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刘备死后,由诸葛亮扶棺送回成都,后来下葬于成都之南的“惠陵”。刘备的两位皇后——及甘皇后和穆皇后,也都先后安葬在惠陵。据考,成都“惠陵”是保存相当完好的一座古代皇陵墓。它虽历经沧桑,但从未遭受于发掘。至清朝时,曾经有人撰写了一幅对联,以道明这件事:
一杯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公元223年,17岁的刘禅继位蜀汉皇帝,封丞相孔明为武乡侯(后兼领益州牧),他并说道:“蜀国的大小事情让丞相决定,我就管管祈天祭祖方面的事儿。”诸葛亮(时年43虚岁)于此设立了丞相府,负责处理一切军政大事,这标志着蜀汉政权正式进入了孔明治理的新的历程。然而,当时蜀汉帝国正处在内外交困的严峻时期。在内政方面,因关羽和刘备的征战相继受挫,除损兵折将、丧失了一半国土外,经济上的消耗也极大;另原有的“南中叛乱”(今云南、贵州两省及四川的西南部),趁着刘备兵败闹得也更加声势浩大,造成了后方局势的不稳定。在外部环境上,宿敌魏国趁刘备新亡、后主刘禅幼弱之机致函孔明,要他“顺应天命,举国降魏,纳入其附属国之列”;而东吴孙权呢,虽同蜀汉结束了战争状态,但心存疑虑,仍然陈兵边境,还继续跟魏国信使往来,表面上维持着与其同一战线的关系。
在内外交困的严峻考验下,诸葛亮不愧是历史上的著名贤相之一,通过他数年的精心治理,使蜀汉这仅一州之地的弹丸小国,终于秩序井然,国富民殷,成为可以抗衡魏之大国的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鉴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他首先关闭了与南中的通道,对于顾贻及孟获等人挑起的“南中叛乱”,暂以劝说安抚对之。对于魏国的劝降邪说,孔明是当仁不让,与其势不两立,作了《正义》之文予以批驳。“东和孙权”是孔明一直坚守的政治外交策略。为免遭“强魏”的吞噬,蜀、吴两者和则共存,仇则双亡;故修复与孙权的友好联盟关系,乃是蜀汉必需的外交立国策略。
是年10月,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展开了与其寻求重结盟友关系的重大外交活动。而心思重重的孙权,却对于“蜀使”邓芝的到来,采取了避而不见的态度。亦虎亦狐的孙权,担心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觉得“蜀主刘禅幼弱,国小势单”,而蜀魏两国又是“势不两立”,倘若魏国大举伐蜀,以蜀之兵力是难已抵挡的,要在这时候跟蜀汉恢复旧盟,肯定对东吴大为不利;二是吴魏之间,现正表面上保持着藩属的关系,如果吴蜀结盟,将会极大地迁怒于魏国,那么东吴就有随时遭其兴兵讨逆的风险存在,这岂不是无事找事吗?
邓芝算得是蜀汉中非常优秀的人物之一。他见孙权不肯就范,小眼珠一转溜,便写信给孙权讲,本人这次专程到此,非仅为蜀国前程,更是替东吴担忧,为东吴前程而来的!孙权读到信心头发愣,现时社会哪有为别人着想的好事?这是什么奇谈怪论?于是,孙权满怀好奇心,立刻招见邓芝来探解疑惑。邓芝答道:“吴蜀两国占有四州,加上大王您一位应运所出的英雄,而诸葛亮也是当世的豪杰。蜀据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险,如若合此二长,共为唇齿之依,那将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这是客观至理。如若吴不与蜀联成一体,继续向魏称臣进贡。那么魏国就会得寸进尺,要召令大王入朝觐见,还会要您把王太子送去做人质。如果您拒绝这么做,魏国会以讨逆之名兴兵伐吴,而蜀汉也会乘机顺流东下。照此严峻的形势发展,那时的江南大地,恐怕不再属于大王您所有了!”
