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竹枝词》白居易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小仲马的力作,它成功地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文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原型无从考证。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真实的青楼女子苏小小,其生平和玛格丽特相比有着惊人的类似,其遭遇更令人泪湿衣襟、唏嘘不已。只可惜中国优秀的翻译家在翻译《茶花女》这一经典作品的同时未将苏小小的故事传神地
延大笑曰:“杨仪匹夫听着!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曰:“谁敢杀我?”一声未毕,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
译作外语,使得中国的“茶花女”苏小小反而在世界的舞台上默默无闻。南朝萧齐年间。杭州西泠桥畔。
三五之夜,明月如霜,好风如水。一女子痴痴地看那庭前荷花不由想到自己的身世,轻轻叹了口气,提笔写下“满身月露清凉气,并作映日一喷香”的诗句。这女子正是苏小小。
苏小小的父亲不知是何人。母亲是一个姓苏的妓女,产下小小后不久便归西而去。小小孤苦无依,自小由母亲的好姐妹贾姨收养。她尽得杭州西湖山水之灵气,出落得丰姿绰约。因体态轻盈、娇小可爱,随母姓苏,故人称“苏小小”。小小自幼冰雪聪明,多才多艺。
阳春三月,花团锦簇。苏小小乘一香车踏青春游。
西湖湖畔,游人如织。小小于翠柳旁邂逅一翩翩公子。那公子骑一青骢马,见香车内一绝色女子。到底如何绝色?有诗为证:月眉星眼,露鬓云鬟,撇下一段丰韵;柳腰花面,樱唇笋手,占来百媚芳姿。恍若飞燕再世,西施重生。
这公子一见之下,目瞪口呆。失了三魂,荡了七魄,不禁暗自喝彩:世间竟有如此天仙人物?
苏小小见那公子美如冠玉,润如明珠。眉目依稀像前生曾经见过一般,不由也是蓦然心动。眼见公子呆若木鸡,两眼发直。不禁暗自好笑,任他顾盼。口吟一诗:燕引莺招柳夹道,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随即绝尘而去。
这公子姓阮,名郁,字文生,是当朝相国阮道之子,奉命来浙江公干。早就听说西湖美景殊色,不料竟遇见这等绝色女子。
目送佳人远去,阮郁急忙四下打听。一书生模样的中年人说道:“此女子姓苏名小小,乃是西泠桥下风尘女子。不知有多少贵家公子魂牵梦萦她的玉貌,不知有多少豪商巨富觊觎她的琼姿。然而她素来高洁,视珍珠玛瑙为粪土,轻纨绔子弟为草芥,至今仍为清白之身。公子你风度翩翩,如玉树临风,只怕这名花一朵,却也攀折不得!”
阮郁听后心想:“那天仙般的女子既然身属青楼,我何不亲临西泠桥下。纵使攀折不得这朵名花,结交才子佳人,却也是人生一大乐事。日后回京,也可向他人炫耀一番。”
第二日清晨命人准备了一份价值百金的礼物,自己骑着青骢马,直奔西泠桥畔而来。眼见桥畔一丛修竹亭亭玉立,两排柳树婀娜多姿,几簇花朵含苞欲放,一林杨树青翠欲滴。正自门口徘徊,那贾姨见来访的公子姿容清秀俊俏,下人手捧的礼物名贵精致。慢步轻移,迎上前来,问道:“不知公子却为何事,只在门口徘徊不前?”
阮郁答道:“小生阮郁,京城人氏。昨日偶遇佳人,自称是为西泠桥畔松柏人家。小生故唐突至此造访。不知能否再睹芳容,正自沉吟。如若冒犯,还请雅涵。”
贾姨说道:“即然如此,稍等片刻。容我进去通报一声。”
去不多时,回来抿嘴笑道:“小小吩咐了。既然是昨日骑青骢马的公子,请进便是。只是现在天色尚早,小小慵睡未起,还请公子耐心等候,望勿见罪。”阮郁道:“能一睹琼姿自是荣幸之至。烦请告诉小小,从这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豕犬而---演义中曹操原话 ----曹操
清晨等到日暮,却也无妨。”贾姨令一侍女领他斜穿竹径,走入一厅堂内。那侍女沏了一杯香茶,道了一声“公子请自便”,径自去了。
阮郁见厅堂窗明几净,自是幽雅。临窗而眺,只见窗外湖光山色,美丽异常。阮郁岂有心思欣赏风景?只觉度秒如年,却只得耐着性子等候。
约莫一个时辰后,一侍女进来通报道:“公子,小小姑娘来了!”
