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等人为何能长大而勤学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青年时代的曹操,“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自己也曾自信地说:“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这个袁伯业就是起兵伐董卓的十路诸侯中的山阳太守袁遗。

    作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勤于学习,手不释卷,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曹操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脱颖而出,走上成功之路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说“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这话却说大了点。莫说三国时期,就是整个人类的历史上,又有多少成功人士不是靠苦读勤学而成才的呢?

    就说三国时期,长大而勤学者比比皆是。比如吴主孙权,不仅自己善于读书学习,还曾劝说“少不修书传”的吕蒙晚学成才。据《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孙权对吕蒙说:“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即刘秀)掌兵之务,手不释卷。孟德(即曹操)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能不自勤勉耶?”这段话用自己、汉光武帝刘秀和曹操的实例,诱导吕蒙学习,终于使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吕蒙晚学成才的故事,后来形成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吴下阿蒙》,一个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   魏明帝曹?时的大司农董遇,“性质讷而好学”,“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京兆人隗禧,字子牙,少好学,“三辅乱,禧南客荆州,不以荒扰,担负经书,每以采稆余日,则诵习之。”(《三国志?王朗传》)魏文帝曹丕时的魏郡太守贾逵,“最好《春秋左传》,及为牧守,常自课读之,月常一遍。”(《三国志?贾逵传》)曾为平原太守的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三国志?常林传》)曹操时的司空胡昭,字孔明,善史书,“王公不能屈,年八十不倦于书籍。”(《三国志?管宁传》)蜀国的向朗,字巨达,曾任巴西太守,“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逾八十,犹可自校书,刊定谬误,积聚篇卷,于时最多。”(《三国志?向朗传》)吴国名臣张昭,老病还家后,“在宅里无事,乃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三国志?张昭传》)还有被称之为“建安七子”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等文学家,被称之为“竹林七贤”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等玄学代表人物,都是名扬于

  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同戮! ----罗贯中

当时、流传于后世的学业有成者。

    这些人为什么能勤于学习,痴迷读书,活到老学到老?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知识就是力量,学到了足够的知识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征战一生,最后在蜀找到立足之地的刘备,章武元年,在与东吴的夷陵之战败后不久即病亡。失败的教训往往比成功的经验更深刻。刘备在其将死时,痛定思痛,知道自己失败的重要原因是谋略不如对手,这又源于自己“不甚乐读书,喜马、音乐、美衣服。”(《三国志?先主传》),所以在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除了告诉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之外,更多地嘱咐他要好好地读书,并且为其开列了书目。“可读《汉书》、《礼记》,闲蔡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三国志?后主传》)刘备深知,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能很好地学习,这个缺少历练的刘禅很难巩固刘氏集团在蜀的政权,所以在遗诏中用了那么多的文字不厌其烦地劝其读书学习。吴国的太子中庶子韦曜曾应太子孙和之命,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论文,批评时人“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弃事业”。说“盖闻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末世而名不称,故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是以古之志士,悼年齿之流迈而惧名称之不立也,故勉精励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三国志?韦曜传》)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相关人物:曹操 吕蒙 常林 邴原 袁遗 管宁 华歆 曹丕 刘禅 刘备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