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有冲动型人格障碍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三国时期,张飞与关羽齐名,都是“万人莫敌”的“熊虎之将”。他一生追随刘备,肆意沙场,出生入死,曾战超、收严颜、败张嗔,其丈八蛇矛勇冠三军。而他最出名的事件莫过于长坂坡一声吼退曹军百万。可惜,他最后的下场也如同关羽一样,落得个身首异处。就心理学而言,关羽之死是自恋孤傲惹的祸,而张飞之死则是暴躁冲动造的孽。具体的说,张飞是一位典型的冲动型人格障碍者。

  冲动型人格障碍

  在心理学上,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其突出症状为:1)情绪急躁易怒,反复无常,不可预测,且无法自控;2)有强烈的攻击倾向,行动中鲁莽生硬,不计后果;3)行动前虽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后却有极大的愉快感,并对自己的鲁莽行为缺乏悔恨或罪恶感;4)人际关系强烈而不稳定,很难与他人和谐融洽相处。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情绪冲动的人往往缺少自信,并时常以冲动行为作为自我的保护手段。而从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讲,冲动行为实际上是心理补偿的表现,它使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以情绪失控来获取反抗的快感。

  张飞的冲动型人格障碍

  前面提到,在三国时期,关羽和张飞都是勇将的典范。但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他们的点评是,“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结合相关的史料记载,张飞的冲动型人格障碍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同僚关系时冲动暴躁,二是沙场对阵时不计后果。

  例如,建安元年(196年),袁术攻打刘备以争夺徐州。刘备派张飞守下邳,当时下邳相曹豹是陶谦的旧部,与张飞共事颇为不和。对此,张飞非但不能自我反省,反而在一怒之下,肆意将其杀害。结果导致下邳城中人人自危,混乱不堪。后来袁术闻说此事后,便给吕布写信,劝其乘机袭下邳。吕布果然率军来攻,中郎将许耽决计

  卿不负孤,孤亦必不负卿也。 ----罗贯中

开门投降,导致张飞败走下邳,吕布由此俘获刘备妻小和诸将家属。本来刘备、张飞新入主下邳,民心不定,应该最大程度地寻求各方合作。但是张飞不仅不安抚民心,反而随意杀戮,导致下邳城的不攻自破。张飞的这一怒杀使得刘备集团丧失了一次兴起的良机,并极大地延缓了其势力的发展。

  建安四年(199年),刘备据徐州,杀车胄,张飞随刘备到小沛(今江苏沛县),经过秦宜禄管辖的?县。秦宜禄是魏国骁骑将军秦朗的父亲,他的原配杜氏被曹操纳入后宫。张飞劝他说:“曹操占了你的妻子,你还有面目做他的县长,还是跟我走吧?”秦宜禄跟张飞走了一程,后悔想回去。按理说要不要跟随应该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可是张飞无名火起,竟一怒之下把他杀了。

  此外。张飞的勇猛中也有着不计后果的冲动体现。曹操南下,刘备弃新野行陆路南逃,曹操派人追了一日一夜,在当阳碰上,刘备弃妻先逃,张飞仅带二十余骑拒后,张飞断桥、立于河边,大叫:“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没有敢接近张飞的人,因而张飞得以幸免。这一对阵,因为双方的实力相差悬殊,张飞的异常勇猛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但是细想下,其中还是

  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存在着巨大的偶然因素和侥幸心理。若是曹操真的动真格去追,恐怕张飞纵然再英勇,一人之力也难挡曹军的千军万马,难怪后人常言,“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的自我完善努力

  虽然张飞的性格十分的暴躁冲动,计谋也不及关羽、赵云等人,但作为三国时期雄踞一方的领导团队的一员,张飞在众人的影响下还是积极的进行了人格完善的自我修练。

  在心理学中,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而人格完善泛指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结果。换言之,人格是可以通过个人有意识的培养与努力而加以改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而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达到统一结合的时候,人就达到了自我实现的境界。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