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学究们很有趣,他们故意将曹操与儿媳妇甄氏的坟墓绘制在一起,其含义似乎不言而喻。
曹操与甄氏是否有染,笔者不敢妄断。但历史上曹操曾经喜欢甄氏大抵是实情。不仅如此,连曹植也一直心仪着自己的嫂子,甚至把甄氏视作梦中的“女神”。
这曹操父子仨与甄氏之间,似乎上演着一出史上最离奇或曰最?的“四角恋”。
三国时代的那位绝代佳人甄洛,不仅姿貌绝伦、气质非凡,而且才智过人,是魏晋时期女性飘逸风雅之美的典型代表。当年甄氏虽系寡妇之身,却博得曹氏父子仨同倾爱慕之情,并最终成为曹丕称帝后的皇后。
《世说新语?惑溺》有载: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大意是说,袁绍的儿媳妇甄氏美艳聪慧,深得袁熙宠爱。曹操攻下邺城后便急不可待地让人把甄氏找来,却被儿子曹丕先行一步抢得甄氏。曹操得左右禀报后长叹说:“今年攻打邺城,正是为了夺取甄氏啊!”
原本好女色的曹操攻打邺城的目的之一便是夺取甄氏,未料被儿子曹丕先抢走了,曹操心里不晓得有多么懊悔!
相传,曹植见到甄氏后,亦有意求为妻,而甄氏亦钟情于曹植,二人似乎是一见钟情,但曹操坚决不允。
曹操欲得甄氏之心不死,破邺城数日后,为名正言顺得到甄洛,便于铜雀台上大宴群僚,其中意图之一是想以诗为媒,名正言顺地得到甄氏。
机敏的甄氏虽巧妙地打消了曹操的奢望,却被迫落入曹丕的圈套。最终曹操采纳河北富豪崔琰的主意:将崔琰侄女许配给曹植,而将甄氏再嫁给曹丕。
曹植心中不平,十分怀念甄氏,终日借酒浇愁,言行更为任性。
《三国志》上说曹植曾经擅自驾车行走于驰道上,曹操一怒之下处死了公车令。建安二十四年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派曹植领兵去援救,传令官去传令时见曹植喝得酩酊大醉,以致无法受命。
看来曹氏兄弟之后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中,似乎还带有甄氏的因素。
曹丕称帝后,曹植虽靠“七步成诗”与太后的干预幸免一死,却被谪贬雍丘。
曹丕娶得甄氏后,起先对其很宠爱,生育了后来的魏明帝曹睿和东乡公主。但令人奇怪的是,曹操一死,曹丕居然将曹操生前的妃嫔全部召来侍奉自己,难道是对其父的一种报复?
曹丕称帝之后,更是宠爱郭氏(后封皇后)、李贵人、阴贵人等,日渐冷落甄氏。
不久,甄氏便因曹丕新纳宠妃栽赃诬陷其埋木偶诅咒
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曹丕而被赐死。如此干脆地赐死自己曾心爱的甄氏,很难说曹丕是一种什么样的复杂心理?
或许是曹操果真曾染指甄氏,也可能是甄氏一直暗恋着曹植。
世间相传曹植那著名的《洛神赋》以及顾恺之《洛神赋图》中那位洛神的原型即甄氏。
甄氏死后,有一次曹植入朝进宫,曹丕忽然动了恻隐之心,将甄氏使用过的一个盘金镶玉枕头赐给他。
曹植睹物思人,泪如泉涌。归途中经过洛水,夜宿舟中,取枕而眠,恍惚间遥见甄氏凌波御风而来,并诉说“我本有心相托”之语。
梦醒后,便彻夜写下那篇传世名赋——《感甄赋》,借洛河中的水神宓妃作为甄妃的化身,抒发蕴积已久的爱慕之意。
让人饶有兴趣的是,后来魏明帝将叔叔的这首《感甄赋》改名为《洛神赋》。
皇帝何以亲自改赋名?一则是此赋与自己相关,是赞美自己母亲
清心寡欲,约己爱民
之赋,自然引起皇帝关注;二则是觉得原赋名太过直白,难免让世人联想起曹植与甄氏间的叔嫂恋情。历史上,曹植与明帝的关系还算亲切,曹植向明帝上过不少奏疏,表示愿为朝廷效力。曹植死后,明帝也厚待其后人。
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充分展示了曹植爱恋甄氏的故事传说,从曹植及其随从在洛川见到洛神始,一直画到洛神离去,交织着哀怨、惆怅与欢乐的情感,表现了人神异路,既难以割舍,又无法实现的悲情。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