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简介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人物带来人物简介,了解更多三国历史欢迎关注故事大全三国频道

王戎


王戎-人物简介

王戎
字:睿冲 
生卒:234—305(72岁)
终属:西晋
籍贯:徐州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
容貌:戎眼灿灿,如岩下电
官至:司徒
父亲:王浑
母亲:未知
配偶:未知
儿子:王万 
曾效力过的势力:魏、西晋
特长:钻李核。打算盘。算命(曾预测钟会叛乱并最终失败。也曾认定其族兄王敦叛乱)
贡献:成语:卿卿我我
王戎(公元二三四年至三0五年)字睿冲,琅邪临沂人。竹林七贤之一。生于魏青二年,卒于晋永兴二年,年七十二岁。幼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称他的眼,“烂烂如严下电。”与阮籍、嵇康辈为友,常为竹林之游。惠帝时为贾后所用,官至司徒,立朝无所匡救。戎性贫吝,田园偏诸州,每自执牙签,昼夜会计,家有好李,卖之恐人得种,乃钻其核。卒,谥曰元。

王戎-幼年

王戎自幼聪颖,风姿秀彻而身材短小。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中书令裴楷称其眼“烂烂如?下电”。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问他,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验之果然如此。与其父的朋友,年长其二十余岁的阮籍交好。父王浑死后,其旧部下赠钱数百万,王戎辞而不受,从此显名。钟会评之:“裴楷清通,王戎简要。”

王戎-平吴之役

王戎长于清谈,以精辟的评论和识鉴闻名,曾预测钟会叛乱的失败。王戎承袭父亲的贞陵亭侯爵位,历仕吏部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以事免。又迁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咸宁中伐吴,王戎遣军进攻武昌,吴江夏太守刘朗降。吴平后,进爵安丰县侯,故人称王安丰。
王戎在荆州积极笼络当地吴士,颇为成功,举荐了因与孙皓不和而归家的吴旧光禄勋石伟。王戎由此被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以五十端细布藏于筒中贿赂王戎,王戎知情但没有将布取出,故为司隶弹劾。晋武帝却为王戎开脱道:“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但王戎从此为清议所鄙。在政治上也没有可以称道的作为。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因母丧去职。

王戎-八王之乱

王戎、山涛

武帝崩后,杨骏以戎为太子太傅。骏诛,贾后执政,转中书令,加光禄大夫,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在吏部任上,王戎创制了甲午制,凡选官先行试用,考其政绩後再予以徵用或辞退。因此被司脒傅咸弹劾道:“今内外留官,居职未期而戎奏还,既未定其优劣,且送故迎新,相望道路,巧诈由生,伤农害政。戎不仰依尧舜典谟,而驱动浮华,亏败风俗,非徒无益,乃有大损。宜免戎官,以敦风俗。”王戎与后族贾氏及郭氏是姻亲,没有被免官,而在元康七年九月迁司徒。王戎仰慕蘧伯玉,看到天下将乱,於是随波逐流,不复以世事与名节为意。在吏部任上,依门第高低选荐官吏。任司徒时,王戎把政事推给部下,自己常骑小从便门出游。愍怀太子司马啭被废之事,王戎也没有劝谏。
王戎因其女婿裴钛被赵王司马伦诛杀而坐免官。齐王司马?起事时,赵王伦之子欲以戎为军司。博士王繇说:“浚冲谲诈多端,安肯为少年用?”赵王之子乃打消念头。齐王?拥晋惠帝乘舆反正,以戎为尚书令。

竹林七贤

不久,河间王司马锸和成都王司马颖欲起兵伐齐王?。齐王?问王戎对策。王戎说?自讨伐赵王伦、拥惠帝反正后,赏罚失当,以致朝野多有怨言,人怀贰志;建议齐王?主动撤回自己的封国,还可以保住爵位。?谋臣怒斥曰:“汉魏以来,王公就第,宁有得保妻子乎?议者可斩!”王戎于是假装服食的药力发作,跌倒在厕中,才免去一死。齐王?、长沙王司马?败后,东海王司马越把持朝政。王戎随东海王越与晋惠帝北伐成都王颖,败于荡阴。惠帝身中三箭,被成都王颖掳至邺,东海王越逃回封国东海。王戎也去邺城诣帝。
成都王颖败于东海王越之弟东瀛公司马腾后,王戎又随惠帝、成都王颖一同退往洛阳。镇守洛阳的河间王锸部将张方挟惠帝及成都王颖入长安。王戎出奔郏县。此后日日以宴饮为乐。永兴二年(305年),王戎薨于郏县,年七十二,谥曰元。有二子:王万、王兴。

王戎-与竹林七贤之关系

近人陈寅恪考证,后世广为传颂的竹林七贤之说是晋宋间一些人以讹传讹、杜撰而成的。从传世文献中我们也看不到王戎与除阮籍、山涛外的“七贤”其他几人的关系。王戎过黄公酒垆的故事是东晋人虚构的。王戎对嵇康的评价则与嵇康的性格明显不符。(参见侯外庐等)

王戎-逸事

死孝


王戎在晋代以孝而闻名。武帝朝时为母守孝,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而中书令和峤在同时遭父丧,虽然寝苫食粥,但哀毁不过礼,气色不衰。时人称“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王戎妇

贪婪


王戎为人贪婪,多购置园田水碓,大事聚敛。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但出钱赎回。王戎经常手执牙筹计算自己的财产,日夜不辍。但又十分俭啬。自己坐拥万贯家财却不愿花钱养护身体。家中有棵很好的李子树,王戎常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把李子的核钻掉。王戎把女儿嫁给裴钛时,裴钛夫妇借了数万钱,很久都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就会脸色不悦。直到女儿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他一件单衣,完婚后却又要了回来。【

卿卿我我


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只好听之任之(据世说新语?惑溺第三十五)。成语“卿卿我我”即出于此典。

王戎-文学谜语

王戎死孝


原文: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①,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②,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③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④。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注释:


 ①和峤:字长舆,魏晋时人,晋武帝时先后任中书令、侍中,家中富有,为人吝啬,世人讥为“钱癖”。大丧:指父母之丧。
②鸡骨支床:形容非常消瘦。
③武帝:指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昭长子,公元265年,废魏称帝,建立晋朝,灭蜀伐吴,统一全国。刘仲雄:刘毅,字仲雄,魏时官吏。
④和峤生孝,王戎死孝:生孝,指遵守丧礼,能够不伤害身体孝行。死孝,指过分悲哀,几近于死的孝行。

译文:


王戎、和峤同时遭遇大丧。王和二人都以孝著称,此时王戎瘦得皮包骨头,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和峤则哀号哭泣,一切都合乎丧葬的礼仪。晋武帝(司马炎)对刘仲雄(刘毅)说:“你常去看望王戎和峤吗?我听说和峤悲伤过度,这让人很担心。”刘仲雄回答道:“和峤虽然极尽礼数,但精神元气并没有受损;王戎虽然没拘守礼法,却因为哀伤过度已经形销骨立了。所以我认为和峤是尽孝道而不毁生,王戎却是以死去尽孝道。陛下您不必去担心和峤,而应该去为王戎担心呀。”

为富不仁


谜面:

王戎嗜利,亲钻李核;

谜底:

为富不仁矣。
点击分享:

猜你喜欢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