用于战争的兵车。

  云车;《后汉书?光武帝纪》载:昆阳之战中,“列营百数,云车十余丈。”注曰:“云车即楼车,称云,言其高也,升之以望敌”。这是战争中爬城用的车具。

  指南车:崔豹《古今注》云:“指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是英雄是白身?

南车法具在尚方故事,汉末丧乱,其法中绝,马钩悟而作焉。”因为它具有“司南”的功能,可以用之辨别方向,对行军作战有重要作用。

  辎车:《释名》曰:“辎车,载重卧息其中之车也”。颜师古曰:“辎,衣车也,重谓载重物车也。行者之资,总曰辎重”。可见,辎车即载重车。这实际上是一种用于运输兵器、衣粮等军需物资的车辆。主要以马、牛牵引。《九章算术》称:“一车载二十五斛”,“空车日行七十里,重车日行五十里。”这里讲到的载重量及行速,当是指一般车辆的情况,辎车的实际载重量可能比一般车辆要大。

  此外,见于文献记载的车,还有所谓“衡车”、“?车”、“廾车”、“驰车”等等。这些战车的数量不一,用途有别,或用于征战,或用于攻城、陷阵。皆为军队不可缺少的装备。

  东汉时期的车辆制造业比较发达。既有官营,也有民营。封建国家所需的车辆包括军车等,通常以官营为多。当时中央和地方官府的有关部门,如“工官”等均有造车任务。费用开支来自大司农或地方财政。

  (二)战船

  船是水军的主要装备,在中国出现很早。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吴、越、楚等国皆建有“舟师”即水军,不仅用于战斗的船舶增多,而且“以船为车,以揖为马”,在水战中有搁熟的操船技术。

  随着水军规模的不断扩大,到东汉时期,船舶被用在军事上的情况显著增多,战船的数量和种类得到进一步发展。当时所出动的战船,往往动辊数干上万之多。如光武帝建武九年(33年),岑彭军与公孙孙军于荆门对峙,“装直进楼船、冒突露挠数干艘”。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与吴汉等,“发佳阳、零陵、长沙委输?卒凡六万余人,骑五千匹”,同公孙述进行激战。当岑彭攻破荆门后,“长驱入江关,(吴)汉留夷陵,装露尧船,将南阳兵及弛刑募士三万人溯江而上。”?后,马援伐交趾,为进击“征侧余党都羊等”,曾经“将楼船大小二干余艘,战士二万余人。”东汉末年,“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干数。”建安三年(198年),“孙策攻皖城刘勋,收得船干艘,伐黄祖,获船六干余”。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威迫孙刘,“悉浮以沿江。”建安十四年,曹操挥师东征,“大兴水军,凡舟万艘。”这些史实表明,战船在东汉时期已发展到了惊人的程度!

相关人物:孙权 公孙述 黄祖 刘表 曹操 董袭 张梁[起义军]

  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同戮! ----罗贯中

 邓禹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