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像曹操这样的人物不少。也就是说,有不少英雄。可是,曹操和其他英雄的区别就在于:曹操奸。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刘备不也有人称他为奸雄吗?但是刘备这个奸雄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有人认为他是奸雄,甚至认为他是大奸雄,但是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第二点更重要,就是认为刘备是奸雄,刘备的奸其中一点就表现在他的虚伪。他到底虚伪还是忠厚。也就是说,有些“雄”,雄杰,豪杰,他的奸是出于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需要。他和曹操的奸雄有一个什么区别在什么地方?曹操的奸雄带有一点品质性问题,有品质性因素,而且这个品质性的因素,他小时候就这样,这小子小时侯就比较坏。《三国志》里面有记载:曹操少年的时候,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务正业。
裴松之的注也引用了一些材料,说他怎么任侠放荡,也不好好学习,也不好好干活,干嘛呢?“好飞鹰走狗”打猎,玩鸟,玩狗;“游荡无度”爱玩到了没有节制的地步。曹操的叔叔对这个侄子很不满意,所以他几次跟他的哥哥曹操的爸爸说你的儿子怎么怎么着,说他儿子不好,他爸爸当然就得呲这个儿子了。所以曹操对他叔叔很不满意。有一次在路上他见他叔叔,突然他就摔倒了,摔倒以后嘴就歪了,嘴吐白沫。叔叔赶紧把他扶起来,就问他:“你怎么回事”?(曹操)说:“我刚才吹了恶风,让风一吹我犯病了。”后来他叔回去以后就跟他哥说起这事。说刚才这个孩子中风了,嘴也歪了。他哥哥叫曹嵩,曹嵩后来把儿子找来了,找来一看,挺正常,没事,“说你你刚才怎么中风了?说中了恶风了,说嘴也歪了。”“没有啊,你听谁说的?”“我听你叔叔说的。”“哎!我叔叔对我一直不满意,所以他故意在您面前说我坏话。”这样一来,他爸爸就再也不听他弟弟的话了,不信了。
所以曹操从小就有点坏,不过也反映出来他脑子快。曹操从小有点坏还出了名了。有一次他问起他的一个朋友,当然那时侯他已经成年了。他说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他那个朋友笑着不说。说说说,他非要他说。子将(许邵)曰“子治世之能臣”如果赶上好的时代,你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成就的大臣;“乱世之奸雄”要是赶上乱世,你就是大奸贼。曹操听了以后哈哈大笑,特别高兴。他并没有觉得这是骂他。为什么?你肯定我的才干,你看在治世我是能臣,在乱世我成为奸雄,奸雄再奸也是雄啊,也是英雄!再说所谓奸,曹操理解为,在他心目中的奸就是机智,聪明,充满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是英雄是白身?
智慧。在乱世,太老实了那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曹操并不认为奸雄是一个贬义词,他反而感到高兴。罗贯中笔下的曹操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他固然有奸的一面。但是,突出了他雄的一面。就是说罗贯中他很好地解决了奸和雄的关系,这样就把曹操这个英雄和刘备,孙权其他等等那些英雄们,那些诸侯们区别开来了。就是说,曹操在《三国演义》里面尽管他有奸诈,甚至有些地方有残忍的一面,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他胸怀宽广,目光远大,胆识非凡,善于用人。罗贯中并没有把曹操写得很坏或者无能,虽然在许多地方也写到曹操的奸,但是他有的地方着重写他奸,有些地方着重写他雄。那么,这二者的关系,总的说来就是写其奸目的还是为了突出其雄。小说一开头,罗贯中就很注意这个问题,就是说从曹操这个形象一出现开始,罗贯中就写出曹操具有的那种过人的机智和远见卓识。比如说在小说第二回到第三回之间,当时,汉末已经大乱,太监专权,大将军何进,就是外戚和宦官的矛盾很尖锐的情况下。你看曹操说的话,皇帝死了以后,他认为最重要首先是要立帝,而不是先除十常侍。
为什么?你先把皇帝立了以后你就名正言顺了。另外他说,宫中十常侍他们势力很大,你很难保守机密。你如果现在马上派人把他们抓了,杀了,根本办不到。第一最重要的,先得把新皇帝立起来,结果何进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后来十常侍权越来越大,控制不了了,京师军队已经不可靠了,就准备要召外军入京。曹操提出根本用不着,这个事情关键要做得机密,把那些宦官杀了就行了,抓了就行了,不要召外军,一召外军非大乱不可。结果呢?何进,袁绍,都没有听他的劝,后来召外军进京。董卓进京不就是这么来的吗?董卓进京以后整个就大乱了。所以罗贯中在把握曹操的形象上,他始终是在突出他的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胆识过人。
之所以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曹操会显得越来越奸,这和《三国演义》是小说(有关系),而小说需要大量的生动细节,大量的生动细节出现的结果,就使得曹操在奸的方面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了!我们再来剖析一个案例,就是袁绍的主要谋士许攸投奔曹操的那个过程。我们看《三国志》怎么写的:《三国志》非常简单,因为袁绍不重视许攸的意见,许攸看出来了,袁绍这个人是刚愎自用,早晚必败,干脆他就跑了,投奔曹操了。他原来跟曹操就是朋友,他投奔曹操的时候,《三国志》的正文,陈寿的正文是这么写的:(许攸)来奔,(投奔曹操),因说公(游说劝说,劝说曹操),击琼等(打击偷袭)。击谁呢?就是淳于琼,淳于琼是带了几千人马,押送军粮(袁绍)的押粮官。就那么十几个字,很简单。那么《三国志》里头许攸到底是怎么说的?怎么劝说曹操的没写,这个过程没写。裴松之的注就把这个说字,说就是劝说,把这个说具体化了。我们看它有哪些发展。
