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戏”里出现频繁的白脸大奸臣就是曹操,他成了最招人嫉恨的反派角色,曹操的名字等同于坏蛋。
从曹孟德刚刚露面的《捉放曹》,到后来的《群英会》,他都是一副傲视同侪、横行天下的枭雄神态。戏台上,他人生的顶点恰好是倒霉的起点。有一折著名的《横槊赋诗》,曹操百万雄师,屯兵长江,他自以为扫平孙刘、统一天下的日子就在眼前了,故此,在大战之前开了一个大型的酒会,所有的部下都被请到连环战船上喝酒吃肉。曹操醉醺醺地十分开心,正好,水面平阔的长江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志得意满的大汉丞相诗性大发,他拎着一条大槊,载歌载舞。曹操好兴致,捧臭脚拍马屁的人自然是一呼百应,大船上齐刷刷地腾起一片歌功颂德的逢迎之声。(下图:在民间名声很臭的曹操。)
可惜,这种令人陶醉、受用的场面持续的工夫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东南风,毁了曹操的如意算盘。黄盖诈降,周瑜火攻。顷刻之间,曹操的百万大军,土崩瓦解。他自己也带着残兵败将误走华容道。“华容道”就是曹操的“滑铁卢”,在他当权的年代,再也拿不出力气来平灭江南与西蜀的两大政敌了。
抱头鼠窜的曹操并没有想将来会怎样,他只是盼望快点逃出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罗贯中
孙刘联军布下的天罗地网,赶紧跑到自己的地盘儿。遗憾的是,鱼过千层网,总有不慎会中招。华容道成了曹操的死穴,如果不是碰上他当年“上马金、下马银”喂养起来的关羽,恐怕他连讨价还价、苦苦哀求的信心都没有。幸亏是关羽:一,俩人有交情:二,关羽重感情。诸葛亮号曹操的脉,极准;曹操摸关羽的脉,更准。为了活命,蓬头垢面的曹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回忆旧情,甚至不惜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关羽下跪。关羽果然中了对方的算计,他心一软,扭脸放人。曹操跑了,刘备中兴汉室的政治理想沦为了一张无法兑换的空头支票。俗话说:“大奸必有大才。”曹操就属于雄才伟略的大人物。当他还是个小孩子,人们只道他是“小儿阿瞒”的时候,就有本事设计掩盖事实真相,离间成人之间的信任、骗取老子的好感。在他羽毛单薄、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时候,就能不惜重金、把成群的社会名流当亲爹养活着,以期必要时刻,这笔丰厚的人力资源会奋不顾身地替自己卖命。在他权倾朝堂、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时候,依然能够头脑清醒,不做皇帝,而是希望这一点阴德记在儿孙的账上……这些典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则需要过人的魄力和超常的胸怀。
其实,坏蛋也有长处。就按照戏台上的脸谱分家,世界上有好、有坏;有红脸忠臣、也有白脸奸臣。那么,曹操这样的“万人恨”也
卿不负孤,孤亦必不负卿也。 ----罗贯中
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优秀品质和出色才能。以二元化思维来界定人群本来无所谓对错,这种传统的方法简单、又容易被人接受,模模糊糊地讲高下、优劣、好坏、善恶,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要紧的是,外在界限划清了,内在血肉却做不到“一刀切”——好人群里也夹带着毛病,坏蛋堆里难免隐藏着高人。(下图:现代京剧里的“曹丞相”。)曹操被勾成大白脸,的确是他为了自己的官位,清剿了一大批异己分子,而这些政敌多被成为忠孝节烈或者国家栋梁。最糟糕的是,他自进魏王,胁迫汉献帝,最后窃取刘姓天下的正是他的大儿子曹丕。其实,说书唱戏的最恶毒,这些江湖艺人会根据民心所向截取历史、演绎是非。谁见过真正的历史,谁又能读得透真正的历史?民间俗得掉渣儿的传说、故事、笑话、传奇,足以充当廉价的替代品。就拿曹操来说吧,从他被搬进民间艺术,始终是个大坏蛋,谁做翻案文章也不灵,这才叫遗臭千年。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