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生于1612年11月17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太宗皇太极的弟弟。据说,多尔衮相貌很像其父,深得父亲喜爱,努尔哈赤曾有意培养其作为自己的汗位继承人。然而,当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的母亲被逼殉死,不满十五岁的多尔衮自然无力争夺汗位。在皇太极时期,年轻的多尔衮作战勇敢机智,很快以其赫赫战功、出众才干和对兄长皇太极的忠诚,超越几位兄长,被封为睿亲王,领正白旗,参决军国大事,并娶了庄妃的妹妹为妻。
皇太极死后,再次出现皇位之争时,很快就形成了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豪格两派的严重对立。双方都手握重兵,多尔衮有两白旗的支持,豪格则有两黄旗的拥护,两方各不相让,一时间难分上下。最后在大臣会议上,多尔衮审时度势,推举由皇太极第九子年幼的福临继位,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此方案得到各方认可,诸王大臣盟誓效忠,避免了清朝内部的分裂和相互残杀。多尔衮虽然没有当上皇帝,却成为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几个月后,多尔衮抓住时机,接受明朝将领吴三桂的请求,亲率大军入关,击败刚刚推翻明王朝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一举占领北京。顺治元年(1644)九月,奉迎幼帝福临入京,定鼎中原。在分兵南下继续征战的同时,他又效法于前明,制定各种内外制度。多尔衮总揽朝纲,尽心王事,在明清王朝更替的历史中起了重要作用,其权势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称号由“叔父摄政王”进为“皇叔父摄政王”,直至“皇父摄政王”,等于就是太上皇了。
然而,功高天下的多尔衮并不长寿。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塞外,于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12月31日)病死于喀喇城,年仅三十九岁。灵柩回京时,顺治皇帝亲率诸王大臣出城跪迎。接着又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追封其元妃为“义皇后”,夫妇一同升爹太庙祭享,即视同一位真正的皇帝,极具哀荣。
在多尔衮死后不久,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有人揭发多尔衮生前曾制有八补黄袍等物,于是诸王大臣群起攻击,称多尔衮有谋逆之心。刚刚亲政的顺治马上下诏,将多尔衮削爵,撤出宗庙,开除宗室,追夺所有封典,籍没家产人口入官,更有甚者,还将多尔衮陵墓平毁,鞭尸示众,并砍掉脑袋。短短两个多月内,多尔衮的名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沉冤一百多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