他(裴松之)的注这么写:公闻攸来(曹操听说许攸来了),跌足迎之(就是光着脚,他都来不及穿鞋),抚掌笑曰(高兴地说):“予卿远来(予卿就是许攸的字,许攸那么老远跑来找我),吾事济矣(我的事就成了,好办了)。”为什么他这么说呢?因为曹操那时侯军粮已经用尽了,所以他知道许攸这一次来,不管他是真投奔还是假投奔,他肯定会带来很多对我有用的信息,哪怕他是假投奔,我可以让他带点假情报回去,所以我的事情就要好办了。然后呢?许攸就问他,说(许攸)谓公曰:袁氏军盛(袁绍的军队很强大,人数比你多多了),何以待之(你怎么对待),今有几粮乎(你现在还有多少粮食)?因为我们知道,有多少粮食才能打多大的仗。公曰:尚可之一岁(还可以支持一年)。攸曰:无是,更言之(不对,你再说说)。(曹操)又曰:可支半岁。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你不想打败袁绍,你为什么不跟我说实话?我是来帮你的,你怎么不跟我说实话)?公曰:向言戏之耳(我刚才和你开玩笑),其实可一月,为之奈何(怎么办,你看怎么办,我就只能支持一个月,怎么办)?然后许攸就说,你现在孤军笃守,外面没有援助,粮食已经用完了,这是很危险的。
然后就建议他乌巢劫粮,官渡大战之间乌巢劫粮。这是非常精彩的一个章节。我们从这儿已经看得出来,裴松之注已经大大丰富了许攸的说的过程。这个地方已经可以看出,曹操老奸巨滑了。到小说《三国演义》把这个细节丰富了,它的丰富很重要一个就是加上了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反映出两个人的心理活动。我们看它这么写的:第三十回——操曰:有半年耳(也就是半年而已,比“可支半年”就要正生动一点了)。攸拂袖而起(生气了),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我是诚心诚意投奔你的),而公见欺如是(而您如此地欺骗我),岂吾所望哉(哪里是我所希望的呢)。操挽留曰(曹操就挽留他说):子远勿嗔(子远,你别生气),尚容实诉(姑且让我跟你说实话),军中粮食实可支三月耳(加了一个“实”字)。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当今的人啊,都说你曹孟德是个奸雄,现在一看,果然如此吧!你对我这个老朋友,你都这么不信任,你还蒙我)!这个细节写得非常地生动。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小说和史书的一大区别:是史书它提供了一个故事的核甚至是核里面的肉,小说通过这个核,把它变成一个血肉丰满的故事。
曹操秉承豪杰之奸
曹操奸不奸?那绝对奸,但是奸得可爱,奸得合理。为什么?因为曹操和许攸尽管是多年的朋友,可许攸是袁绍的主要谋士,而袁绍是现在是曹操的主要对手,他来投奔我是真是假这个还不得而知。因此虚虚实实,互相刺探这是出于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的需要。曹操这个奸是有道理的,有水平的。如果说曹操派出的那个信使,没有被袁绍抓住的话,许攸如果不知底细,可就被曹操出色的表演给蒙了。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罗贯中在把握写曹操的奸的时候,他是虽奸尤雄,以奸现雄,奸而不丑,奸得可爱。让人感到在这个乱世当中,你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你不能太老实。曹操确实有奸诈的一面。但是,让读者感到不讨厌。这个人物的形象是一个立体的,血肉丰满的,是极具个性的,是他不会和别的那种奸诈的人混淆的。因为奸有豪杰之奸,有小人之奸,而曹操就属于豪杰之奸。
唯才是举的曹操
曹操爱惜人才,这是出了名的。咱们读书过《三国演义》的人,印象都很深。你看徐庶,徐庶入曹营不出一计,曹操没有杀他。但是徐庶找个借口,离开他身边了。《三国演义》十四回:曹操带了汉献帝,从洛阳迁都到许昌去的路上,结果呢,当时徐晃奉命劫杀曹操,要把汉献帝夺回去。这时候,曹操派大将许褚迎战徐晃。许褚也是勇烈过人,跟徐晃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曹操下令鸣金收兵,别人就不明白了,说,“咱们如果再打一会儿,再派人上去,就可以把徐晃杀了。”曹操说徐晃是个人才,我不忍心杀他。结果曹操手下有一个谋士,叫满宠。满宠就说,我跟徐晃有一面之交。他说,我想办法劝说他投降。结果,满宠就扮成一个小兵,小卒,连夜赶到徐晃那儿。徐晃就归降曹操。后来徐晃在曹操手下成了一员大将,给他立了很多功劳。在曹操决定不杀徐晃要收服他这个地方,点评家毛宗岗批了一句话,讲得非常好,他说:曹操见才便爱(这个“见”就是发现,只要发现是人才他就爱),哪得不成大业!你看看,正是说到点子上。所以曹操最后能够统一北方,奠定了最后三国归晋,统一天下这样一个基础。关键之点就在于他善于发现人才,他爱惜人才,善于用人。
(曹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曾在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他希望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有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
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