阮郁听见慌忙放下茗茶,起身侧立以待。一阵香风,迎面扑来。接着飘过一朵彩云。但见今日丰姿更胜昨日:
蛾眉带秀,凤眼含情。腰如弱柳迎风,面似娇花拂水。体态轻盈似汉家飞燕,冰肌玉肤胜越国西施。又分明是月殿嫦娥临下界,蕊宫仙子谪人间。
阮郁躬身施礼道:“昨幸有缘,得睹姑娘仙姿。今日敢不避唐突之嫌,聊备寸丝为敬,欲拜识姑娘,以为终身之奇遇。又何幸一入桃源,即蒙邀迎,真阮郁之大幸!姑娘请上,容阮郁拜见。”
苏小小见他谦谦有礼,笑说道:“贱妾是一青楼柔弱女子,何足重轻。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而微吟示意。又何幸郎君不弃,果殷殷过访。但恨妆镜少疏,出迟为罪,郎君请上,容小小一拜。”说罢,冲阮郁嫣然一笑。
阮郁抬头看着那幅“满身月露清凉气,并作映日一喷香”的诗句笑说道:“荷花出淤泥而纤尘不染,结果实而颗颗垂香。真是让人爱慕怜惜。”
小小应道:“凡是颜色千娇百媚的花,多数不香气四溢;有千层花瓣的花,多数不结果实。二者兼而有之,恐怕非荷花莫属了。只是风雨袭来,荷花易于凋谢。”
两人心有灵犀,相视无语。
一日,阮郁跪倒在小小面前,对天发誓道:“西泠松柏为证,我阮郁愿与小小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如敢违诺,五雷轰顶!”
此情此境此语使得小小踌躇了,小小心动了,小小心醉了。
易求无价宝,难觅有情郎。作为青楼女子,谁个不想从良?作为女子,谁个不想与夫君共剪红烛?作为女子,谁个不想绿色成阴子满枝?
小小痴迷了,小小相信了,小小答应了。
红烛下,小小脸色娇羞,艳丽不可方物。
二人自此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林中湖心,耳鬓厮磨。
小小在前乘油壁车,阮郁在后骑青骢马。仙侣丰姿,羡煞了湖中的鸳鸯,双飞的燕子,并蒂的莲花。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屏易散琉璃脆。
阮道闻听儿子欲与一青楼女子长相厮守,直气得七窍生烟。赶紧以朝中有事为由召回阮郁。临行前草色青青,杨柳依依。小小且忧且喜。忧的是只怕阮郎一去之后杳如黄鹤,从此天人永隔;喜的是不久便有高抬大轿接自己入京,自己一生何求?
事不如意常八九!自阮郁走后,眼见千帆过尽,归鸿无信。小小整日以泪洗面,暗自伤心不已。
又是菊花怒放的季节。小小来到石屋山,登高望远。只见青霜红叶,煞是可爱。于山中见一书生寒窗苦读。书生姓鲍名仁,谈吐不俗。小小得知鲍仁穷困潦倒,无钱进京赶考,随即慷慨解囊义赠百金。
鲍仁临行感慨:“千秋侠义,谁知反在闺帏!”
上江观察使孟浪早就听说杭州有一苏小小,色艺双绝。他正好顺路经过杭州,自忖凭自己的权势和威名,就是杭州的知府尚且惧自己三分,区区青楼女子,岂不是召之即来,呼之即去。于是租了条游船,以游览西湖为名,派下人前去接小小。谁料小小推辞早已答应陪别的客人赏梅。第二天下人回来报信,小小宿醉未醒,不能赴约。
第三天,孟浪吩咐下人道:“这苏小小既然敬酒不吃吃罚酒。拿我的帖子让当地的府县将她捉来,好好羞辱一番,以泄我心头之恨。”
当地知县闻讯大惊,素知此人暴戾无常,于是派人给小小通风报信。
贾姨劝小小粗服蓬头,向孟浪低头认罪。小小却梳云掠月,装饰得如描如画。乘着车儿,奔游船而来。
此时孟观察使正邀了许多宾客赏梅吃酒,未见其人,先闻麝兰之香,沁人心脾。孟浪先前的怒气已消了一半。见那小小虽然是淡妆素服,却一身的袅娜,满面的容光,应接不暇。这孟观察使怒气又减了三分。
孟浪以瓶内的梅花为题让小小赋诗一首。
小小不假思索,信口吟道: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孟浪怒气全无,见小小不卑不亢,内心钦佩不已。临行重金赠送,感慨而归。
又过一年,夏秋之交,夜凉如水。苏小小夜间赏荷归来,久坐露台,犯了风寒。染成一病,加上相思成疾,奄奄一息。临终前嘱托贾姨:“小小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应埋骨于西泠,才不负小小山水之癖。”说罢,奄然而逝,年仅二十岁。正在此时,得到苏小小资助去京应试登第、已任滑州刺史的鲍仁,专程来钱塘西岸向苏小小道谢。获悉小小的死讯,抚棺痛哭不已。
鲍仁遵照苏小小“埋骨西泠”的遗愿,出资在西岸桥畔择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题“钱塘苏小小之墓”。后人又在墓上覆六角攒尖顶亭,命名“慕才亭”。亭上有12副楹联,分别有“桃花流水杳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金粉六朝香车何处,才华一代青冢犹存”、“灯火疏帘尽有佳人居北里,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六朝金粉尚留?土垄中”、“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着西泠”、“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等等。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