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其实是四国 公孙度称霸辽东五十年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一般我们都习惯称呼东汉之后的时期为三国,即魏蜀吴三国。其实在三国之外还有一个第四国,即公孙度建立的辽东。从189年公孙度开始经营辽东,到238年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北灭,前后50年。就算是和魏蜀吴三国的建国时间(魏国46年,蜀国43年,吴国52年)相比,也毫不逊色。当然,最大的区别是魏蜀吴三国都曾经称帝,而辽东公孙家族却对曹魏若即若离。不过,事实确实,从公孙度霸占辽东开始,49年来,辽东有着独立的政治、军事、外交,完全符合一个独立王国的各项考核指标。

  那么,公孙度为何能够在称霸辽东五十年呢?

  公孙度本名叫做公孙豹,正是因为这个名字给了公孙度第一次好运。有时候不得不说,无巧不成书,而生活又远比生活来得传奇。

  汉代为官讲究出身门第,公孙豹的父亲公孙延也算是官宦之后,可是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没有能够出仕。看到汉灵帝时期天下大乱,中原战祸频繁,公孙延带着家人全部搬迁到了玄菟郡(大致在现在的中朝边境处)。一晃多年过去,公孙豹长成,对于政事很是热衷,就报名参加玄菟郡公务员的选拔。当时的玄菟郡太守也姓公孙,叫做公孙?。公孙?有一个儿子就叫做公孙豹,可惜十八岁的时候病死了。当公孙?第一眼公孙豹,就心中一颤。眼前这个小伙子太像自己的儿子公

  头破血流。不撞南墙不回头。

孙豹了。仔细一问,公孙?竟然发现公孙豹连出生年月都和自己的儿子一般无二。莫非此人是自己的儿子转世托身,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呢?

  从此之后公孙?对公孙豹特别关照,舍不得让公孙豹就此担任没有前途的小吏,自己拿出钱来,邀请名师教公孙豹读书,为公孙豹娶老婆,完全就当成自己亲儿子看待。

  后来,朝廷允许各地长官推荐一些优秀人才参加朝廷的考核,公孙?就推荐了公孙豹和另一位才子。公孙豹有着“干爹”公孙?的罩着,自然轻松通过考核,成为尚书郎,顺利步入仕途。

  在正式出仕时,公孙豹改换名字,从此之后叫做公孙度。

  公孙度遇上的第二位贵人叫做徐荣。

  徐荣也是玄菟郡人,两人虽然年岁有差,但脾气相投。多年之后徐荣追随董卓南征北战,官拜中郎将。公孙度在朝中混了几年,拼命结交权贵,巴结宦官,终于得到一个冀州刺史的要职。冀州乃是河北第一大州,刺史更是权力极大。可惜,刺史的位置很是滚烫,不是一般人能做。公孙度有才不假,可毕竟是出身小吏,祖上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高官,自然让那些冀州的士大夫看不起。大家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没有后台的公孙度给拱走了。

  罢官之后,公孙度带着许多金银,再次到朝廷跑官。可惜,朝中无人,就算是交得起买官的钱,也没人会收。

  正在公孙度进退维谷的时候,汉献帝驾崩,宦官势力和大将军何进火拼,董卓捡了个便宜,控制了朝政。董卓自封国相,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董卓下令征召全国知名人士担任各地太守。于是,像汉室宗亲刘虞、刘表等人纷纷得到重用。公孙度名气不大,又非名门贵胄,本来没有资格。可是,老乡徐荣在董卓身边很受重用

  子浑身都是胆也!

——当年在荥阳之战中把曹操打的屁滚尿流的董卓悍将就是徐荣——关键时刻,还是老乡徐荣帮公孙度说了许多好话,帮公孙度谋了一个好差事,到辽东郡担任太守。

  如果说,得遇贵人,多少还有几分侥幸。公孙?帮助公孙度进入官场,徐荣帮助公孙度得到辽东太守这个美差。能够长霸辽东,考的完全就是公孙度自己的真本事了。

  公孙度没有像中国历代多数的“好官”一样,兴修学校,推行礼义,以道德教化感染百姓。之前冀州的教训让公孙度明白,只有铁腕政策,才能让那些一味讲究门第身份的士大夫清醒。

  果然,公孙度一上任,就有许多人聚集起来,评议公孙度乃是小吏出身,身份卑微,对公孙度颁布的许多法令阳奉阴违。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