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简介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人物带来人物简介,了解更多三国历史欢迎关注故事大全三国频道

张鲁-个人资料

张鲁

张鲁,字公祺
生卒?—216
终属魏
籍贯豫州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
官至镇南将军阆中侯谥曰原侯
家族资料
父亲张衡
母亲卢氏
配偶未知
子女张富张氏
兄弟姐妹张卫
相关人物刘焉张?苏固刘璋阎圃张卫曹操
曾效力过的势力刘焉魏

张鲁-历史概况

张鲁

魏镇南将军。祖父陵,客蜀,创五斗米教。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与别部司马张?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杀之,夺其众。焉死,子璋代立,以鲁不顺,尽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以道教民,自号“师君”。汉末,力不能征,遂就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通贡献而已。民有地中得玉印者,群下欲尊鲁为汉宁王。功曹阎圃劝免。建安二十年,太祖乃自散关出武都征之,至阳平关。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太祖攻破之,遂入蜀。鲁闻阳平已陷,将稽颡,圃劝奔南山入巴中。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不从,遂封藏而去。太祖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喻。鲁尽将家出,太祖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为子彭祖取鲁女。鲁薨,谥之曰原侯。子富嗣。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羽化,葬邺城东。弟酗,字公则,为昭仪将军,弃官学道,白日冲举。弟傀,字公仁,封为南郡太守,加驸马都尉,弃官学道,白日冲举。元成宗皇帝制曰∶“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成之在人,有汉天师之绪远矣,匪其子孙善继善成,不怠益大,孰济登兹,是以代有异人,出禅治化,系师景行焯灵,昭于简册,妙于自拔,功成不居。经不云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赠‘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张鲁-五斗米道系师

张鲁

张鲁为张陵之孙,五斗米道系师。字公祺(一作“公旗”),沛国丰(江苏丰县)人。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行其道。衡死,张鲁继为首领。其母好养生,“有少容”①,“兼挟鬼道”②,往来益州牧刘焉家。他通过其母跟刘焉家的关系,得到信任。东汉初平二年(191)刘焉任命他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夺其兵众。刘焉死,其子刘璋代立,以张鲁不顺从他的调遣,尽杀鲁母家室。张鲁遂割据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史载,张鲁在汉中,因袭张修教法,并“增饰之”③。自称“师君”。来学道者,初称“鬼卒”,受本道已信,则号“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他还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东汉末年,群雄蜂起,社会动乱,不少人逃往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如关西民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张鲁还得到巴夷少数民族首领杜?、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民夷便乐之”。④“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⑤五斗米道凭借政权的力量扩大了影响。
当时曹操把持的东汉政权无暇顾及汉中,遂封张鲁为镇民中郎将(一作“镇夷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张鲁统治巴、汉近三十年。建安二十年(215),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张鲁弟张卫以数万人马据阳平关坚守,为曹操所破,张鲁避走巴中,不久降操。因本有降意,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一作“襄平侯”),邑万户。其五子皆封侯,且与曹操联姻。后世道教徒称张鲁为“张镇南”。次年,张鲁卒,谥原侯,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东。他投降曹操后,大量徒众北迁,使五斗米道的势力发展至北方和中原地区。
张鲁以《道德经》为该教的主要经典,为便于向其徒宣讲《道德经》,乃为之作注,名《老子想尔注》。提出“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认为“道精”“分之与万物,万物精共一本”;主张君臣民皆须“顺道意,知道真”,“行诫守道”。又认为,“生”是“道之别体”,道人“但归志于道,唯愿长生”。

张鲁

“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只有“奉道诫”,将“积善成功”和“积精成神”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不死成仙。主张“治国之君务修道德,忠臣辅佐在行道”,指出如此一来,“道普德溢,太平至矣。吏民怀慕,则易治矣。悉如信道,皆仙寿矣”。还抨击儒家五经“半入邪”,“大伪不可用”;反对淫祀,认为“天之正法,不在祭鹫祷祠”;对宣扬“圣人天所挺生,必有表”,“仙自有骨,非行所臻”的《河》《雒》纬书也予以否定,提出道徒“忠孝至诚感天”、通过修行自臻“仙寿”的观点。因此他尤其重视道徒的自身修养,倡导诚信,有病则忏悔己过。相传他又创涂炭斋等斋醮仪式。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追封他为“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注:
① 《华阳国志?汉中志》
② 《后汉书》第9册2432页,中华书局,1965年
③④⑤ 《三国志》第1册264页注引《典略》,263页,264页注引《典略》,中华书局,1959年

张鲁-历史评价

《三国志?张鲁传》:“燕、绣、鲁舍群盗,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则於彼为愈焉。”
点击分享:

猜你喜欢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