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故事大全 > 鬼故事 > 灵异事件 >

投胎转世是真的吗 正史记载的一起投胎转世诡异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文/刘秉光

佛教认为,万物皆有因果报应,有的人在死后可以投胎再生或托胎转生,即所谓的转世轮回。这种人死轮回的思想,在现代人看来纯属虚妄,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正史《北史》中却记载了这么一个真实的例子。

北魏末年,顿丘出了一位方雅好学的文人,名叫李庶。历经北魏、东魏,到了北齐初年,李庶靠着家族威望和出色才干步入仕途,先后任尚书郎、司徒掾等文职,且以清辩知名,不少有名气的文人都喜欢跟他交往,对其博学表示叹服赞美。后来,李庶出任外职,成为临漳县令。

隔代修史。北齐天保二年,魏收奉命编修《魏书》,天保五年完成。《魏书》撰成后,一经问世,便在北齐统治集团中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有人说《魏书》遗其家世职位,有人说其家不见记载,也有人说《魏书》记事妄有非毁,一时间群口沸腾,李庶等人也讼共不平。不久,李庶便受到奸人迫害,被剃掉头发,鞭杖二百,最后死在临漳狱中。

据《北史李崇传》附录记载,李庶的妻子为元氏,二人感情甚笃。李庶冤

海绵宝宝灵异事件之游戏解说

死后,元氏非常难过。五年后,元氏改嫁赵起,开始了新的生活。婚后的一天,元氏突然做了一个梦,梦到了前夫李庶,在梦中李庶对元氏说:我的命薄福浅,来世不能为男,明天早晨就会出生在七帝坊十字衔南的一个姓刘的人家,刘家太穷了,根本没法养活我。念及夫妻之情,特来相告,你明天就去刘家抱养我吧。

元氏毕竟是个妇道人家,且属再嫁,在家中没什么地位,涉及抱养转世投胎的前夫这样的大事,她没法做主,便没有答应李庶。李庶明白元氏的处境,见元氏畏难,于是说:看起来,你是害怕赵起,没关系,我自己跟他说。李庶说罢,随即托梦给赵起,于是起亦梦焉。被怪梦惊醒后,赵起连忙起身,跟元氏讲了所梦之事,元氏一听,跟自己梦到的几乎一样,言之符合。

同一晚上,元氏、赵起先后被死去的李庶托梦,二人皆暗自称奇。李庶毕竟是元氏的前夫,含冤而死如今又近乎哀求似的再三嘱托,让人难以拒绝。夫妻二人商量后,第二天便拿着礼品找到了刘家。刘家一贫如洗,清早刚刚生了一个女儿,没有抚养条件,夫妻二人与刘家经过交涉,抱养了这个女儿,果然如所梦得之,养女长而嫁焉,一直抚养投胎转世的李庶到成人,并给她找了个好夫婿。

这个故事,见于正史,虽让人纳罕,却是人死轮回真确可考的证据。李庶生前为男,死后为何为女呢?这大概与李庶的生理有关。《北史》记载,李庶生而天阉,先天生理畸形,没有须眉,且不能行男道,为此还遭到过旁人的讥讽嘲笑。死后,李庶托生为女儿身,也算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刻意安排吧。

推荐阅读:轮回转世是真的吗?转世轮回的真实事件和故事及科学证明

三国时期,发生过不少大大小小的战役,很多一些穷乡僻壤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而出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地名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下面奇事奇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三国时代地名与现代地名对比与分析。