孙权听了邓芝的这番话,心头便一阵发冷。因为他就怕到魏都朝拜曹丕,以及送太子去做人质,这可相当于“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事儿”!而事实上,就因为他几次拒绝了曹丕这样的要求,便也引发出两家有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了。魏、吴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已逐渐从暗中上升到明朗化了。若是孙权继续不答应曹丕的要求,讨伐东吴的大战将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按邓芝所言的蜀汉又顺势东下,则东吴岂不危在旦夕了吗?孙权想来想去,默然无措,不由得拉住邓芝手道:“您的话太正确了!”孙权说完,便当即做出同曹魏断绝关系的决定,转而下令恢复与蜀汉的联盟。
此后,蜀、吴两国多次互派信使往来,进一步加深了联盟的友好关系。在奉命来东吴的蜀汉使臣里面,孙权尤为喜欢邓芝,再一个就是费掉。他曾经写信给诸葛亮提道:“你们的丁宏夸张自大,阴化又是语多不实;能够和谐两家关系的,只有邓芝做到了。”后来,孙权也并从武昌迁都到了建邺(今南京),这也是出于他对蜀国的信任,表现出一种全心对付共同敌人的姿态。至此而后,蜀吴之间再也没有发生大的冲突事件,这种友好互信关系,一直保持到蜀国的灭亡之际。
二、
发展生产,迅速恢复蜀汉本地经济也属当务之急。古代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社会。诸葛亮立足于“劝农务本”的思想,提出“闭境劝农,育养民物”的方针,采取了“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等一系列的正确措施,以维护耕农利益,提高他们务农的积极性。诸葛亮师承管子重视商业经济发展的思想,对蜀国所拥有的重要战略资源——盐、铁、蜀锦,实行了官卖专营等的政策。巴东人远在汉代就发现了“火气”(即天然气),俗称“火井”。诸葛亮便命人将火气用于煮盐上,这样大量节省了柴火及人力资源,得到老百姓的众声称许,故当时有些地方的盐井,被称为“诸葛盐井”。蜀盐除了内销,后来还远销至魏、吴两国,成为其富国之源。
举世闻名的蜀锦,是用上等蚕丝织造出来的,也是一直以来上层官僚们引为尊荣的着装衣料。诸葛亮则把它看作是“决敌之资”,即将它用于今后战争的财源供给保障。为此,诸葛亮设立“锦官”专司管理,在成都地区奖励农桑,大面积种植桑树养蚕,并推广应用了先进的纺织技术,促进了蜀锦生产的繁荣。蜀锦之利不仅提高了政府的收入,也同时因种桑、养蚕、织锦等生产链条效应,给蜀民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唐人杜甫曾在《蜀相》诗中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道出了对诸葛亮倡导蜀锦工艺的褒扬。“锦官城”后来也成为成都的代称,便是从诸葛亮治蜀时出名的。
诸葛亮非常重视对炼铁、炼钢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他任命张裔为“司金中郎将”,专门负责对农具和兵器的监制,并在临邛、广都等地增开了不少新矿。他还曾经让冶炼巧匠蒲元采用“淬火法”,铸造出大量锋锐兵器用于到蜀军装备上,还用了优质钢铁来制作盔甲,以减少士兵的伤亡。通过“淬火”之后的钢铁,就成为了质地坚硬的“健钢”或者“健铁”。所以后期三国之中,陆军作战实力最强的是蜀军,魏军则以骑兵为优,而吴军是靠水军取胜。诸葛亮率领的蜀军人数虽然最少,但是少而精,其能在后来的北伐中来回无阻,而魏军多于其数倍的强势,竟然只能以严防死守对之,这确是公认的事实。
三、
由于蜀汉地狭人少,所出的可造之才,就更加逊色于魏国以及东吴了。而诸葛亮选贤任能,将此事提高到维系“国之安危、祸福”的高度看待了。他在专文里论道:“假如国危不治,民不安居,这就是失贤之过。”这主要在于,“治国犹如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故而养神才能治身,举贤方可求安。”人之养生的最高境界在于养神,诸葛亮以此类比,认为治国的关键点在于举贤,生动地昭示了人才兴国的重要之处。
诸葛亮用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非常注重人的正直与清廉的品质,这也就是他所认为的“贤”。他曾经比喻说:“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只有具备正直公正的品质,方为称得上“贤士”。所以诸葛亮选贤任能的标准,是相当严格的,他是以“德才兼备”为导向的。诸葛亮开府治事后不久,即提拔了一批青年俊秀充实到政府机构之中。如零陵人蒋琬(字公琰)被提任为东曹椽;江夏人费掉(字文伟)与南郡人董允,均担任黄门侍郎;南阳人陈震被拜为尚书。还有因劝谏刘备称帝、伐吴而被罢黜的秦宓、费诗等人,也被诸葛亮重新任用。另外,对蜀中的某些“硕儒名流”,因他们时以清高自许,不愿出仕;诸葛亮也是再三恳请致意,如将杜微、五梁这二位,皆是礼聘为谏议大夫,以借助打造成良好道德风尚的执政氛围。
诸葛亮作为历史上“四大贤相”(管仲、诸葛亮、王安石和张居正)之一,广泛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就是他能够达到那个时代大家公认的最高道德水平。这首要的就是他的忠君思想。忠君之意在孔明心里,不光只是做人臣须奉行的最低道德准则,更应是人之生命的源泉。因此,孔明把人的忠贞比喻成鱼水关系,他讲道:“人的忠贞,犹如鱼游水中;鱼无水则死,人失忠便凶险万分了!”
