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他们是一个非常特立独行的群体,为历代所罕见。他们大都出生于比较富裕,至少不为衣食所愁的家庭;他们的父辈多在朝中为官,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又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三曹”所领导的打造建安文学、培育建安风骨的社会实践之中,并有所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不仅是经济生活上的“富二代”,也是精神传承上的“富二代”。

  他们有着共同的业余爱好——文学创作;他们有着相近的政治倾向——不予合作;他们有着相投的生活态度——消极中蕴含积极;他们有着相似的行为习惯——狂放不羁。他们从不结盟,但虽然出身于不同家庭,有着较大的年龄差异,却又不自觉地走到了一起,以独特的方式与那个时代相抗争,演绎属于他们自己的狂放与风流。

  他们共七个人,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竹林七贤”。在传承“富一代”所遗留的“清洁精神”和“建安风骨”上——

  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嵇康:他心中只认一个信念——“道不同,不与尔谋”。

  嵇康是竹林七贤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主要不在于他的文学成就,而在于他与司氏坚决不合作的态度。有道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嵇康这里,傲气和傲骨他都有!纵观他的一生,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为人之道和交友之道。他一生中的三次重大抉择,都与朋友有关。

  嵇康从小立志于学,学识渊博,文学、玄学、音乐无不精通,是那个时代少有的人才。对这样的人才,一心想夺取魏家大权的司马氏自然会高度重视,极力拉拢,想为我所用。一天,司马昭派他的心腹钟会前来拜访嵇康,目的只有一个劝说嵇康到朝中为官。钟会兴致勃勃地来了,本来还想在嵇康跟前落个好人,私下告诉嵇康,自己在司马大人那里垫了不少好话,他绝对没想到,热脸碰到了冷屁股。

  嵇康的态度是异常坚决的:让我去给司马昭当走?门都没有!快快离开我这里,哪里发财哪里去!

  嵇康之所以拒绝司马昭的“美意”,除了“道不同,不与尔谋”之外,很重要一点,就在于他是曹氏家族的亲戚。他的老婆,是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亲戚者,最好的朋友也。朋友不能背叛,作为亲戚的他又怎么能干背叛亲戚、吃里扒外的勾当?

  嵇康拒绝了,拒绝得很有道理,也很有气节!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抉择,也自此引发了后来的杀身之祸。

  官运这东西,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求之不得的好东西。但是,在嵇康那里,却像躲不开的小,总是缠绕着他。嵇康拒绝钟会的邀请不久,他的老朋友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出面了。为了社稷考虑,为了嵇康本人着想,山涛在没有征得嵇康同意的前提下,向司马昭推荐嵇康到朝中为官。

  消息传来,嵇康那个气啊,简直别提了。以前,总以为山涛是自己的好朋友,可是,这家伙居然连自己最基本的价值观都不了解,这算哪门子朋友啊?这样的朋友,要不如不要。随之,嵇康做出一个非常“雷人”的决定,断然宣布与山涛断交,断交就断交吧,他还专门写了一封信,昭告天下,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信中说:

  过去您曾在山?面前称说我不愿出仕的意志,我常说这是知己的话。但我感到奇怪的是您对我还不是非常熟悉,不知是从哪里得知我的志趣的?前年我从河东回来,显宗和阿都对我说,您曾经打算要我来接替您的职务,这件事情虽然没有实现,但由此知道您以往并不了解我。

  倘使急于要我跟您一同去做官,想把我招去,经常在一起欢聚,一旦来逼迫我,我一定会发疯的。若不是有深仇大恨,我想是不会到此地步的。

  信的最后,嵇康还说,写这封信既是为了向您把事情说清楚,并且也是向您告别。意思是,我写这封信,除了向你解释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还郑重告诉你,咱们拜拜了,从此全当我不认识你,没有你这个朋友。

  朋友之间产生误会,见过有断交的,但从没见过因为推荐对方做官而断交的,更没见过用如此方法断交的。由此可见,嵇康的交友原则,也可以看出他不入世的决绝态度。

  对于那些并非真正的朋友,嵇康一旦发现之后,表现得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是英雄是白身?

非常绝情,而对于那些真正的朋友,嵇康又是那么有情。有时甚至为了朋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他的辞海里,只要你是我真正的朋友,无论如何,我都要和你站在一起。

  公元263年,嵇康的好朋友吕安遇到了麻烦。他被自己的哥哥诬告为不孝,遭到朝廷的缉捕,从而面临最严厉的处罚。看到吕安遇到了麻烦,很多朋友都躲得远远的,唯恐受到牵连。这时候,唯独嵇康站了出来,冒死进谏,试图替他洗脱罪名。对于吕安的为人,嵇康是再熟悉不过了。如果说他不孝,那么天下就没有孝子。然而,嵇康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引火烧身。很快,曾被他伤了尊严的钟会,便把矛头对准了嵇康。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与山巨源绝交书》便是最大的罪证。很快,嵇康被判了死刑,但他绝不后悔!

