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政变是篡权还是拯救魏国?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nbs

  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

p;   司懿大家都会熟悉,论起三国最杰出的军事家,除了曹操,当属司马懿。因为司马懿是后来篡夺曹魏政权的司马炎的爷爷,所以后人对其评价也可谓是模棱两可,说不清他是好是坏。而很多人又拿司马懿跟曹操做对比,觉得司马懿的做法跟曹操可谓是大径相同。只是司马懿是自己夺权,笼络士族,结好关系,为自己孙子夺权打下基础,而自己有没有想到孙子或者儿子亦或者曾孙什么的会夺取魏国那就不得而知;而曹操是明确说道天下顺我,我则为周文王,可见他是心里也想着这件事。

  司马懿一生,做的最为轰动的事情就是他诛杀曹爽,发动军变,夺取了魏国的最大的权利。虽然当时魏国仍然是曹姓子孙掌权,但是兵权在军变后由曹爽的手中变到了司马懿的手里,也就是说,司马懿掌握了整个魏国的军事权利,而政治权利则不是他能得到的了。

  那么司马懿夺取军权到底是篡权行为还是拯救魏国呢?

  先说说前

  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者,因为军权的力量永远要大于政权,哪怕军事水平由政治水平决定,但是军权的作用还是大于政权,军权可以改变政权,但是政权无法改变军权。这句话属于个人观点,但是确实是如此。司马懿因为几次出兵抵挡诸葛亮,在魏国军士心中留下了好的印象。相比当时的曹爽就好多了。曹爽呢,是魏国名将大将军曹真的儿子,父亲是一等一的能手,儿子却不是那种能有多大本事的人。曹芳即位时候曹爽还能恭谨有加,与司马懿共商大事,到后来丁谧劝唆,变成了大权独揽,一个人大权独揽后,他的很多坏习惯就会暴露,甚至把郭太后签到永安宫,这种事都能让一个臣子做出来,可想而知当时他的权利能有多大,心能有多傲。等到出兵跟蜀军对打,前面被王平打败,费掉有将部队驻扎起来,困住他,打了打败仗丢了许多人马,为日后灭蜀又添加了阻碍,因为士气被打散,畏蜀如虎的士兵如何去打蜀国?

  而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个人掌控大权,在当时所有人心中基本都是认同,除了曹爽的死党智囊桓范之类的人,连蒋济都帮助他,支持他,可想而知司马懿在朝中的人气是很高的。

  曹爽死后,司马懿控制了魏国,虽然也有篡权的行为在内,还比筑就什么啊,给自己亲戚加官封爵啊之类的,但是,魏国在司马懿手中犹比在曹爽手中更为强大,不是吗?魏国因为司马懿而变得比曹爽时期强大,而且司马懿也没有做出天下顺我我为周文王的举动,怎么会是篡权呢?应该是为了自己不让曹爽陷害,而诛杀曹爽,保卫自己,也是一点点的帮助魏国吧。

  再来说说篡权。司马懿早年并不是想给曹操干活的,司马懿也很有能耐,崔琰就曾对司马朗明说司马懿才能远在其上。当时曹操听到他的名头,就想聘用他,他不肯给曹操干,于是便装风痹病,装的很逼真,让窥视他的人都看了好久看不出端倪来。后来曹操官渡赢了,做了丞相,就威逼加利诱,以司马懿不出仕就杀掉来威胁他,宣帝纪的记载是司马懿害怕了,于是才为曹操出仕。也就是说他的出仕并不是心甘情愿,而是曹操威胁他要杀他才出仕的,由此可以退出,司马懿,不应该算是魏国的中心人物。在曹操手下时候,司马懿可谓是任他驾驭,曹操让他干嘛他就干嘛,绝不说一个不行或者怎么样,乃至文帝,明帝他都是这样,最多曹丕让他掌管长安他推辞了下。

  司马懿后来的甘心为曹,可以算是他在曹魏那边呆久了,对曹魏政权有相当大的了解,况且曹操时期就已经天下三分,大势已定,何必强求,于是便甘心地为曹魏出力了。

  乃至于后来官越做越大,做大太傅了,而且与曹爽共掌国事,朝中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曹爽的专政,使得他的权利受到阻碍,他也不可能就此放弃这样大的权利。所以伺机而动,先装病骗过曹爽,最后发动高平陵政变,将曹爽抓住,最后伺机杀死。而大权全部掌握在了司马懿一人手中。可以说是,他当初就没有心归顺曹操,后来的政变与其说是夺权,更可说是报复,报复曹操威胁自己,自己就让他子孙难受,难道这点成分没有吗?

  相比较而言,我更觉得拯救魏国才是司马懿的目的,理由都已在此,难道不是吗?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