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臣是什么官?北洋大臣权力有多大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清朝都有哪些故事呢?清朝历史频道带大家一起看看北洋大臣是什么官?北洋大臣权力有多大

  清朝末期,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北洋海军,北洋大臣,可是这个北洋一词是怎么来的,北洋大臣又是清朝什么官呢?很多人却并不清楚,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北洋大臣这个官职。

  先来总督吧,清政府前后在全国设立了9个总督,总督一般管理几个省的军务为主。而其中直隶总督的权力最大,因为毕竟是天子脚下的总督。讲北洋大臣为什么会提到直隶总督呢?因为你看看李鸿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所以这些人都是兼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这其中就说明了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咸丰年间成立的总理衙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三口通商大臣驻扎在天津,管理牛庄、天津、登州三口通商事务。可是后来发生了天津教案,引发了列强不满,而朝廷认为问题就出在了三口通商大臣没有地方的管辖权,因为管辖权在总督那里,所以后来就让直隶总督兼任三口通商大臣,称为北洋通商大臣,也叫北洋大臣。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管理河北(直隶)山东,辽宁(奉天)三省通商、洋务、外交、海防、关税、管办工商业等事务,权力还是非常大的。比如李鸿章,北洋海军,淮军都是他的政治资本。后来因为李鸿章签订一系列条约被国内声讨下台,之后荣禄、袁世凯都做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不仅有北洋大臣,还有鲜为人知的南洋大臣,自然就是两广或者两江巡抚兼任南洋大臣。具体说来,同治二年(1863年),浙江巡抚李鸿章兼任南洋通商大臣,这是他正式涉足外交事务,南洋大臣的地位因他而提高了。同治四年(1865年),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兼任通商大臣,同治十二年以后,两江总督兼任南洋通商大臣成为定例。而后期北洋大臣的实力与地位就超越了南洋大臣。

  那么,北洋大臣的权力有多大呢?比如李鸿章手里的海军、淮军都是李鸿章的政治资本,也是慈禧手中和帝党抗衡的资本。同时慈禧也担心李鸿章坐大,手里失了满人江山,所以利用翁同?制衡李鸿章。当李鸿章被免职,翁同?这个颇受人讨厌的人也就被慈禧踢掉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的削弱李鸿章手里的实力,比如甲午战中前8年不曾给北洋舰队增添一艘战舰,哪怕换一些快炮,而谨慎的李鸿章明白慈禧的意思,有钱也不敢答应丁汝昌提出的更换速射炮的请求。

了解更多清朝历史故事欢迎继续阅读本网站哦。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