孔明不仅以身作则地忠贞于蜀汉,还将“忠贞”二字用以要求和激励部属,如他所言:“人臣二心,不可以事君”;如他所重用的蒋琬、董和、费纬、姜维等人,就是一心忠于蜀汉政权的人物。做为生活在封建时代的一位权臣,诸葛亮的“委质定分,义无二心”的道德品质,获得了后世千秋一致的高度评介,被誉为成“三代以下第一人”。即使在当世,不仅蜀汉朝野上下皆推崇他“德范遐尔”,而且也受到了魏、吴两国君臣的迭加赞赏,这是古今少有的现象。
那么出于诸葛亮“忠”的动力,又在哪里呢?我以为,它应该来源于儒家道德精神的一个“信”字。孔子说过,“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诚信的反面即为虚伪。虚情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假意之徒,为国人所不耻。所以在中国古代著作《左传》里,甚至于这样讲:“信,国之宝也。”这是将“信”字,升华成立国之基石来看待了。诸葛亮处世与交友,也是以信为本的。他在《论交》一文中提到:“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这短短的三十二字,道尽了交友之道的真义,那就是示人以信,不虚伪,不欺诈;唯如此,友谊方能长青。所以,诸葛亮厌恶“势利之交”、“酒肉朋友”,而追崇结交“石友”,即友谊坚如磐石的朋友,能经得起任何环境变化的考验。他认为真正的友谊,最好是“温不增华,寒不改叶”:无须锦上添花,更不可利尽交微;而是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不能因于贫困或者危难之中,而改变素衷。从这一点上,我们当能理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用心。
四、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书信——《诫子书》,表达了他的重要修身观念,流传至今,成为人们喜爱的至理名言:“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该句是从道家经典《文子&;#8226;上仁》篇中演变而来的,相传文子是道家鼻祖老子的学生。孔明之言的核心,突出的是一个“静”字。但他“静”的目的,是要“致远”;是积极有为,而非消极处世,这是孔明留给后世的精神食粮。可以说,孔明修身立德之谈,虽然出自道家思想,却超越了道家范畴。其就修身而言,是不要刻意地追求于锦衣美食;就治国来说,则应要约己爱民。那么如何培养俭德呢?这就要求自己能在思想上保持宁静,在生活上甘于淡泊。
诸葛亮虽然贵为丞相,尊以亚父,权势地位在蜀中显赫一时,但他曾经在给后主刘禅的上表中,提到自己“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表白自己有着“不别治生,以长尺寸”的淡泊心境。刘备父子对孔明的封赏还是很丰厚的,但他对这些赏赐的绝大部分,要么是封存于官府之中,要就是把它用来分赏给了其他有功的部属中。他并向后主刘禅表示出自己的未来心愿:“臣死之日,不使内又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正是由于诸葛亮以身作则,树立了廉洁奉公的榜样,使得当时清廉为政之风蔚为大观,如蒋琬、费?、刘巴、董和、姜维等重要官员,均以反贪倡廉而身体力行,从而有力推动并形成了蜀汉“吏不容奸,人怀自励”的良好政治局面。并且诸葛亮的治国之道,能够驰誉敌国,得到其当权者的极端赞赏,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据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所著《汉晋春秋》记述,晋武帝
泛舟绝迹,登峨眉之巅,从仙人做逍遥游。
(司马炎)曾经向其属臣樊建(任给事中)询问,诸葛亮靠的什么治国?樊建回答:“闻过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司马炎感叹道:“太有道理了!假若我能够得到此人的辅佐,又何至于有今日之累啊!”诸葛亮对于蜀汉的治理上,在当时三国之中是最有条理的。这其中关键的成功经验,是他在法制建设上(指制订相关法律制度并加以贯彻执行,非同于法治概念)“兼用儒法之长”的成功,实在可圈可点,发人深省。他的法制思想,既不同于先秦法家(申不害及韩非子)的“重法轻人”的酷法之治;也不同于起于西汉延续后世的、深具儒家色彩的“德主刑辅”之有等级式的法治。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贺麟先生将其称之为“诸葛亮式的法治或基于道德的法治”,并引为人类法治的三大类型之一,这是有几分道理的。
五、
