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取到军中。”可见邹氏没有反抗,几乎就是立刻跟随曹安民来到了曹操大营。如何看待邹氏的这个举动呢?邹氏是一个明白大局的女子。一看到曹安民率领五十甲士前来,就明白反抗也是徒然。一番吵嚷,反倒会让张绣得知,那样曹操必然会有准备,双方免不了一场大战。而正面作战,张绣必然溃败。于是,主动前往是最好的选择。
到了曹营,曹操一看邹氏,果然美丽,名不虚传。之后两人有几句简短而经典的对话。
邹氏首先介绍自己:“妾乃张济之妻邹氏也。”邹氏表明自己是有夫之妇,希望曹操自重。
曹操说:“夫人识吾否?”曹操说此话时,必然一脸笑意,当然,笑是得意的,是高傲的,但未必是猥亵的。
邹氏回答说:“久闻丞相威名,今夕幸得瞻拜。”邹氏的回答也中规中矩,一点没有古代宅女的惊慌,确实有贵妇人的端庄稳重。毛宗岗有句评点,叫“今夕何夕,遇此良人”,把邹氏的应答,看成是对曹操的讨好,甚至当成献媚,这就未免有些苛责了。
然后曹操亮出撒手锏:“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灭族矣。”曹操本是在今晚第一次听到邹氏名声,见到邹氏其人,但曹操一贯奸猾,故此处托为了邹氏而接受张绣投降,卖一个天大人情给邹氏。曹操作为一个胜利者对权势的炫耀,一个男人攫取女子芳心耍弄的手腕,都在这句当中得到体现。按曹操的性格和地位,是不会主动讨好一个女人的。
听闻此语,邹氏说:“实感再生之恩。”邹氏的回答很简单,但是却可以品出细微的变化。在最开始,邹氏强调自己是张济之妻,对曹操俨然抗拒。当曹操表明,是为了邹氏而接纳张绣时,女子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邹氏对曹操由抗拒也变成感谢。当曹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时,也就水到渠成了。
当然,最能够体现曹操率性的还是下一句:
“今日得见夫人,乃天幸也。今宵愿同枕席,随吾还都安享富贵,何如?”
看到邹氏有些感激,曹操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得见夫人,是上天的眷顾,是有缘分。而今宵共同枕席,以后就可以同享富贵。曹操对付女人很有一套。一如前文所说,曹操是一个高官,当时虽然诸侯林立,但是曹操却挟天子令诸侯,已经高出他人。以如此曹操,自然不必讲什么虚头八脑的傻话。毛宗岗评价说:“丑极。”我却觉得很实在,一点不丑。莫非要说为了大汉江山,国家社稷,才是不丑吗?
邹氏没有再说话,拜谢之后,当晚就在曹营留宿。
邹氏不说话是最合适的选择。毕竟邹氏此举,有违妇道。
但是最奇怪,也最可贵的是邹氏之后的言行。
邹氏曰:“久住城中,绣必生疑,亦恐外人议论。”
邹氏言中的外人,可以说范围很广,也可以说就是指张绣一人。虽然汉末时代,礼教崩坏,并且对于妇女之贞操,也没有和两宋明清一些严苛。以寡妇身份再嫁者尚多。但邹氏并非常人,乃是诸侯张济之妻,张绣之婶,人们若在张绣面前议论,必然使得两军爆发战争。邹氏虑及张绣,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豕犬而---演义中曹操原话 ----曹操
故主动提出想住到城外,曹操的势力范围之中。毛宗岗有句评论,说郭汜的妻子悍妒,张济的妻子淫荡,这都是军阀为祸的结果。毛宗岗的大帽子扣的不是地方。女子忌妒,本是爱情的天性。而邹氏追随曹操,严格来说,和秦汉时期的礼教并无冲突。毕竟张济已经去世,邹氏乃是自由之身,再嫁又有何不可?
当然,邹氏的言行也还是有让人指责的地方。一个是此时张济去世不久。一般来说,女子丧夫,多守丧三年,三年之后乃许再嫁。但是邹氏此时并非主动提出再嫁,乃是曹操以张绣的生命安全威胁邹氏,邹氏不得不从。当然,邹氏几乎就没有任何迟疑、退让就答应了曹操,有些失之于矜持,让女人们嘲笑。第二个是邹氏竟然为了曹操考虑,主动提出要搬离城中。邹氏只是和曹操睡了一觉,心中就只是想着曹操。于是说,久住城中,绣必生疑。但仔细推敲此语,却也可以说是为了张绣考虑。毕竟曹操的军马和张绣的军马不是一个等级。这也和当初邹氏答应曹操的心里是一致的。‘’
有人说,男人通过阴道征服女人,确实有一些道理。但邹氏此言,距离当初不过是一晚,再怎么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变化。
真正导致大祸的是曹操的行径。
“次日,移于城外安歇,唤典韦就中军帐房外宿卫,他人非奉呼唤,不许辄入。因此,内外不通。操每日与邹氏取乐,不想归期。”
曹操是个好色之人。在正史中曹操好色,但是并不重色。演义中加重了对曹操重色的描绘。于是毛宗岗笑评:奸雄如操,至此亦流连忘返,色之于人,甚矣哉!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