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性格的多面性:他看不起哪些所谓的名士,他既蔑视封建礼教,又重视传统文化。蔑视封建礼教敢于挖坟掘墓,他起兵不久就挖了梁孝王的坟墓。他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杀孔融、边让、杀张邈、张超、杀马超,一杀就是灭门。同时他又有宽容的一面,魏种背叛了他,他网开一面;陈琳写檄文骂他,他既往不咎。他既有虚怀若谷的一面,同时他也记仇。他性格多疑,同时又能做到用人不疑,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曹操呢?
陈宫等人的反叛给曹操大业的最大影响是延迟了曹操统一大业的步伐,给了曹操的政敌更多的时间。陈宫的叛乱给曹操制造了非常大的麻烦,使曹操的根据地几乎全失,曹操所属的郡县只有东阿、甄城、范三城没有叛变。曹操用了两年的时间,才把原来的郡县收复,然后他又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彻底灭了吕布。
曹操是一个聪明人,前后五年的时间,哪么大的麻烦,曹操一定会反思的。从这一事件中,曹操感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力量,从此以后,曹操对待士大夫有了明显的变化。
什么变化呢?
一:曹操度量明显“变大”。
曹
?最广泛流传的三国武将排名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
操为?州牧时,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叛乱的时候,毕谌的母亲、兄弟、妻子都被张邈劫持。曹操对他说:你的老母亲在他那里,你走吧。毕谌表示没有二心,曹操非常赞赏他的行为,为之流涕。结果,一转身,毕谌跑了。等到吕布被攻破,就活捉了毕谌,众人都替他担心,曹操说:人要是能够孝顺双亲,难道不能忠于君主吗?我要的就是这种人呀,就免了他的死罪,让他做了鲁相。兖州叛乱的时候,曹操说:别人都有可能背叛我,只有魏种不会背叛我。结果,魏种也背叛了他,曹操非常愤怒。后来曹操攻下射犬这个地方,把魏种俘虏了,曹操说:魏种这人有才呀!就把它放了。
曹操在平定兖州叛乱的时候,对其他人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宽容,何以对毕谌、魏种表现的这么宽容呢?他说毕谌忠孝,后来也没见曹操对他重用。他说魏种有才,后来也没见曹操对他提拔。我想曹操对他二人的宽容,正是因为二人的微不足道,曹操正好利用他们二人,为自己做一做正面宣传,改变一下人们对他的印象。
官渡之战时,陈琳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他在檄文中骂曹操挖坟掘墓,骂曹操出身宦官之家。曹操说,写檄文无可厚非,怎么练我的祖宗也骂上了?陈琳回答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也没有深究,还让
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陈琳干文书的工作。陈琳写讨贼檄文在三国演义中的记载
官渡之战,曹操缴获了大量的文件、书信,其中包括曹操阵营的人写给袁绍的通敌书信,曹操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呢?曹操看都不看,对着众人,一把火就烧了。有人说这是曹操的大度和宽容,其实这是曹操的聪明。因为官渡之战虽然胜利了,但当时袁绍的实力仍然很强直到建安十二年,曹操才完全消灭袁氏势力。
用人之际表现出的残忍是真残忍,表现出来的宽容,不一定是真宽容。边让事件如果发生在陈宫叛乱、曹操反思之后,他也不一定会死;荀?、崔琰的那点破事,如果发生在袁绍势力被完全消灭之前,他们也不一定会死。所以,这不是宽容,而是策略。
二:杀人讲策略。
雍丘城溃后,曹操对待同属于军阀阶层的张邈、张超直接灭族,而对陈宫就不一样了,那是做足了功夫。曹操最恨背叛他的人,对敢于背叛他的是决不轻饶的,后来对于发动叛乱的马超也是直接灭族的。
可陈宫是个例外,曹操不杀陈宫,除了陈宫是智谋之士外,还有前文所说陈宫对曹操有恩,是曹操生命中的一个贵人。曹操劝他投降,陈宫就是不投降,曹操问他:你的老母亲怎么办?陈宫回答他: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于明公;曹操又问他:那你的儿女怎么办呢?陈宫回答他:以仁治天下者不绝人之嗣。曹操为他母亲养老送终,又亲嫁其女。曹操的做法让后人感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曹操的既往不咎、看到的是曹操的大度、宽容、诚恳、还有不得己。
如果没有“边让事件”,我就相信曹操是真诚的。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