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谁是率先崛起的山东诸侯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东汉末年,面对来势汹汹的“黄巾之乱”,东汉中央政权下放军政权力至州郡地方,固然使得黄巾军的势力无法快速地蔓延至全国,减缓了东汉王朝的覆亡,但是却留下了“地方轻视中央、扩张割据势力”的隐患。“十常侍之乱”致使原来掌控中央政权的宦官与外戚两股势力同归于尽,造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同时引入西凉董卓的外镇兵,催生了“董卓之乱”。当是时,在中央,董卓及其部属独断专权,肆意废立,使得皇权威信扫地,中央政府形同虚设;在地方,伴随着君权的衰弱,各地方势力摆脱了中央的控制而独立发展并不断做大,出现了更多、更大的外镇势力,直接威胁东汉的中央政权。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就是这些地方势力的代表,然而最先在山东形成气候的地方势力却是地处幽州的公孙瓒集团。

  公孙瓒,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出身贵族,因生母地位卑贱,故起初只作了郡中的一个平凡小吏。《三国志》记载,其人容貌伟美,声音洪亮,天资聪颖,机智善辩。后被举为孝廉,做了郎官,又被任命为辽东郡(今辽宁辽阳市)附属国的长吏。

  公孙瓒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少数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光和年间,边章、韩遂叛乱,东汉朝廷从幽州征发三千精锐骑兵,并命公孙瓒作为该部军队的统领。公孙瓒率军到蓟中时,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人张纯引诱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等发动叛乱,攻占了右北平郡(今河北丰润东南)、辽西郡属国的许多城池。公孙瓒以三千骑兵追讨张纯等叛贼,立下战功,升为骑督尉。随后,公孙瓒又因收服属国乌桓首领贪至王,升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进驻属国。此后,瓒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事持续了五、六年之久,汉王朝北疆狼烟不断。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乌桓

  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丘力居部到青州、幽州、冀州等地进行掠夺。公孙瓒与张纯、丘力居等战于属国石门,张纯等大败。张纯只得抛下妻儿逃入鲜卑境内。公孙瓒率军继续追击,由于深入敌军腹地,反被丘力居围困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粮尽士溃,士卒死伤大半。丘力居军也粮草疲乏,远走柳城。朝廷颁诏拜公孙瓒为降虏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领属国长史。此后,公孙瓒统领兵马,守护边境。公孙瓒常与身边数十个善于骑射的人都骑白马,相互间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然而,公孙瓒对待民族问题过于强硬的态度,只能使得少数民族的叛乱稍有好转,并不能完全根治东汉王朝北方的边患。丘力居等人继续骚扰青、徐、幽、冀四州,瓒率部征讨,但收效甚微。朝廷只得再度起用宗室名臣刘虞为幽州牧,虞为人品德

  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罗贯中

高尚,上任后执行怀柔的民族政策,深得少数民族民众的爱戴,汉王朝北部边疆的民族关系趋于缓和。汉灵帝中平六年,张纯被其门客王政杀掉,并将首级送给刘虞。刘虞因安抚少数民族有功而被授予太尉之职,封为襄贲侯。不久,东汉中央政府又迁刘虞为大司马,公孙瓒为奋武将军,封为蓟侯。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青州黄巾军聚众攻打渤海(今河北南皮东北),欲与黑山军会合,公孙瓒率步骑两万人在东光南大破青州黄巾,斩首三万余,威名大震。此时,董卓已经挟献帝退入关中,袁绍还军延津,利用冀州牧韩馥恐惧公孙瓒的心理,便派遣说客高?、荀谌游说韩馥,劝其让出冀州。韩馥迫于形势只得让出州牧一职;袁绍不费一兵一卒,代领冀州牧,送给韩馥一个“奋威将军”的虚职,手下无兵无将,俨然成为了冀州的实际控制者。加上,之前公孙瓒曾派其弟公孙越领千余人助袁术抗袁绍,为流矢所中而死。公孙瓒以此二事迁怒袁绍,借此机会出兵驻扎在磐河(今河北境内)准备实施报复。袁绍在冀州立足未稳,故不愿与公孙瓒结成死敌,曾试图通过公孙瓒堂弟公孙范缓和与公孙瓒的矛盾,但没能成功。此时,公孙瓒又连破青州、徐州黄巾军,兵势日益强盛,率兵进驻界桥(故址在今河北威县境内),并且自己任命严纲为冀州州牧,田楷为青州州牧,单经为兖州(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州牧,配置郡首县令,成为北方地区最为强大的一路诸侯。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