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义第五十六回,写了一场在建安十五年,铜雀台处举行的一场文武大赛。有关诗文方面,罗贯中一笔带过,仅仅是由曹操说出了晚年最有名的一道诏令《自明本志令》。对于武将比射,则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演义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即便在最细微的地方,武艺高低也有差别。那曹营众将,都射中了箭靶,谁的武艺最高,谁又是最后的胜利者呢?
表面看来,没有谁是最后的胜利者,本来比试射箭的胜出者,是可以得到锦袍一件,可最后红锦战袍竟然被徐晃和许褚撕烂。当然,也可以认为人人都是胜出者,曹操说:“孤特视公等之勇耳。岂惜一锦袍哉?”于是曹操让诸位参赛将领,人人都上台赏赐蜀锦一匹,诸将人人称谢。
不过,红锦战袍本身值得几个钱,本就是唯一才珍贵,现在人人都有,又有什么意思。看起来诸将人人称谢,其实许多人内心不满。可是既然曹操发话,大家也就把心底的埋怨深深压制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最大的胜利者当然是曹操。曹操就像是狗主人,随便扔一块骨头,众猎狗就疯抢不止。难怪曹操看到徐晃和许褚打架会高兴的哈哈大笑了。确实,曹操的手下,将星灿烂。不过,在比射之前,这些将领就已经对曹操忠心耿耿,在比射之后并没有提高多少忠诚度,仔细分析的话,可以看出反而增加了将领之间的不少矛盾。因此,说曹操收获最大,也和事实不符。
我们首先从曹操比射之前的排布看,是分为两队,一队是曹氏宗族,一身红装;一队是“其余将士”,都是绿袍。很明显,曹操首先是把手下众位将领分成了两大阵营。曹氏队出场人员有小将曹休,老将曹洪,“妙才”夏侯渊。其余将士队出场人员有文聘,张嗔,徐晃,许褚。
我们看看诸位将军各自表现如何。
曹操下令,“有能射中箭垛红心者,即以锦袍赐之;如射不中,罚水一杯。”曹操这项奖惩措施用意很明显,纯粹娱乐,赢了不过是一件象征性的战利品锦袍,输了也不过是罚喝一杯水,意思意思。
曹休第一个出场,“休飞马往来,奔驰三次,扣上箭,一箭射去,正中红心”。曹休年轻气傲,出场之后不直接射箭,先来往奔驰,展现风采。
文聘第二个出场,“拈弓纵马,一箭亦中红心”,文聘原是荆州刘表帐下武将,为人忠诚朴实,射箭也没什么花哨。
第三个是曹氏老将曹洪,“拽满弓,一箭射去,也中红心”曹洪的武艺其实平平,在荥阳之战曾经拼死营救曹操,“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也”。这句话气壮山河,让曹操感动,曹洪也跟着走了好运。
第四个出场的是名将张嗔,张嗔说你们三个箭法也一般,于是“合飞马翻身,背射一箭”。张嗔的马
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同戮! ----罗贯中
术和箭术明显高出三人,在马背上旋转如意,从后背射箭。第五位出场的是名将夏侯渊,看到张嗔出言不逊,夏侯渊不忿,‘汝翻身背射,何足称异?看我夺射红心!”,然后,“骤马至界口,纽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夏侯渊快马突进,到边界时忽然回身射箭,对马的控制力,对时机的掌握,又要高出张嗔了。
第六位出场的是徐晃。本来夏侯渊以为自己已经没有对手,非常自信的说,我这样的箭法可以取得锦袍吗?结果徐晃说不行,射红心有什么了不起,红心那么大,然后“拈弓搭箭,遥望柳条射去,恰好射断柳条,锦袍坠地”。徐晃瞄准挂锦袍的柳条一箭射去,百步穿杨,确实在众人之上。
本来,就箭术论,徐晃在六人当中,当之无愧是第一。可没想到这时候许褚跑出来瞎搅和。要和徐晃争抢,把锦袍撕得粉碎。
许褚论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