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宪英简介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人物带来人物简介,了解更多三国历史欢迎关注故事大全三国频道

辛宪英-简介

辛宪英

(190—269)(女),三国时魏国阳翟(今禹州)人,辛毗之女,太常羊耽之妻,聪明有才识。嘉平初年(249)春正月,太尉司懿拟诛大将军曹爽。
宪英之弟辛敞当时在大将军曹爽手下当参军。时太尉趁爽外出,紧闭城门,爽的部下鲁芝司马带兵斩关出城,呼敞同往。敞惊惧来问宪英,宪英说:“怎能不去,太尉此举不过在于诛爽,况且忠于职守是人的大义,怎能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尽职守呢?”敞从宪英言,带兵出城,后太傅果然只诛曹爽了事。宪英俭约淳朴,她的侄子羊祜给她送了一床锦被,宪英憎恶锦被华丽,即日奉还。泰始五年(269)死,终年80岁。
辛宪英的一生见证了整个动荡的三国时代。她的父亲辛毗,是侍中,爵封颍乡侯;弟弟辛敞,为河内太守,官至卫尉;丈夫羊耽,官太常,为太傅羊祜之叔父;儿子羊秀封甘露亭侯,累迁中护军,加散骑常侍;女儿羊姬,亦一代经学大家。即所谓簪缨世家、门阀巨族,特别是其夫家羊氏一门,在历史上无论是政-治舞台,还是诗书薪传,均人才辈出、显赫无比。
辛宪英之于史,素以智著称,旧时曾有歌将辛宪英的智、曹娥的孝、木兰的贞、曹令女的节、苏若兰的才和孟姜的烈并称,皆谓之出类拔萃。关于辛宪英较早可见的史料,是裴松之所注三国志,在辛毗传下引夏侯湛的纪略,夏侯湛(243?~291?),西晋文学家,和潘岳是好朋友,二人均神逸貌美,时人号为“连璧”,其是辛宪英的外孙。[1]

辛宪英-家族资料

父亲:辛毗
母亲:未知  
配偶:羊耽  
子女:羊?羊姬  
兄弟姐妹:辛敞  
相关人物:曹爽司马懿夏侯湛羊祜  
曾效力过的势力:魏西晋

辛宪英-传记

辛宪英

简明历史传记
魏侍中辛毗之女、辛敞之姊。聪朗有才鉴。初,魏文帝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弟敞为大将军曹爽参军,宣帝将诛爽,因其从魏帝出而闭城门,爽司马鲁芝率府兵斩关赴爽,呼敞同去。敞惧,问宪英,宪英劝敞尽职,敞遂出。宣帝果诛爽。其后钟会为镇西将军伐蜀,及会将行,请其子?为参军,会有反志,宪英谓?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会至蜀果反,?竟以全归。羊祜尝送锦被,宪英嫌其华,反而覆之,其明鉴俭约如此。泰始五年卒,年七十九。