长沙 197年,孙坚平定区星的叛乱后,便成为本地的太守,后来改由韩玄担任。

长安 高祖-刘邦在此地建立了西汉的首都。211年的渭水之战中,超与曹操在此交锋。

陈留 此处为交通发达、人材物资集中的要地。189年,曹操从这里起兵,发布董卓的檄文。

濮阳 水运及交通相当发达,深具商业、战略价值之地。194年,曹操和吕布在这里展开激烈的殊死战。

洛阳 自光武帝-刘秀由长安迁都至此后,此处便成东汉之首都,繁盛一时。220年曹丕即位,又成了魏国的首都。

蓟 幽州牧-刘虞的据点。刘虞采用怀柔政策,致力于此地与乌丸族间的和睦。

桂阳 赵范曾任当地太守。赵范曾企图游说赵云娶其嫂,但反而招惹赵云大怒。

建宁 蜀国的李恢出身地。225年,李恢平定雍贻叛乱,229年就任太守,广施善政。

建业 212年,孙权听从张?遗言,建都于此以抗魏军。

南皮 渤海郡的中心都市,袁绍的据点。204年袁谭逃到此地,与曹操间发生争战。

成都 214年,刘备降服刘璋后,即以次为根据地。221年刘备即位,这里便成为蜀汉的首都。

天水 蜀汉名将-姜维的出身地。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使妙计让姜维归降。

庐江 曹操在徐州屠城时,许多百姓逃难至此。赤壁之战后,百姓们大举迁往江南。

柴桑 东吴的水军基地,周瑜便是在这里训练水军。赤壁之战时孙权屯驻于此,并接获曹操会猎江东的书简。

云南 叛乱不断,诸葛亮南征后才归降蜀国,后来吕凯就任此地太守,实施统治。

本文由奇事奇物(www.my7475.com)搜集整理,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会稽 扬州南部的大都市。王朗曾任太守,后来被孙策镇压。

下邳 被泗水与沂水环绕的徐州要冲。198年,曹操利用水攻在此最终歼灭吕布。

汉中 道教五斗米道的中心地。215年,曹操自张鲁手中取得,但在219年,又遭刘备夺去。

零陵 刘度曾任当地太守。208年,被刘备所破。

北海 孔融曾任此地的太守,抵挡黄巾军。而在官渡之战前,则由袁谭统治。

北平 公孙瓒以此地为治所,并利用渔阳的盐铁之利,发展成一座商业都市。

永安 222年,在夷陵之战大败的刘备逃入白帝城,将之改名为永安。223年,刘备亡故于此。

宛 曾为张肃的据点。197年,张肃奇袭曹操,使典韦、曹昂、曹安民皆战

灵异事件up主

死。

汝南 200年官渡作战期间,刘备脱离袁绍,与刘辟等在此活动,袭扰曹操后方。201年,遭曹操攻陷。

襄平自董卓任命公孙度为太守以来,至238年止都由公孙氏管理。

上庸刘备即位汉中王后,曾令刘封与孟达攻下此地。后来关羽在麦城困守,向刘封等人求援遭拒。

襄阳 曾为刘表的据点。208年起归属曹操。219年,曹仁死守樊城,挡住关羽的水攻。

寿春 逃离南阳的袁术以此地为据点。197年,袁术僭称帝位,建都与此。

许昌 原名许。196年9月,曹操自洛阳迎献帝迁都至此,221年1月,曹丕将此处易名为许昌。

吴 山越族的严白虎占据之地。196年,被孙权攻破,此后到212年之间,都是孙氏的都城。

安定 211年,马超在渭水之战中失利,败逃至此,后受追击,逃往冀城。

平原 连接冀州和青州、徐州方面的要地,曾受刘备、袁谭等人统治,后来曹植封侯于此地。

江陵 刘表囤积兵粮物资的军事基地。208年,当周瑜在这里和曹仁大战时,中了流箭落马。

江夏 刘表麾下将军黄祖曾为太守,镇守此地。黄祖曾数度抵挡住孙策的猛攻,但在208年时战败而亡。

江州 巴郡的中心都市。226年,蜀国的中都护-李严镇守于此,利用此处的水运之便,将其建设成一个强大城池。

邺 冀州最富饶的都市。191年,袁绍自韩馥的手中夺取此地,204年,曹操大破审配而取代之。

武陵 金旋曾任当地太守。208年,为刘备所陷。

武威 位于凉州西部。由于土豪叛乱频繁,张既受曹丕之命,顺利平定了此地的叛乱。

小沛 徐州对西方的最前线基地。在徐州争夺战中,吕布和刘备在此地大动干戈,曹操也加入了战局。

梓潼 连接汉中与成都的要冲。刘备入蜀后升格为郡,任命霍峻为太守驻守此地。

晋阳 黄巾之乱后,就被黑山贼张燕占据。205年,张燕归降于曹操。

新野 201-208年间,刘备受刘表之邀驻兵在此,并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担任军师。

