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杀降不祥”与曹操屠城杀降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众所周知,毛泽东对魏武帝曹操评价很高,甚至可以说是毛泽东改变了曹操的历史地位,为“奸雄曹操”翻了案,造就了在当今受到广泛推崇的“英雄曹操”。

  关于曹操,毛泽东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多次谈到他,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在读陈寿《三国志》的时候,毛泽东也留下了一些关于曹操的批注,其中有一条较为著名:

  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

  毛泽东的这个批注,批在《三国志•;刘表传》中。《刘表传》引用裴松之注,说刘表初入荆州时,当时荆州有些豪强地主据兵谋反,势力强大,刘表用蒯越之计,骗来这些人,“皆斩之”(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表初到,单入宜城,而延中庐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与谋……遂使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

  毛泽东针对刘表“杀降”的行为,做了这个批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认为“大英雄”曹操不会这么干。自从有了毛泽东的这个说法,许多研究毛泽东的著作纷纷引用这句话,顺着毛泽东的意思大肆发挥,似乎曹操不杀降,已成定论。

  但依据史实,曹操却是多次杀降,甚至屠城。

  曹操杀降最著名的一次,是官渡之战后坑杀袁绍降军数万人:

  《三国志?袁绍传》: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余众伪降,尽坑之。(裴松之注:张?《汉纪》云:杀绍卒凡八万人。)

  《后汉书?袁绍传》:余众伪降,曹操尽坑之,前后所杀八万人。

  《资治通鉴》:绍及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渡河。操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余众降者,操尽坑之,前后所杀七万余人。

  《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三书都记载了这件事,可见曹操杀降是铁板钉钉的史实。

  另外,《三国志?于禁传》记载了曹操的一条军令——围而后降者不赦。这不但是曹操杀降的佐证,而且说明曹操杀降是一常态,早就出台了“杀降法”。

  毛泽东虽然文史功底深厚,但人非圣贤难免会有疏漏

  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天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就是一例。后来那么多学者不加甄别、盲目听从、误导读者,就有点太不负责任了。

  除杀降之外,曹操做过的另一种更为残暴的恶行,也被毛泽东和许多人忽视了,这就是——屠城。史书记载,曹操有过多次惨绝人寰的屠城行动:

  (陶)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乱,百姓流移依(陶)谦者皆歼。(《后汉书•;陶谦传》)

  公东征(吕)布。冬十月,屠彭城。(《三国志?武帝纪》)

  遣夏侯渊自兴国讨之。冬十月,屠?罕。(《三国志?武帝纪》)

  氐王窦茂众万馀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三国志?武帝纪》)

  二十四年春正月,(曹)仁屠宛,斩(侯)音。(《三国志?武帝纪》)

  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曹操攻屠徐州,“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罗贯中

。这样残无人道的恶行,不仅引来刘备路见不平救援徐州,而且引起后方陈宫勾结吕布发动叛乱,对曹操集团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可笑而可悲的是,面对曹操屠城杀降这些铁板钉钉的史实,许多专家学者选择性失明,装作视而不见,或者避重就轻一笑而过。几年前有认为曹操是“可爱的奸雄”的说法,如今又有号称“史诗”电视剧的新《三国》中曹操屠徐州“未遂”的剧情处理,官渡战后曹操杀降的史实想必也不会在新《三国》中提起。

  新《三国》虽然只是一部偶像剧,但打着“史诗”的标签,再加上一些专家学者的选择性失明,还是很能忽悠不少人的,曹操屠城杀降的恶行,只怕会渐渐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

  一个不敢正视历史的国度,是没有信心的国度。

  一个不敢正视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一个不敢正视历史的人,是心灵脆弱的懦夫。

  历史就是历史,任何矫情和掩饰,终究都是徒劳无益的。

相关人物:曹操 刘表 袁绍 蒯越 刘备 曹豹 蒯良 李? 陶谦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