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笔者个人的角度来看,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成,固然有当时政治、经济的历史原因,但却不全都是天意,绝大部分是“人谋”的力量,更多的是被“人谋”的结果。是各路豪杰对“天时、地利、人和”的了解、分析、掌控与利用,形成深思熟虑的谋略,坚定不移执行的结果。
在所有的谋士之中,诸葛亮当然最讨人喜欢。《三国演义》几乎神话了这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懂得奇门遁甲之术的神人。他通过饭铺酒客、山野樵夫的小广告,钓得刘备来“三顾茅庐”,求他出山。从此刘、关、张哥仨“如鱼得水”,摆脱了屡败屡战、寄人篱下的局面。从诸葛亮自我推销之术,我们就知道他确属“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谋略高才。
在诸葛亮的所有谋略中,“隆中对”是其所有谋略的战略指导方针,是帮助刘皇叔谋求“统一”的纲领性文件。“隆中对”战略规划的实施,决定了蜀汉的兴衰,还几乎决定了三国的历史。“隆中对”战略的核心是“先占荆州、后取西川。然后以荆、益二州为根据地,联吴抗魏。伺机分兵两路,一统
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 ----罗贯中
天下,光复汉室。”诸葛亮出山之时,袁术、袁绍、吕布等已经被曹操摆平,占据了相当于现在从东北到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而富裕的江东(就是现在富得流油的华东、华南之地)已在孙氏家族的掌控之下。这两个恶霸军阀他们都惹不起。而那个时候,西南、西北地区还属蛮夷不毛之地,属于那个国家都还没有搞清楚,也没有那个军阀想到这些穷山恶水来发财。诸葛亮不用浪费他那个聪明的大脑,双眼自然就瞄上了“钱多、人傻”的荆州、益州。荆州处军事要冲,益州是富饶天府,在三国前期的群雄逐鹿战乱中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经济比较发达。而且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力量薄弱,地盘难守。又还是自家亲戚,好说话。
战略定下来,即刻付诸实施。一系列“坑、蒙、拐、骗、借”的计策使将出来,把曹操、孙权、刘表等人弄得七荤八素,荆州大部轻易得手,有了立锥之地。后又通过“帮忙”拿到了西川、益州。硬是把“两国”划成了“三国”。
由此可以看出,刘备在得诸葛亮前后的根本区别。之前是瞎打瞎撞、东游西窜,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之后是战略引导、目标明确,方向笃定、势如破竹。其实刘备也有自己的愿景目标:光复汉室。只是徒有远大理想,没有战略规划,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路在何方?
三国历史的事实还证明:没有战略规划,就算你思想很远,你也走不了多远!比如那些早早就称帝称霸的袁术、袁绍、吕布之流。没有战略规划,只图暂且偷安,你也不
可能在乱世之中长久的悠哉游哉。比如刘璋、刘表之辈,难免成为群雄宰割的肥肉。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偏离战略导向的结局往往很“杯具”。
由于“凤雏”庞统殒命落凤坡,为了取西川,诸葛亮不得不离开荆州,把荆州交给关羽。关羽敢做会做,却不是一个会想的人。缺乏谋略的勇士忘记了军师留下的“北据曹操,东和孙权”八字方略。最终走了麦城、丢了头颅、失了荆州。荆州是诸葛亮战略实施的根据地,是未来伐魏的军事基地,更是孙刘联盟占据主导地位的一颗棋子。
在关羽、张飞失了头颅之后,“蜀汉帝”玄德把账一股脑儿都算在孙权的头上,要一意孤行去找他舅子报仇,又不得不把诸葛亮留在成都主持工作。自己指挥七十万大军,剑指东吴。这个遇到难事就“哭”的皇帝,被陆逊学着诸葛亮的招数,用一把火就基本解决了。搞得“刘皇叔”无颜回蜀,托孤白帝城。
荆州一失,孙刘联盟破裂,加之刘备损兵折将,“隆中对”战略中“分兵两路”已经时过境迁,“一统天下,光复汉室”的美好愿景也渐行渐远了,蜀中的财力与人力暂时只能够勉强维持三分天下的局面,逼得诸葛亮不得不修改自己“隆中对”战略。
但是他的改变只是局部战术性的改变,而不是战略性的转移。因为他在条件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后,仍然在朝着“一统天下,光复汉室”的目标前进。
首先是“攘外必先安内”——平定南蛮七擒孟获。这是一个英明决策,解除了蜀汉后院的后顾之忧。
但是诸葛亮随即六出祁山、徒劳无功却是一个急功冒进之举。明明蜀汉“平南方回,军马疲敝,只宜存恤,不可复远征”,而且由于没有了荆州,只好“兵出一路”,与司马懿相持不下,直到自己在五丈原随“秋风”而去。姜维接过诸葛亮的令旗之后,继续奉行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和兵法思想。但仅靠战术层面上的局部成功,始终不能动摇魏国的根本。反而因长久用兵导致国衰民弱,最终蜀汉短命,阿斗刘禅只好“乐不思蜀”。
这是诸葛亮在错误的形势下,在错误的时间,以错误的方式,继续强行实施过时的“隆中对”战略的结局。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