诸葛亮的依法治蜀,有个显著特点是“教、刑”并重,以教为先。孔明能使蜀汉形成好的社会风气,是他能“赏罚分明,执法必严”,但他也反对“不教而诛”,而是相当重视“教化”的作用。即首先通过宣传教育感化人,要达到“美教化,移风俗”之目的,先告诫人们何事可做,何事不可违;后行之以违法必究。孔明的“治国重在治吏”的法治观念极有价值。为了严格要求各级执法官吏应以身作则,他在所颁的《教令》中道:“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乱。”孔明还制订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现该文已遗失,当是严格要求各级官吏须做好八项工作,以及针对各种实事提出的相应警示。
诸葛亮虽然执法严明,但他决不滥用刑罚,而是慎重对待判罪行刑,尽量做到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走一个坏人,使犯罪分子知罪、而心悦诚服。以致出现后来“马谡虽死而不怨,李严见黜而无辞”的特有历史现象,使人不能不感叹:这是他融信义仁德于法制之中所带来的结果。诸葛亮的治蜀过程,让军民“皆畏而爱之”,说明他在运用正确法制思想方面,获得了相当的成功。
孔明是非常反对原益州之主刘璋父子的“懦弱礼治”的,认为他们“虚文假礼缠身,上下之间互相敷衍怠慢,使既无德政以惠民,又失严法正风气”。所以孔明要“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荣;荣威共济,上下有节”。在诸葛亮严肃不苟地施用威刑的过程中,他又能根据犯罪事实的性质加以灵活处置,表现出他达理通情、以德服人的另一面人性。
当上庸太守孟达叛魏,按“蜀律”要连坐亲属,但诸葛亮认为这里有其被逼无奈的性质所在,如因此株连无辜,则会大失为政以德的根本,故而对孟达亲属进行了宽大处理。刘炎是跟随刘备多年的老臣,但他倚老卖老,骄奢淫逸,并因与将军魏延不合,便散布流言对其中伤,损害了魏延的名誉。为了打击这种内部的歪风邪气,诸葛亮决定对刘炎给以严惩。此时刘炎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特地上书诸葛亮以请罪,希望“克己责躬,改过投死”。孔明看他态度诚恳,认罪深刻,甚有悔过自新之意,便从宽处理,没有按照罪犯性质进行惩办。
由于诸葛亮法制,以带有“宽猛相济”、“因时而应”的特色,而应用“信赏罚、严纪律、去偏私、公开平明”的治理手段,故使得蜀地政通人和,出现了“农业兴旺,仓储丰实,兵器锐利,财富厚饶,朝会不喧哗,路上无醉人”的崭新气象。
六、
值得探讨的是,在诸葛亮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上,有没有更深刻的东西对他发挥影响呢?这闪光之点如能发掘出来,可否有鉴后人呢?答案是有,这就是他在《论诸子》文中,表露出来的对立统一的哲学观念。诸葛亮从历史与当世中,选取出几位有代表性的著名人物,加以评点,指出他们的优劣之处,籍以从他们身上汲取教益,掌握矛盾对立统一关系的规律,以避免处理问题的片面性。该文道:
老子长于养生,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生。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主,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
诸葛亮在这篇《论诸子》文里,既肯定了上述人物的优点,也指出了他们的不足之处。道家创始人老子“善于养性”,主张“自然无为”,但因其远祸避灾、消极处世的态度,在临危中是不会有所作为的。法家代表商鞅擅长依法治国,但不明白怎样“教化”百姓,只是施用简单并且单一的严惩酷刑,使诸多不可杀之人残遭误杀。纵横家苏秦、张仪虽然能说会道,但属狡诈反复无常之徒,谁敢同他们结盟交友?白起大将作战有方,以长平大战,就坑埋赵国降兵四十多万人,却不懂得加以收抚他们,利用其扩充自己的队伍。伍子胥能够运筹帷幄,克敌制胜,但不懂得保全自身,终于遭谗致亡,留下了千古之叹。
在《庄子》寓言中,尾生是一位严格守信之人。他与一名女子约定好,要到河边的亭梁下相会,但此女子却失约未至,刚巧山洪暴发,水涨不停,但守信的尾生固执地不肯离去,便在大水之下,抱着梁柱被淹死。西汉时的贤相王嘉,深受汉成帝(喻为明君)的赏识,但到汉哀帝(比喻暗主)时,却因谏阻哀帝宠信佞臣董贤,反而遭谗下狱,在狱中忧愤绝食身亡。三国中的许子将(即许邵),跟他的表兄许靖一起,都是因于评点人物精妙绝伦,而名重一时。不过,许邵却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排斥许靖的丑事,为世所诟病。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