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的政权改革举措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皇太极作为清朝的开国皇帝,及具有神话色彩,今天就让清朝频道带大家一起看看皇太极的政权改革举措

  

努尔哈赤

死后,按照汉族封建统治者的习惯,应该是他的二儿子、大贝勒代善继位老大褚英。可是代善的儿子岳托和萨哈连,劝他让给有才能的皇太极。代善接受了儿子们的意见,撺掇老五、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长子、二贝勒阿敏,共同拥立皇太极。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四贝勒,因此固辞不受,大家一再劝说,才在天启六年(1626年)10月20日即了汗位,时年34岁。

  皇太极代善比他大9岁,阿敏比他大8岁,莽古尔泰比他大6岁,都是旗主,都有相当的势力,皇太极只好根据父亲临终前的旨意,决定哥几个一块“南面坐受”朝拜、共同执政。结果事事受到“掣肘”,自己“虽有一汗之虚名,实无异正黄旗一贝勒”。有个汉族诸生叫胡贡名的,形容当时的情形是“十羊九牧”,确实不算夸张。又加上努尔哈赤时期遗留下来一些问题,如满汉矛盾、制度不健全、生产不景气、物价飞涨,所以“盗贼蜂起,乘劫杀”,这一切都使得皇太极的事情,一开始并不好办。

  然而,皇太极到底不是等闲之辈,他不但在父亲生前就表现出过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此时更施展了非凡的政治手段。

  上台后的第八天,皇太极便重新编庄,叫一些汉民“分屯别居,编为民户,选汉官之清正者统之”,使庄园中40%的壮丁恢复了民户的地位,赢得了后金统治区里汉官的好感,称赞他是“圣明之主”,愿意“实心齐力报答皇恩”,给他提出了不少治“国”良方。

  他注意发展生产:以农为本,减少工役,分给贫民一些瘠地,允许新附的汉民单独屯种,不必编入八旗,又规定以农考课官吏;他注意改进纺织、造船、冶铁等工业生产的办法;还限制满洲贵族扩大奴隶和虐待奴仆。

  在军事组织方面:崇祯八年(1635年),皇太极将蒙古军队扩充成为

八旗

;崇祯四年(1631年)组织了汉军,崇祯十五年(1642年,崇德七年)也扩充为八旗。皇太极继续执行了努尔哈赤的联合、笼络蒙古诸部的政策,跟他们各部的头目歃血誓盟,对他们封官赏赐、联姻结亲。崇祯元年(1628年),还曾把自己抚养的、贝勒岳托的女儿,嫁给了蒙古科尔沁台吉满朱习礼。因而每有大的战斗,蒙古科尔沁部都派兵前来参加。天启六年到崇祯九年(1626到1636年)间,皇太极进一步统一了黑江下游(包括乌苏里江以东直至日本海)地区;崇祯九年到十五年(1636到1642年)间,他更统一了黑龙江中、上游(直至贝加尔湖)地区。

  对于新附之人,一部分留住盛京(沈阳)给以“牛录章京”即“佐领”,一部分则封回原地。崇祯七年(1634年),世居精奇里江多科屯的达斡尔族首领巴尔达奇来附,还被招为“额驸”(驸马),妻以宗室之女。崇祯九年(1636)夏,清军在鄂嫩河以西地区明代斡难河卫地。,招抚了使鹿部头人,赏了十七套官服。崇祯十二年(1639年)到崇祯十三年(1640年)间,皇太极指挥满、蒙八旗兵,平定了黑龙江中游之北的叛乱,并在赤塔河谷追俘了叛军头目博木博果尔。黑龙江下游各族,被编为了民户;中、上游各族,被“审户比丁、列于军伍,”并“设佐领、骁骑校等分驻”。

  皇太极的这些活动,巩固了后方,团结了内部,为全力对付明朝提供了条件,保证了兵源。但他饱尝了明军大炮的苦头,因此,崇祯四年(1631年)也铸造了红衣大炮“红夷”,明朝对最早来中国的葡萄牙人的称呼;“红夷大炮”,最初是葡萄牙人献给明朝政府的大炮,后来明朝自己也能制造,不过仍沿称旧名。后金讳“夷”字,故改称为“红衣大炮”。,名曰“天钓助威将军。”

  在政治方面:皇太极注意选拔人才、改革机构。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七年(1634年)和崇祯八年(1635年),他多次考拔和荐举汉族、蒙古族和满族生员,“量才录用”。贝勒萨哈连的一个奴隶、汉人宁完我,后来竟当了参将。崇祯四年(1631年),他仿照明朝制度,设立了户、吏、礼、兵、刑、工六部,下置承政、参政、启心郎等官,由满、蒙、汉各族之人任职,分散满族贵族的权力,调动各族人物的积极性。这时,汉人中,有个做礼部参政的,叫李佰龙,奏请按班次排列入朝,皇太极马上同意,废了兄弟同受朝拜的格局,南面独坐受拜。后又规定:六部贝勒不得在家办公,必须到衙门上班,以便受到监督。第二年,还规定了服制、名分:护军以上的官才能穿缎子衣服,其余的人只准穿布衣;黑狐帽、五爪龙、明黄、杏黄、金黄、紫色,非汗赐不得用。还规定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主、格格、额驸等的等级和公文款式。

  崇祯三年(1630年),皇太极以屠杀永平、迁安两地官、民等的罪名,幽禁了二贝勒阿敏。第二年,又以持刀“上前”(皇太极面前)罪,将三贝勒莽古尔泰降为普通贝勒;后又以莽古尔泰与其妹妹、妹夫、弟弟等焚香誓、谋不轨的“罪行”,惩治了莽的势力,亲自取得了正蓝旗的领导权。大贝勒代善因拥立皇太极有功,本人只挨批评,没受处分,但其属下也被惩罚过。

  崇祯五年(1632年),皇太极叫达海圈点了老满文,改进成了新满文。皇太极还命令诸大臣之家8岁到15岁的子弟入学,对他们“讲明义理”,使他们“忠君亲上”。

  取得满族实际军政大权后,皇太极就进一步大造推翻和取代明朝皇帝的舆论。他说:天下,只有有德者才能统治,“惟有德者乃可称为天子”;“有德者受命,无德者废弃。从来帝王,有一姓相传、永不易位之理乎!”

  崇祯八年(1635年),皇太极宣布废除“女真”的称号而定族名为“满洲”。第二年5月13日,又改“大金”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当上了皇帝。这一天,满洲、蒙古、汉族文武各官全都齐集沈阳故宫,多尔衮捧着满字表文,土谢图济农捧着蒙字表文,孔有德捧着汉字表文,率领各官跪着劝进。从这一天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正式诞生。

  皇太极即位后,国势日昌,地广粮裕,又令各地互市,真是“文绣锦绮,无不备具”,腐朽的明王朝,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

了解更多清朝历史故事欢迎继续阅读本网站哦。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