元朝在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帝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定都大都,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据奇事奇物了解,元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且曾经横扫世界,可见当时元朝的强大和繁荣,但最终庞大的元朝帝国还是朱元璋的一支农民起义军给吞掉了,这听起来似乎是个奇迹,但它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如此强势的元朝是怎么灭亡的呢?灭亡背后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奇事奇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元朝灭亡的那点事儿。

元朝是怎么灭亡的

谈到元朝是怎么灭亡的,可能很多人会误认为是朱元璋灭了元朝,但严格来说并不是,朱元璋只是结束了元朝在中国的统治,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其它南方起义军和南方大元势力后,于至正二十七年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至正二十八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蒙古在内地的统治结束。图干铁木尔北遁,朱元璋认为他顺天明命,给他上谥号为顺帝。

明洪武元年八月,徐达率军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至上都,此时的元朝称为北元,元惠帝后又逃到应昌,并多次组织反抗,失败后在应昌去世。在明军的继续追击下,元廷逃离中原,最终来到漠北,与明军对峙。

明太祖第六次北征的结果影响巨大,乌萨哈汗脱古思帖木儿逃走后被其部将也速迭尔缢杀。从此以后,自忽必烈传下来的成吉思汗的嫡系黄金家族对元政权的控制开始崩溃,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自立。

洪武三十一年,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吉尔吉斯部首领力赤,否认脱古思帖木儿之子额勒伯克的宗主权,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额勒伯克之子坤帖木儿继位后也于建文四年被鬼力赤杀死,改称鞑靼,朱元璋认为他顺天明命,给他上谥号为顺帝,去国号,元朝正式灭亡。

明朝灭亡的原因

相信对历史有点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当时元朝可以说是非常的强大,从元朝曾经横扫世界就能够看出元朝的繁强,既然这么元朝这么强大,那直接导致了原本庞

广东梅州棺材灵异事件

大的元朝帝国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元朝整个社会道德沦丧,盲目迷信僧侣,贪污腐败成风,淫乐成灾。而且文化的落后也导致了政治的落后。还有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虽然向外扩张,却并没有任何政治理想,也没有任何高尚情操的动力,当然,这些表层的原因,在任何朝代,任何国家都会有这样的现象,那除了这些导致元朝灭亡的原因还有哪些呢?下面奇事奇物就为大家整理了各路历史学者们针对元朝灭亡的不同原因分析。

原因一:残元政权的灭亡

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义推翻了,与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同,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这得归功于从成吉思汗开始的近似于疯狂的扩张,使得蒙古帝国幅员辽阔,汗国、部落林立,而元朝的版图只算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对于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享有宗主权。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

元顺帝是元朝皇帝中少有的接触汉文化较深的一个,大都陷落仓皇北归的打击,对于他来说是极大的,虽然依然还是蒙古各部的大汗,但也不能排解他去国怀乡的忧愁,尤其是明朝军队对于他的继续打击又接连不断,更使他惶惶不可终日。终于,1370年5月23日,他怀着悲愤和郁闷,在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

元顺帝的儿子爱猷识里达腊获悉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便在哈拉和林继位,他将残元政权又维持了八

泉州东西塔的灵异事件

年,并厉兵秣马盼望着有朝一日重登中国皇位。然而,他非但没有机会实现这一愿望,还面临着深入到蒙古地区的明朝军队的攻击。1372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这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大本营,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一旦被明军攻破,蒙古帝国将彻底在世界上消失,因此,蒙古人的抵抗十分激烈,但是,被誉为万里长城的徐达一路上势如破竹,爱猷识里达腊几乎到了绝望地边缘。所幸,明朝的大军由于战线过长,后援不继,受阻于土拉河畔。

1378年,爱猷识里达腊怀着满腔遗憾去世,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这位第三任残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恢复祖上的荣光更显得毫无可能了。

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朝军队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脱古思的军队,残元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余人被俘,脱木思帖木儿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

这次的失败使黄金家族忽必烈家族的残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1399年,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乞儿吉斯部首领贵力赤,否认了最后一任残元皇帝额勒伯克的宗主权,于1399年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至此,苟延残喘了29年的残元政权灭亡了,合法的蒙古帝国大汗不复存在了,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纷争当中。

对于曹操来说,赤壁之战的失败绝对不是偶然,俗话说的好有因必有果,曹操一早就种下了因,所以得到最后失败的果,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误。