简明演义传记


魏大将军参军辛敞之姊。宣帝将诛爽,因其从魏帝出而闭城门,爽司马鲁芝率府兵斩关赴爽,呼敞同去。敞惧,问宪英,宪英劝敞尽职,敞遂出。宣帝果诛爽。懿以各为其主,乃义人也,复各人旧职。  
辛宪英(190~269年),就在她出生的那一年,董卓焚烧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到她去世前六年(263年)蜀灭,再两年后(265年)魏覆,而吴则在她身后苟然残喘至280年也终于亡了,可以说,辛宪英的一生见证了整个动荡的三国时代。她的父亲辛毗,是侍中,爵封颍乡侯;弟弟辛敞,为河内太守,官至卫尉;丈夫羊耽,官太常,为太傅羊祜之叔父;儿子羊?封甘露亭侯,累迁中护军,加散骑常侍;女儿羊姬,亦一代经学大家。即所谓簪缨世家、门阀巨族,特别是其夫家羊氏一门,在历史上无论是政治舞台,还是诗书薪传,均人才辈出、显赫无比。  
辛宪英之于史,素以智著称,旧时曾有歌将辛宪英的智、曹娥的孝、木兰的贞、曹令女的节、苏若兰的才和孟姜的烈并称,皆谓之出类拔萃。关于辛宪英较早可见的史料,是裴松之所注三国志,在辛毗传下引夏侯湛的纪略,夏侯湛(243?~291?),西晋文学家,和潘岳是好朋友,二人均神逸貌美,时人号为“连璧”,其是辛宪英的外孙。此后的《晋书?列女传》、《资治通鉴》等基本都按此记述,主要载有三件事。  
二一七年,曹操终于决定立曹丕为世子,丕知道消息后,得意忘形地抱住辛毗的脖子,喊到:“辛君,你知不知道我有多兴奋?”辛毗回来后告诉宪英,宪英叹息说:“世子的责任是,代君主主持宗庙、管理国家。代替君主,不可以不忧虑责任重大;管理国家,不可以不担心治理困难。应该胸怀忧戚、谨慎小心的时候,却反而大喜若狂,这样如何能长久?魏国国运恐怕不能兴隆了!”  
二四九年,司马懿趁曹芳、曹爽出城在外,发动政变,军政官鲁芝知道消息后,准备冲出城去报信,招呼时为参军的辛敞一起行动。辛敞惊惧,急找姐姐辛宪英商量说:“天子在外,司马懿紧闭城门,传言对国家不利,会不会如此?”宪英答道:“我的推测是,司马懿此举,不过是为了诛杀曹爽!”辛敞问:“会不会成功?”“不可能不成功!曹爽绝非司马懿的对手。”敞又说:“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出城?”“怎么可以不去?尽忠职守,是人之大义。一个普通的陌生人有难,尚且要伸出援手;而何况你身为人家的臣属?不过,普通部属只要尽该尽的责任就行了,而亲信就可能要献出生命,你应该看大家怎么做,从众就得了。”辛敞于是出奔城外。等到政变结束,司马懿认为其义、且各为其主,并没有加害辛敞,敞叹说:“我要是不跟姐姐商量,可能就大义有亏了。”  
二年,钟会伐蜀,辛宪英之前就曾对侄子羊祜谈论过此人:“钟会做事大胆放肆,不是处于人臣的长久之道,我怕他会有二心。”当钟会要请宪英的儿子羊?当参军时,宪英不禁发愁:“以前,我是为国担心(钟会);今天,则要为降临家门的危难忧戚了。”羊?向司马昭坚决请辞,司马昭不允许。宪英就对?说:“去吧,但要提高警觉。一个君子,入则致孝於亲,出则致节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要令父母为他忧虑。军旅之间,可以通行无阻救你一命的,只有仁恕!”羊?谨记母言,后来果然得以全身而归,朝廷因?曾劝阻钟会谋反,嘉封关内侯。  
辛毗、辛敞、羊?,乃何等人物?但当他们遇到大事,都去找宪英询商,可见宪英的智力识鉴确实为人所推崇信赖,可算是家族智囊。一个妇女,足不出户或鲜有出户,却有着如此高的政治洞察力,每言必中!的确让人惊叹,象“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早成千古名言。假使其为男儿身,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定然是第一流的人物。不过,对宪英来说,这样又未尝不是好事,齐家育儿,表范门风,享年八十岁!如此美满,又何须去学郭嘉、周郎、庞统们的名士风流?

辛宪英-历史评价

罗贯中:“为臣食禄当思报,事主临危合尽忠。辛氏宪英曾劝弟,故令千载颂高风。”  
“宪英聪明有才鉴”、“从容阴礼,婉娩柔则。载循六行,爰昭四德。操洁风霜,誉流邦国。彤管贻训,清芬靡忒。”《晋书?列女传》
点击分享:

猜你喜欢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