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集团从未真正执行《隆中对》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隆中对提出的时候,曹孙皆未染指荆襄九郡,故而对刘备而言,能拿下荆襄九郡是最好的理想情况,当时刘备唯一的选择就是在荆州站稳脚跟,而要站稳脚跟就必须对刘表开刀,既然开刀了,为何不全部拿下他的地盘?隆中对第一步确定了不可与曹孙争锋,虽然说要全剧荆襄,但是不代表没有考虑到曹孙染指的可能,因为在刘备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不先去想怎么拿荆襄,而是先想别人也来抢怎么办,是非常无意义的。故而诸葛亮一上来就告诉刘备要拿下荆襄,至于刘备的实力是否能顺利拿下,那不是在隆中榻上要考虑的,而是回到军营才讨论的战术问题。这跟后来诸葛北伐要兴复汉室的口号一样,是一个大的战略,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变化,这也看的出诸葛的战略往往制定的很高,具体实施却很务实。

  第一步是拿下荆襄,第二步是跨有荆益,虽然第一步就没能顺利实现,但是刘备集团包括诸葛亮本人,都很清楚不可能在全剧荆州的情况下才去拿益州,本身这就是根据形势变化而定的,所以才拿下蜀中,又拿下汉中,这时候刘备集团可能出现了分歧,按照隆中对的说法,跨有荆益只是地盘上的目标,还有一个目标是东和孙权,很多人说诸葛亮天真,孙权不可能联合,但实际上,如果蜀汉做出更多促进合作的行为,孙吴完全可以“被联合”。

  曹刘争夺汉中时,孙权就公然去抢荆南三郡,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孙权靠不住,其实孙权靠不靠的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迫使他靠的住,当时谈判划了江夏等三郡给孙权,不管是他抢的还是刘备给的,可以说这是一着不得不下的棋,刘备不能跟孙权翻脸,因为他的立场不可能跟曹操讲和,就只能联合孙权,但是联合,不是像游戏里一样你们结个盟就什么都不要管了,联合孙权特别是划了三个郡后,其实孙刘联盟已经很紧张了,刘备这个时候应该做的,一是与孙权频繁通使,保持外交上的持续性,二是刘备要示弱,不管刘备称汉中王在政治上有多大的意义,这个时候他要么不称王,要么上表孙权为吴王,以示共进退,最重要的一点,刘备要固守疆界,决不给孙权可乘之机,孙权不是傻子,无论他多么想要荆州,他也不会在刘备军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去强攻,关羽在荆州,最重要的事是防守,绝不是北伐,尤其是汉中刚刚打完整个刘备集团已是强弩之末急需休养生息的时候去北伐,更不该调走后方军队,

  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同戮! ----罗贯中

更更不该跟孙权彻底撕破脸,孙权自从结盟后,他嫁妹妹给刘备,借南郡给刘备,至少表面上做足了功夫,但是蜀汉却一点面子功夫都不做,军队与孙权大打出手,关羽骂使臣,抢粮食,不得不说,孙权未必不能联合,因为刘备根本没执行隆中对的联合东吴策略。

  至于诸葛亮北伐,则是完全不可能执行隆中对了,如果还有人说诸葛亮抱着隆中对的理念不放,那就是可笑和胡说八道了,那时候完全是另一个战略了。

  总之隆中对从诞生起就没有实际执行,一方面有外因,比如曹操南下和刘表病死刘琮投降,更重要的是内因,拿下汉中后,刘备集团没有做到保其岩阻,联合孙权,更没有去等天下有变,就贸然出兵,导致从来没有完整实施的隆中对彻底没法实施了,究其原因,除了关羽的性格之外,最大的责任恐怕还是要刘备本人来负,正是他对孙吴完全没有联盟行为和没有停止关羽北伐以及没有加固荆州防守,才带来这许多恶果。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