首先,曹操的失误之处是轻敌了,完全没有把刘备放在眼里,也许他曾对刘备有过较高的评价,但在内心深处他依然不觉得刘备能强大到打倒他的地步,所以根本没有多留意留意刘备的举动。当然那时候的刘备确实还不成气候,一个连自身都难保的人怎么能与当时意气风发的曹操相比较,所以正所谓是乱世出英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赤壁之战中的曹操是抱着暴发户的心态去的。一方面前面有荆州之战的胜利,曹操打刘表本就是以石击卵,可以轻松拿下,结果大兵压境之下,刘表病死,荆州内乱,曹操不战而胜。这样的胜利让曹操觉得攻打东吴和荆州一样轻而易举,东吴当时的状况确实也是主少国疑, 内部不稳,加之东吴的军队也比不上曹操的大军,所以曹操是抱着挟胜威吓,不战而定的侥幸心态,这样就导致他在战略布局上出现了疏忽。

最后很明显的是曹操过于急躁了。曹操想要在自己还壮年的时候,一举拿下东吴,实现他统一乱世登顶称帝的宏愿。所以他才要主动功打赤壁。就当时的格局来看,如果曹操能先在荆州站稳了, 西边是弱小的刘焉刘璋,东边同样是弱小的东吴,大兵压境之下,相信只要一纸诏书就能收复益州。这时再向东吴施加压力,东吴也只剩下投降的份儿。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曹操已经没有那个耐心去等待,因为当时的他已经年过六十,跟刘备孙权相比他已经老了。所以这时的曹操是急躁的。

现在的宫廷剧是越来越多了,但奇事奇物小编却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有的宫廷剧里太后自称是哀家,而有的宫廷剧里皇后也自称是哀家?那么这个哀家是什么意思呢?太后、皇后为什么要自称是哀家呢?到底谁用哀家这个称呼是对的呢?下面奇事奇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关于自称哀家的那些事儿。

哀家是什么意思

1、哀家,只有太后才能自称哀家,皇太后自称哀家而哀家则是因为死了丈夫,自己只不过是先帝留下来了人而已,所以悲哀先帝的意思。

2、哀家一词应该是太后用的,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也是古人妇女以夫为纲。是明、清通俗小说和现代戏曲中皇室女子的自称。清代宣统二年,上海人华琴珊著有《续镜花缘》,书中亦多处有公主自称哀家。

3、据奇事奇物小编查证,官方历史记载,详细释义:哀家一词仅用于丧夫的皇后,而且仅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里出现,历史真实中的皇后,无论何时都不自称哀家。

太后和皇后为什么自称哀家

所谓太后,就是皇上的妈。中国古代的帝位,一般都是等先皇死后才传给后代的。那就是说既然是皇上,那就是没有父亲的,那她的母亲就是寡妇了,也就是说,皇后一定要等死了丈夫以后才能成为太后。所以,太后自称是哀家。

中国的皇后自称哀家,意思是我多么悲哀呀。哀家就是悲哀,哀怨之人的意思,意思是说我久居深宫,守着这么大的宫殿,悲哀的意思。本宫,可能指很多人,古代皇城中有很多宫殿,只要是一个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比如,太子叫东宫,可自称本宫,皇后可自称本宫,还有一些人,只要是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但太后和太皇太后一般不会自称本宫的,因为在中国的古代,身份地位是分得很清楚的。

哀隐含先帝去世之意,称哀家的只能是太后、太妃。

哀家一词应该是太后用的,而且是皇帝已死情况下,其皇后也就是后来的皇太后用的,意思是未亡人,哀痛先皇。皇后自称哀家应该是个笑话,否则岂不是诅咒皇帝?那可是死罪。哀隐含先帝去世之意,称哀家的只能是太后、太妃,皇后只能自称本宫。

不少看过TVB拍摄的电视剧《大太监》的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里面的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应该自称哀家,上面却自称为本宫,奇事奇物小编只能告诉你,那只是因为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称呼而已,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没有历史的严谨性。

以上就是奇事奇物为大家搜集整理关于哀家是什么意思的相关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相信大家应该了解太后、皇后为什么自称哀家了吧?让奇事奇物小编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因为后宫多美女皇上是不可能一直独宠于皇后,所以皇后空有地位替皇上守着一个大大的皇宫却是拥有不尽的悲哀和哀怨的人,所以自称哀家。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