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2000字
懒了一日,实是惭愧。这些天经常话到嘴边口难开,不是不会说,而是说不好。细细想来,只有一个解释,太久没有主动读书了。平日工作是个纯输出的过程,只出不进,身体简直被掏空。看了看书架,平日里被迫读的基本都是理工类书籍,换个思路吧。
为了烧脑,挑了王阳明的《传习录》。许久以前读过一次,不求甚解。这次再读,不敢说正确,只求理解能比上一次多一些。希望能做成一个系列,与诸君分享。在这里不再详细介绍阳明先生的生平,诸君可借助网络了解其详尽情况。《传习录》的书体有点像论语,记录的是王阳明弟子与先生平日的书信往来和对话。
《传习录》摘一: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柳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这段对话很经典,王阳明和朱熹隔了几百年的时空在书里辩理。爱是王阳明的一位大弟子,名为徐爱。朱子是朱熹。他首先挑了朱熹的代表作《大学章句》里的一句重难点,抛给了自己的王老师,然后自己拿起了笔开始记录手撕现场。
这里其实缺少上下文,因为这种学术级别的古人在讨论时,经典原文早已烂熟于心,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而对于我们现代人就有点苦。手打有点累,出处请诸君自行百度。这里朱熹说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其实指的是他在《大学章句》中所要表达的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格物致知。朱熹认为事事物物都有自身的定理,要求人看清事物本身的特点,从而去学习其中的道理。这是不是很像诸君在政治中接触过的相关重点句?这思想很正确呀。
此时我们在写论述题的另一句开头语又冒出来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王阳明在少年时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他决定去“格”竹子,弄清竹子中蕴含的规律道理。然后,他用近乎于打坐的方式盯着竹子,边看边想竹子的道理。结果...在看了七天七夜后,支撑不住,病倒了。竹子没看懂,自己还深受其害,王阳明从此开始怀疑程朱理学的真理性。
文中王阳明这里并没有说朱熹是错的。而说这只是柳外(柳用繁体,个人喜好,见谅)也。这个“柳外”,出处在《孟子告子篇上》:食、色,性也。仁,内也。柳,外也。这里的这个“外”字不是旁门左道,更不是指错误,而是指每个人的内心之外。
先回头看,关于“格竹”之事。想必有诸君会想,此人真傻,何不先看看相关专业书籍或者问问内行专家,看完有不清楚的地方在结合实际去竹林弄懂即可,效率又高。问题就在于此。所谓“先看看相关专业书籍或者问问内行专家”,其实是要求个人要寻找正确的学习渠道。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自身认知能力不同,对于“正确的学习渠道”的理解是存不同的,这本身算是一个悖论。
为了解决这个因个人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朱熹主张“事事物物皆有定理”,须“外心以求理”。即世间万物均有其内在规律,若要理解事物的本质,首先需要抛开内心所思所欲,以上帝视角将这个事物的内外看清楚后,再将这个绝对客观正确的所知反馈给内心,读书笔记.方为正心诚意,即“事事物物上求至善”。朱熹的这个观点,和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有相似之处,均要求个人首先追求的是顿悟,即所谓先顿悟而后修行。王阳明按这个办法去做了,结果失败了。在此后数十年的军旅仕途中,他从怀疑到确信,朱熹之言,虽绝对正确,但绝对做不到。做不到的真理,即是虚无。
王阳明给出自己的见解: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一处便是。《大学》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关于至善,王阳明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敲黑板):至善是心之本体,即是说这至善是取决于每人自身的修为道行。练修为的办法:“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端正态度后、尽自己所能修行到极致即可,这个极致又是由你自身的本心变化决定的。“然亦未尝离却事物”,修行到最后,效果还是要看具体事物的结果。
有的同学考英语四六级,连考3年,终在大四的上学期考过了四级。是因为背单词做练习需要三年的时间吗?不是,而是到了大四上学期,狠下了心认真复习了3个月。这个备考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强的吗?不是,而是自己对待考试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而后醒悟自责,要是以前再努力一点,就考过六级了。
那么,这三年时间本身能不能缩短?不能,因为该同学需要经历这三年的时间不断修正自己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大三下学期在招聘会上被冷遇,也可能是心爱的人离开自己,也可能是种种遭遇的积累效应,皆有可能。那么对他而言,考过四级,就是他历经三年修行达到的极致。对这位同学而言,他今后的英语水平,肯定不止于四级。但首先,他应该先接受这个修行三年得到的善果,而后,以正确的态度继续向前;如果他只是一味的自责后悔,那么意味
78、耐力,是一种不显山石露水的执着;是一种不惧风不畏雨的坚忍;是一种不图名不图利的忠诚。
着这三年还不够。而正确的态度来源于德行与操守的修行——至善是心之本体。与六祖慧能相对的,是其师兄神秀写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星君以为,这句比较贴合王阳明之观点。顿悟修行是理想,渐悟修行是足下。作者:桃宝星君
看更多实用读书笔记欢迎继续关注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