说到曹操带着汉献帝迁都许昌,那么自然就令人想起另外一句名言,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历来被认为是曹操奸雄的一个重要表现,这是他称霸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那么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我们把它夸大一点,曹操如果想当皇帝又该怎么看?过去,人们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来批评曹操的奸。奸贼,所谓汉贼不两立。实际上,我们评价一个政治人物,更多的,要从他的社会效果着眼,也就是对国家,民族,人民是否有利的角度来加以考察。如果我们从封建正统观念来看的话,那么,曹操当然是一个乱臣贼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当时东汉末年,皇帝无能,皇室软弱,根本无力支撑这座庞大帝国的大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饿殍遍野,人口大大减少。因此,当时的社会需要有一个强势人物和以他为核心的强势集团出来收拾这个局面,统一中国。
因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一个正确的战略决策,这是曹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曹操,刘备,孙权他们都属于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强势人物,在他们身边聚集了一批有才学的文臣武将。所以,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和清代一对比就比出来了。清代是不是也需要人才,历朝历代都需要人才。但是清代它所需要的人才,你首先要甘心当奴才,你在当奴才的情况下我就用你,你只要有一点不听话我就杀你。所以,三国时期,真是群星灿烂,民间过去就有这个话: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凭什么皇帝只能让姓刘的做?所以曹操如果他当时想当皇帝都是好事。但是曹操很聪明,他不当皇帝。当了皇帝以后,他就成了众矢之的了,所以他活着的时候不当。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有利于他来统一天下。我们这样想一想,董卓岂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袁绍不也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吗?他没有成功啊!所以,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问题上,反映了曹操非常果断地抓住了时机这个战略决策的重要性。
(后世学者认为:贬低曹操是有意地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与史实不相符的。曹操唯才是举,军事上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生产的恢复有着重大贡献。)
依史实论曹操
那么为什么从《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曹操会越来越奸?除了上面我们讲到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就是时代因素。在三国以后,尊刘还是尊曹有好多变化,变了好多次,这种情况在二十四史里面也是绝无仅有的。《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人陈寿,那你想西晋司马氏的政权,他是禅位,是从曹魏自动禅位,但是是被迫禅位得来的。那你想作为西晋人陈寿,他怎么能不把曹魏作为正统呢?如果曹魏不是
?最广泛流传的三国武将排名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
正统,那么司马氏政权就不合法,对不对?可是到东晋就变了,东晋按说还是司马氏。东晋有一部书叫《汉晋春秋》,他的作者习凿齿是一个很有才学的大学者。他就尊刘了,他为什么尊刘呢?因为那时侯五胡十六国,北方最强大的,当时是拓跋氏少数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所以他不能以魏为正统,他就以刘为正统。紧接着后来就是南朝,东晋灭亡就是南朝,宋齐梁陈。这个宋,宋的第一个皇帝刘裕,他也姓刘。那个时候裴松之他就是南北朝时南朝的宋人。一方面皇帝本身姓刘,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北方当时大乱。按说刘裕他也是从司马氏那里得来的皇位,也是让他给禅位的,可是就是因为考虑北方当时在胡人手里。所以裴松之的注尽管没有改变整个《三国志》,不是重新编一本书,但在那里他已经加了一些对曹操不利的材料。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加了不少对刘备阵营有利的材料。到了北宋司马光,司马光又是尊曹,为什么呢?因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也是让后周的皇帝禅位,迫使他禅位,所以他就尊曹。可是到了南宋,朱熹的时候,他的一本关于三国的书他就尊刘,为什么呢?因为那时侯北方已经在辽,金的统治之下。那么,罗贯中,因为他是元末明初的汉人,占中国人口绝大部分的汉人,不承认元的正统地位。所以在尊刘贬曹的情况下,那么当然曹操奸的内容就比过去要更加丰富一些,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