  刑场上,太三千学生为嵇康求情,司马昭不为所动。临刑,嵇康泰然自若,一曲《广陵散》,荡气回肠,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绝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嵇康为心中的价值观念和真正的朋友而死——

  他,死得其所!

  阮籍:他说,你可以强迫我的意志,但不能改变我装醉和装傻!

  阮籍是竹林七贤的另一个代表人物,从嵇康身上,人们看到的是可敬;从阮籍身上,看到的则是可爱。他俩好似一个硬币的A面和B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对司马王朝的抗争。

  因为阮籍才华横溢,名冠内外,掌权的司马集团也很想拉拢他,但阮籍和司马集团始终保持着真真假假、若即若离的关系。这其中,阮籍还非常“油菜”地搞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笑话。

  有一年,司马集团给他委任了一个官差——东平太守。对于这一任命,他表示坚决拥护,感谢组织的信任和重用,下决心不辜负领导重托和期望,一定要把工作干好,并很快骑着一头破毛驴报道。可是,到了东平之后,他下达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命令,让手下人“拆墙透绿”,把衙门的隔墙统统拆掉,搞“政务透明”或曰“阳光政务”。等把隔墙都拆完之后,他又骑找毛驴,像阿凡提一样,悠哉游哉地又回来了,说什么那个工作根本不适合他,搞得司马昭哭笑不得,又不好发作。

  过了一段时间,阮籍主动向朝廷打报告,说自己在

  犬豕何堪共虎斗,鱼虾空自与争。

家闲得难受,主动申请要官,而且非要到部队工作,指名要干步兵校尉。司马昭本以为他有所悔改,真的想干事了,谁知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当官的目的居然是看上了步兵营中有一位厨师很会酿酒,而且军营中藏有美酒300斛,足够他喝上一段时间。当官期间,他根本不顾军人上班时间不准饮酒的规定,天天与刘伶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但愿长醉不愿醒。遇到部队召集会议,研究工作,他总是躲到一边,一言不赞,从不发表任何见解。官当到这个份上,堪称一景。

  后来,晋文帝司马昭的儿子,看上了阮籍的女儿,于是想和他解围亲家。阮籍知道之后,酒当即醒了大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岂能嫁给这等无能之辈,说什么也不能答应。但是,碍于司马昭的淫威,他又不好直接拒绝,于是想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故意装醉,一装就是60多天,让司马昭根本没有开口的机会。直到对方揣测到了他的本意,意识到强扭的瓜不甜,才肯罢休。他的作为,不知羞煞多少攀龙附凤之辈!

  等到司马家发动“高平陵政变”篡夺政权之后,阮籍的人生理想彻底宣告破灭,选择了彻底放纵和逃避。他常常自己驱车,任意游走,走到哪里算哪里,行至日暮途穷之处,一个人放声大哭。

  谁在这个世界上无端端哭?在哭着我!

  山涛:面对风云变幻,他始终坚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山涛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被朋友和世人误读最深的一位。他在魏晋时代的作为,以及他的形象,有些类似于“文革”时期的周恩来。面对司马家的权威,他选择的既不是嵇康式的硬抗,也不是阮籍式的装傻,他选择的是另一条道路:理性、周旋和保护,在斗争中保护正义的力量。

  表面看来,山涛很喜欢当官,其实,这不过是他在特殊年代生存的一种方式。四十岁时,他步入仕途,先后担任郡主簿,功曹,上计喙等。据《山涛传》记载,他第一次做官,并没有圆满,干了没多久,就悄悄逃走了。这一举动,于阮籍有异曲同工之处。几年隐居生活之后,山涛再次入仕,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山涛为官,貌似是司马家的忠臣和得力干将。但他做得一切,都对的起自己的天地良心。

  当初嵇康公开写信,宣布与自己断然绝交,并嘲笑和蔑视自己的人格,山涛对此一笑而过,并没有耿耿于怀,更没有打击报复,说明他具有——

  不一般的情怀!

  他在当官期间,为政清廉,雅操清明,勤勤恳恳,体恤百姓。不仅没有任何迫害或参与迫害曹氏成员的“不良记录”,更没有杀害过正直之士,而是对那些司马家族意欲迫害的人才,想办法保护,对那些有才之士尽力提拔重用,试图通过改变朝中的干部结构,改良晋朝的政治。

  在山涛所担当的最重要的尚书吏部郎、吏部尚书、尚书仆射等职务中,他充分发挥自己通晓官界里复杂的人事关系,具有慧眼识才能力,以及以派任官吏人事为主的职能作用,尽最大努力选贤任能,一时朝廷上下,汇集了不少有见底、有学士、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山涛对待朋友赤诚相见,肝胆相照。嵇康临刑前,虽然已经公开宣布与山涛绝交,但是依然对儿女作出最后的安排,让女儿投靠山涛。嵇康为何这样做?显然是基于山涛的高洁人格。而山涛也没有辜负嵇康的期望,一直悉心照料并抚养他的儿女。他以自己的操守和行动,证明自己——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