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和简介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人物带来人物简介,了解更多三国历史欢迎关注故事大全三国频道

董和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迁为益州太守。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及刘备败刘璋,徵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府事。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为诸葛亮所叹服。

董和-人物传记


董和祖先原本是巴郡江州人氏,汉朝末年,董和率领宗族西迁,被益州牧刘璋任命为牛砝,历任江原长、成都令。蜀中富庶,民风奢侈,但是董和勤俭节约,衣食朴素。有豪强畏忌董和执法严厉,说服刘璋改任董和为巴东属国都尉,董和动身前往新任地前,下属和几千百姓恳求他留下来,刘璋得知后,留董和在原地继续任职两年,并升为益州太守。董和结好南方外族,外族都很信任、爱戴他。
刘备入蜀后,任命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自此董和又为官二十余年,外联少数民族,内干机衡。他病故之后,家中所留财物极少。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芷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国,则亮可少过矣。”

董允


董允,董和之子,蜀汉侍中守尚书令。字休昭,董和之子。刘备立太子,董允被选为舍人,徙洗马。刘禅继位,迁董允为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北代前上疏刘禅,劝其宫中之事向董允等咨询,不久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宿卫亲兵。延熙六年(243)加辅国将军,七年任侍中守尚书令,九年去世。

董和-掌故

倾家荡产:《三国志》有云:“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董和-历史评价


◆诸葛亮::“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
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跷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
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
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诸葛亮:“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
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
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陈寿:“董和蹈羔羊之素”。
陈寿:董和蹈羔羊之素,蜀臣之良矣。
点击分享:

猜你喜欢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