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和平的大汉忠臣董卓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看三国里面说,不管是看演义还是看史书,汉灵帝是喜欢献帝,想把皇位传给他的,为了这个事,他做了很多安排,把献帝托付给董太后

  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罗贯中

照顾,临死还嘱咐管禁军的太监,拥立献帝。灵帝可以信任的人不多,除了自己的母亲,就是身边的太监,他这样安排,可以说心意很明了了。

  何进兄妹才是真正的权欲熏心,为了让何太后的儿子继位,连董太后也给毒死了。十常侍当然更是奸臣恶党,当时的人们对他们都恨之入骨。何进要反对十常侍,自己力量不足,只好倚靠地方势力,但真正明确表态反对十常侍的,也只有一个董卓。

  董卓还没有进京,洛阳就发生了血案,十常侍杀了何进,袁绍打了为何进报仇的旗号杀了十常侍,顺带着把何进的弟弟何苗也杀了,杀来杀去,争权夺利,带兵赶到北芒去救助被劫持的皇帝的,只有董卓。董卓进京时兵不算多,何进的旧部都投靠了董卓,他们为什么部去投四世三公的袁绍,要去投董卓,我想袁

  清心寡欲,约己爱民

绍杀何苗的用意太明显了,实在让何进的部下寒心。

  史书上说,董卓和少帝交谈,发现少帝很怯懦,陈留王却显得很有能力,所以废少帝立献帝。董卓假如要为自己专权考虑,应该立个弱的皇帝才对,皇帝是个白痴才符合他的心愿,他却要立能干的献帝,从这一点看,董卓是真心为汉室好才这么做的。

  董卓是权力很集中的大臣,但有权的大臣并不等于奸臣,周公、诸葛亮都大权集于一身,尹伊、霍光还有废立皇帝的事情,大家都把他们称为忠臣,董卓和他们类似。只是他不幸被害死,后来三国的皇帝曹操刘备,还有孙权的老爸都反对过董卓,所以没人替他说好话,结果董卓就被说成了乱臣贼子。可实际上,最后孙曹刘自己都做了皇帝,刘备好歹还算个皇叔,曹孙两个,部都是汉贼吗?

  爱好和平的人--我眼里的董卓

  十八路诸侯反董卓,董卓放弃洛阳,退到长安去了,按理说,十八路诸侯同床异梦,并不齐心协力,董卓的实力比他们强大,他为什么要后退?一句话,不想打内战。曹操去追,结果给打得七零八落,自己差点死在弘农,是曹洪不要命地把他救回来,这说明董卓有实力,也有准备,安排好了断后的力量。

  还有一个例子,袁绍和公孙瓒打来打去,这两个人都反对他,本来让敌人自相残杀,是求之不得的一件美事,董卓却派人去调解,结果两家暂时就不打了。这就是说,董卓不是虚假调停,是真的努力了,劝自己的两个敌人停战,对自己毫无好处,对国家对人民却是有好处的,董卓肯这么做,这样的人不是热爱和平,恐怕就没人热爱和平了。

  董卓退出洛阳,几百万人民跟着他去了,刘备退出新野,十几万人民跟着他去,说明这两个人都有人望,人望的大小,应该和跟随的人数有一定关系吧。同样的事情,后世的描述却大不一样,只能说是史家偏心。

  我以前也提起这个对比,人家说董卓是拿枪逼着百姓走的,可谁又能保证刘备不是拿枪逼的。看火烧新野那段故事,刘备倒是临走一把火烧了新野,挡一挡追兵。董卓有没有烧洛阳,就不清楚了,或许是十八路诸侯进城烧的呢?至少,纵火可以掩盖抢劫的痕迹。就算烧了,也不过和刘皇叔一样。再说,演义里刘备带了十几万百姓走,最后走到长坂坡给曹操追上了,曹兵就杀人抢劫,赵云再强,也就只救出一个阿斗。董卓带了几百万百姓到长安,也是这个曹操追上来,结果给打跑了,跟董卓的百姓,就没轮到被曹兵杀、抢的事儿。所以,跟着董卓走的老百姓,比跟着刘皇叔走的老百姓,幸运好多呢。

  大度的强者--我眼里的董卓

  蔡邕的命运,是面镜子,反映出董卓的为人,一个有才华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他因为反对宦官,吃尽了苦头,后来又因为同情董卓,死在牢里。只有在董卓当政的时代,得到过施展才华的机会。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