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里你不知道的事情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三)诣江夏步东行之支队(或江夏舰队)

  除了荆州水军外,曹操另有陆地部队横扫战场,这位主将本为荆州降将,曾在当阳与曹纯大破刘备十余万军民的文聘。

  在击破刘备军团,俘掳刘备一子二女(一子即嗣君阿斗,后被赵云救走;二女无归还纪录,下落不明。)后,可见情况非常危急,刘备连子女都保不住,后来曹操“以聘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边事,赐爵关内侯。”统治长江以北的江夏郡。

  按《文聘传》的记载:“聘在江夏数十年,有维恩,名震敌国,贼不敢侵。”因此孙权所任命的江夏太守程普,顶多只能隔江治理长江以南的江夏诸郡。后来孙权虽兴师五万围攻文聘,结果反被文聘“追击破之”,若再加上以十万兵围攻合肥而被张辽追杀,此二役注定孙权北伐无望。

  最初,江夏太守黄祖镇守荆东门户,力战孙坚、孙策及孙权,虽然败多于胜,但有射杀孙坚,又挡江东兵数年不得西向,可见江夏水军拥有一定的战力。一直到董袭断绁而击破黄祖,荆州江夏水军始破,只因黄祖失败,在成败论英雄下,史料着墨不多。后来刘表长子刘琦拥有“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再合文聘守城,江夏马步颇具战力。诚然江夏战士善战,除非排除江夏已无水军,否则江夏水军应不容忽视,黄祖为作刘表之后的荆州第二号人物,业与江东水军长年宿战,此军可名为江夏舰队。

  其实此支荆州水军,历经江东孙坚、孙策及孙权攻击,屹立十余年,曾使刘表长期无忧于东方来袭。江夏虽遭孙权击破,曹操或许能从残兵手收拾部分,故命文聘移师江夏以探虚实。也许江夏舰队在孙权攻破后,残兵败将所剩无几,但比照刘备在当阳“虽败于长阪”,亦能收复其“战士还者”,但是不应忽视残留可能性。以荆州将出身的文聘召集荆州江夏舰队,进可协助曹操攻孙权,守可驻防江夏防孙权,一举二得。

  文聘从当阳到江夏,中途的方向为一路东行。

  (四)归纳分析

  以上三点综合分析:

  曹操(江陵舰队)自江陵由西向东,沿长江,水路,主力。

  赵俨(襄樊舰队)从襄樊依北往南,经汉水,水路,支队。

  文聘(江夏水陆)诣江夏缘东至西,走陆地,陆路,支队。

  此三路的最佳交集,就是江陵舰队、襄樊舰队与江夏舰队(如果还有的话),济济一堂于江夏,准备对江东展开攻击。此三水军正恰为刘表生前的荆州三大水军,除刘表自领襄樊舰队外,黄祖则领江夏舰队,江陵为荆州军实所在,也应有水军(但守将失考),故曹操南下江陵所夺水军即为此支江陵舰队。

  此为曹操庙算的最大企图,欲整合昔日荆州所有水军**。

  周瑜认为曹操北军兵力:“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合计为二十二万至二十四万,以下用“二十余万”泛称之。

  1、若曹操主力一路就有二十余万,那北军的规模(一主力加二支队,共三路)总数远远超过二十余万。

  2、若北军的规模(一主力加二支队,共三路)总数仅为二十余万,曹操主力一路则应更少。

  尹韵公教授甚至认为曹操主力只有五千,采后者说法;陆机在《辨亡论》以为曹操“率百万之师”,采前者说法。不管是前后两说,在三路会师后,曹操兵力必然充实,至少在二十余万以上,但是三路会师前,孙权及刘备只要应付曹操主力一路。

  只是后来曹操走到一半在赤壁被孙权及刘备偷袭,所以先行撤退,未能会师江夏,但是文聘仍然在陆地上占据江夏安陆;支队在襄樊也能确保战果,使得关羽与苏非北伐襄阳未果;而曹操所退江陵,由曹仁与程昱防守,亦在周瑜及程普等人坚持一年有余。三路有一路完成目标(文聘占江夏),另一路退守(固守襄樊),只有一路弃守(江陵能坚守一年)。曹仁的坚守也表示另一个深层涵意,如果江东挟赤壁胜战余威,以江东最佳黄金阵容的组合,结果仍需耗时一年才攻一城,按此孙权军对曹操军的胜负比率,推算下来:十年才攻十城,百年始攻百城。中原江山计算城池,何只成百上千,恐非孙权在世(十年、百年以上)所能乐见。后来陆逊攻襄阳失利、张昭击九江功败,还有孙权亲征江夏及围合肥铩羽,已证明江东陆战之北伐无望。

  可见昔日周瑜选择突袭曹操是明智的抉择,在曹操欲未会师前动手,破其“分兵合击‑;”之战术,若不趁此时曹操兵分卒散,万一等到曹操聚集荆州水军,江东再也没有水面优势。后来曹操集中兵力猛攻濡须,孙权只能采取守势,若是曹操当初就能集中兵力,情况就颠倒过来:

  形势已变,再也不是江表诸公率兵围攻江陵;而是曹操水陆俱下,三路北军围城建邺。

  五、诸多侯选地之评比

  (一)江夏以东之疑

  包括黄州赤壁及武昌赤壁,位置已经东过江夏,曹操若能会师江夏,代表三大水军业已到位,而且据守江夏,此时周瑜就不可能偷袭,而是只能围城,恰如周瑜欲袭南郡,只能围城江陵。除非守将惊闻周郎英名,曹仁吓得乘船逃亡,或是文聘吓得遁北,魏延以夏侯懋弃城乘船逃亡之事,也可用在周瑜身上,能威吓北军武将有多少就见仁见智。

  守将撤下曹仁换曹操,此时江夏既由曹操坐镇,兵棋推演之要求得往上提升——若说曹仁以无援坚守一年,曹操以举国资源,面对周瑜攻城,未审胜负如何?江夏可让文聘坚守,在无援之下,力挡孙权亲率五万兵来袭;南郡让曹仁坚守,在无援之下,面对周瑜、程普、甘宁、黄盖等江表诸公,独撑一年有余:江夏若由曹操守城,后援无穷(以前光收降青州兵就有三十万),不知挡不挡住周瑜围城?如果曹操能会师江夏的话。

  因此黄州赤壁不太可能为真实赤壁,因为这代表曹操已会师江夏。周瑜不可能偷袭成功,除非曹操就像魏延口中的夏侯懋,一听到周瑜来袭,不是骑马也不是走路,而是一定吓得乘船逃亡,理想太天真。

  按《周瑜传》:“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这表示赤壁在夏口以西,当然夏口之地可能又有争议,盖水流会变、地名会改,各朝不尽相同,但因其名取其夏水与汉水汇入长江之口,故曰夏口,地理位置大致可定。以夏口(今湖北武汉)而言,再由《大清一统志.武昌府》所示,武昌赤壁其地址于江夏县“东南”七十里处,黄州赤壁若以赤鼻矶来定位,更远在夏口以“东”二百余里,只有蒲沂赤壁位于夏口以“西”。

  再来是刘备的位置,《先主传》:“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传》:“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武

  延大笑曰:“杨仪匹夫听着!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曰:“谁敢杀我?”一声未毕,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

帝纪》:“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都可看出刘备驻军夏口的事实,唯一有记载刘备身居樊口的是《江表传》:“备从鲁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但此条孙盛批评其上下文有:“《江表传》之言,当是吴人欲专美之辞。”自然刘备进住樊口也不可信。如果曹操能越夏口而往樊口,表示刘备已撤退东至樊口,或是曹操在夏口有所斩获,总之是刘备的势力不在夏口,曹操才有可能过夏口而邀樊口。

  《江表传》又提刘备不知来船究竟为周瑜或曹操,这也相当离奇,长江在此地为东西流,刘备既在樊口,周瑜必定来自东边(可能由柴桑而来),曹操一定来自西方(至少要过夏口而来),《江表传》居然记载刘备会疑问来船方向:“何以知之非青徐军邪?”八成曹操神通广大,派青徐军已经扫荡江东,所以从东而来,导致刘备搞不清来者何人,故《江表传》在此不可信。苏东坡填词《满江红》即有:“《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之句。也只有《江表传》独家孤例表示刘备转进樊口:若樊口真为孙权势力,刘备带兵驻守樊口即代表孙权放弃对樊口的主权控制;若樊口本为刘备势力,刘备应当知晓樊口“西方”的夏口之现况,包括夏口是否已经遭受曹操攻击沦陷,或者周瑜应不从西面而来,怎会怀疑西方可能会有周瑜船呢?

  ————夏口——樊口——柴桑————

  曹操既然没有机会到夏口以东,刘备也没有道理向东退到樊口,双方交会战场(赤壁)只能发生在夏口以西。

  二)长江或汉水之谜

  举凡钟祥赤壁及汉阳赤壁,都把地理定位于汉水,而且是入长江前就遇袭。

  此说固然合于地理在夏口以西,但是长江等战事可就一竿子被打翻,像长江流域洞庭湖畔的巴丘烧船、曹操至长江南郡之江陵之接收军实等,就会变成矛盾难释。除非巴丘不在长江在汉水、江陵不在长江在汉水,否则曹操在汉水未入长江前就遇袭,无论如何都无法解释诸多长江战事。

  汉水比起长江,好比鸡腿比大腿,长江江面可以宽到一眼望不清对岸人脸,但是汉水水面却窄到用两艘蒙冲便可横断汉水。《董袭传》:“建安十三年,权讨黄祖。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以?闾大绁系石为碇,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黄祖把船驶至汉水中央,沉下石碇为船锚,使之停泊船只于水中央,然后狂射飞矢,结果就能造成孙权水军无法前进,不过两艘蒙冲,就能打算控制汉水。如果孙权想火烧蒙冲的话,黄祖顶多就是两艘蒙冲被烧。

  原本曹操大战略为**荆州水军,若采汉水赤壁说则因而舍弃江陵舰队:

  一来任由刘备前往江陵而无而先占江陵

  泛舟绝迹,登峨眉之巅,从仙人做逍遥游。

之打算,盖曹操使用水军无法陆地行舟至当阳;

  二来汉水由于水面较窄,水战有限就算发生火烧船,规模也不会太大;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