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是孩子》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今天凌晨,读毕天童荒太的《永远是孩子》。这是我在六一当天,突然想到要读的,此前,我仅在3年前读过《哀悼人》。天

  49、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飞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童荒太的作品,我个人认为也许不算推理小说,如果一定要算,那就是社会派。而我本人,是不愿意去读社会派的。

与其说我感兴趣的是犯罪手法而非动机,不如说犯罪动机有时太过沉重,我尽力避免。

彼时年幼,我也曾夜读砂器,点与线等等,读毕掩卷,再也不愿意读。我还记得,某年入手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品3本,《恐怖的夏夜》和《天使之刃》感觉是沉重一些的题材,读了一遍就没有然后了,倒是另一本《制造暴力》深得我心,读了又读。实际上,我也不是厌恶动机探究,我只是竭力避免,我不喜欢的动机探究罢了。

可是,天童荒太有这种魅力,我讨厌他用平静的笔触,当事人的剥离心态描述自己的故事,可是我却停不下来,必须读完。

《永远是孩子》也是这样一个故事,人物其实很有限,甚至我看的这个版本不知何故,前面导读泄底泄了80%以上(放错地方了吧),推理成分很弱,书里沉闷的气氛,从第一页就开始逼仄的涌出来,可是,还是会读下去。想探寻这个悲剧究竟是谁的悲剧。随着故事情节展开,重逢,插叙,各自生活的前行。直到最后,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的人们,选择了或者是接受了这样的安排。掩卷却发现,这里面有若干关于现在案件的暗示,过去案件的暗示,有叙诡,有直到最后一页还在逆转的结局,这又是一本饱满的推理小说。

会思考,究竟是谁的悲剧?家庭或是个人?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生而从属于一个家庭,无法选择。而父母的行为会受到他们父母的影响,孩子的行为、心态在成年后会不自觉的反应过往的经历。我们恐惧的或许只是成为自己讨厌的父母那样的人,但是又有多少我们最终成为了那样的父母?太多时候,家庭是一个有秘密的地方,危如累卵。有些秘密之所以是秘密,读书笔记.是因为知道事的人并不知道如何处理。我们彼此分担,彼此伤害,彼此羁绊。这或许就是真实的世界。最痛心的事,父母的罪责让孩子承担;对于长颈鹿、刺猬、海豚的选择,觉得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只是这样的选择也会伤害无辜的人,并且总会在偶然之后走向悲剧。甚至仔细想想,并不知道所有罪恶的源头是谁,竟然恨不起来。

放错地方的导读里说,无数次感到震惊但是后面还有更大的震惊。或许是因为它给我的暗示太强烈,我始终没有震惊,只是一直在逼仄的喘不过气的感觉里读完。只是知道,最终的结局走向最贴近现实去的。活着,挣扎着、抱歉的活着,直到最后。

麻里子说,活着就是赎罪,活下去。楠木下,他们说,要活下去。最后的结局,是最真实的结局吧,活下去,痛苦的隐忍的活下去。

看更多实用读书笔记欢迎继续关注本频道。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