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的价值极其影响?主要内容是什么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清朝都有哪些故事呢?清朝历史频道带大家一起看看《海国图志》的价值极其影响?主要内容是什么

1843年1月3日,魏源编著《海国图志》刻本出版。

《海国图志》这本书可能很多人还不是特别了解,基本对其了解都是在历史书上,而笔者在思考《海国图志》出版的时候发现,其实中华民族有很多瑰宝,但是都不被清朝统治者重视,却在海外受到追捧。比如《天工开物》就是个典型的代表。

《天工开物》在《古今图书集成》略有摘取,在浙江宁波天一阁一直藏有其初刻本,但在清朝并未公开发行。

满清入关后,为巩固统治,对中国古籍进行了一次集中整理、检查、修改和销毁,即是通称的对《四库全书》的整理。《天工开物》因被认为存在“反满”思想而被销毁,埋没了300年。后来《天工开物》由藏于日本的版本重印刊行中国。

这是英国

《海国图志》虽然没有被禁,但是依然没有受到重视

。《海国图志》是1841年起,由思想家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而作此书的目的魏源就说的很清楚

。《海国图志》一书的序中写到:“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洋务运动的口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就是从此而来。而洋务运动则是在1861年开展,距离《海国图志》的出版已经过去了18年,可以说浪费了18年的时光。如果这十八年能够受到重视,不能说使中国富强,但是不被挨打还是能够做到的。

《海国图志》第一次出版只有50卷,1847年刻本扩大为60卷。1852年增补为100卷,刊于扬州。《海国图志》是我国清末系统介绍世界各国的历史和地理的名著。

笔者截几张图给大家感受一下:

这是美国

这是轮船构造

对于各种天文历法、火药武器、各国的历史沿革等都有介绍。

不夸张的说,在当时如果拥有《海国图志》那就等于拥有了全世界,可以对整个世界有个很好的了解,也就能够认清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很可惜,清朝政府并没有重视这本书,继续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中不肯醒来。

在中国不受重视,但是却在日本影响了维新派人士。

此书出版后传入日本,1854年日本翻刻了《海国图志》60卷本,争相购读。它曾在明治维新中起过一定的作用,现代日本学者井上靖说过:“幕府末期日本学者文化人等,……例如,横井小楠的思想起了革命,倾向开国主义,其契机是读了中国的《海国图志》。”(《日本现代史》)日本维新潮流日趋高涨,倒幕府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终于在1868年酿成了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推翻了封建的幕府统治。

还有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如西乡隆盛等人都受到此书影响。

可以这么说,清政府对于《海国图志》的重视程度可以反应出其对世界各国的认识,虽然受到了西方帝国的攻击,依然没有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清朝末年一直被挨打的主要原因。

了解更多清朝历史故事欢迎继续阅读本网站哦。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