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李渊李世民的道士王远知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佛教自从东汉传入中国,历经数百年到隋唐时,其间虽然有起伏,但总体发展迅猛,以至于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出现。与佛教的昌盛比较,道教无论影响力与社会地位明显落于下风。

然而风水轮流转,自从李唐王朝建立,道教就迎来了高速发展期。所以如此,既与李唐王朝统治者认教家始祖老子为其祖宗有关,也与李唐立国之初与一些道士来往合作密不可分。李唐王朝的建立 ,有许多道流人物在后推波助澜。

多数人只知袁天罡、李淳风,却不知隋唐之际有一个叫王远知的道士远比二人神通广大。

王远知是山东琅琊人,“少聪敏,博览群书”,后来进入茅山,师从陶弘景学习道法。陈后主听说他道术高超,“召入重阳殿,令讲论道法,甚被称赞”;隋炀帝杨广(彼时为晋王)灭陈,在扬州修建了玉清玄坛,请王远知主持。王远知出山来见杨广,小露了一手神通,瞬间须发皆白。杨广一见大惊失色,连忙起身送客。王远知一出门,须发又恢复了来时模样。

李渊在太原准备起兵反隋,王远知知道隋运将终,曾经密传符命,坚定李渊的造反信心。隋亡唐兴,王远知能知过去未来的声名远播。武德年间,李世民在平定洛阳王世充后,带了房玄龄二人微服前往拜访。王远知迎出门外,笑道:“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李世民见他一眼就识破了他的行迹,只好实言相告。王远知把二人迎入庐中,谆谆劝导李世民,要作太平天子,就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

李世民听得连连点头,从此折节下士,延揽四方豪杰。当时以高僧法琳为首的佛教徒拥戴太子李建成,王远知则针锋相对,利用自己道教领袖的身份坚决拥护李世民,在各方力量的鼎力支持下,李世民终于夺嫡成功,顺利上位。

李世民登极之后,王远知功成身退还居茅山。正是因为有王远知辅佐李渊、李世民父子两代之功,道教在唐王朝时进入历史鼎盛期。据说,王远知在126岁高龄时羽化登仙,李世民闻讯,谥为“升玄先生”。

悲催的是,也正是由于道教在唐的大发展,李唐历代皇帝无一不沉湎于道教的炼丹之术。唐太宗早年并不相信神仙之术,认为那是虚妄之事,但自从见识了王远知的神通后,年纪越大愈发笃信道教,一代明君最终竟然死于服食丹药。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