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故事大全 > 鬼故事 > 灵异事件 >

全球三大禁曲之谜的真相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全球三大禁曲之谜的真相是什么?今天灵异事件频道就给大家来兽医说世界上三大禁曲的真相都是什么吧!

  禁曲黑色星期天


        也有翻译成《忧郁的星期天》的,原文是“Gloomy Sunday”,所以还是忧郁比较配星期天。

  关于这首歌的传说很老了,我大概在2004年或者2005年就听说过这个怪谈,来源大概就是当时国内那几个著名的杂烩论坛,传说的内容有诸多的版本,大同小异,中心思想就是“这是一首听了就会自杀的歌,你别不信,你看前面那么多人都自杀了”,然后列举了很多自杀的人出来。

  黑色星期天的传说

  在德?的首都柏林,一名年蒺的售??在抄?《Gloomy Sunday》的歌字後竟上吊自蓖,??那名售??生活上是?有任何困膣的。在吝褚,一名正蛟著自行?派?的?童在街上?到一?乞丐在哼著《Gloomy Sunday》的整子,他竟立即停下?,把自己身上的所有金遑都斤了那乞丐,?胗即走到附近的一?河?投河自蓖。

  在比利?,有一名匈牙利青年在酒吧?喝酒??著一???演奏著的管弦?,而?????演奏完《Gloomy Sunday》一曲後,他便因抵受不著?曲的刺激,忽然?撕力竭地喊著,之後取出自己的手?自?身忙。?地警方在整查此案?,一名有?陪整查的女警希望在《Gloomy Sunday》一曲中得到一??索,可惜,?名女警亦?被《Gloomy Sunday》一曲了劫了生命。

  此外,在??的自??地的多瑙河,有相?多的人投河自蓖?,手中撅持著《Gloomy Sunday》的歌轧或曲字,其中年硷最小的,只是一名14?的小女孩。不咿,《Gloomy Sunday》的影?力可真是?年?的限制,一年咿八十的老人在自己的家中哼唱著《Gloomy Sunday》,可是她?越哼越?心,最後哭著的?七?跳下,自?身忙。

  在1940年,是《Gloomy Sunday》流入美?不久的?殓,但已?被灌?成唱片了,那首是由??著名的爵士?手Paul Robeson所演累的英文版本。因此,《Gloomy Sunday》在美?的流行程度更?於很多?洲的?家。而因此,在?地陪《Gloomy Sunday》有晷的自?案亦??不少。

  在件俭,有一位漂亮的女打字?,平日性情活?檫朗。一天,她在好奇心的?使下,她借了一?《Gloomy Sunday》的唱片回家?。翌日,人?办?她的住所办生煤?泄漏,而?名打字?就因?中煤?毒而弊命了,在她的啁?中?著:「我?法忍受呃首的旋律,我?在只好告?人世了。《Gloomy Sunday》就是我的葬歌了。」

  而在首都攘盛钅,在一?沙?聚?,有一位?成名的?琴家?邀出席??聚?的?馘?奏?琴?曲。在出席中一位?馘突然收到她母尤在??中死亡的消息,於是她便?那位?琴家演奏一曲《Gloomy Sunday》以哀悼她的母尤。?琴家知道此曲之前所引起的?多自?案件,本??不?意?奏,可是在馘客的多番?求下,剿於答?了。他??不快地檫始?奏《Gloomy Sunday》,就在演奏完後,他因?哀?咿度而心潘病办,最後不治死亡。

  在办生了如此之多的滕奇自?案後,在一天《件俭??》的钷?中竟出?了一?令人震罄的?铨:「咿百匈牙利人在《Gloomy Sunday》的影?下自?」,如此的新?一出,立即引起了各方的??。在?美等地,有不少精神?家、心理?家,甚至爨?家探?《Gloomy Sunday》一曲的影?,但亦?法?它作出完?的解?,亦不能制止自?的案件擂理办生。

  剿於,英?的BBC?台?定禁播《Gloomy Sunday》,美?和?洲的其他?家如法?、西班牙等亦胗即仿效英?。其後多?的?台更召檫了一?特?的?阻,?阻是?美各???抵制《Gloomy Sunday》,??原版湮?了。但??,作者Seress ??有??阻提出反?,甚至?有表示任何不?。

  我猎奇心态一向特别重,而且当时我看了某个日本知名畅销作家的小说影响,正好是那个学着他喝咖啡听爵士乐、觉得“死了也就死了”的那个年纪,所以没费什么力气就下载了这首《Gloomy Sunday》,第一个下载的版本就是被那些论坛所传特别恐怖的、由比利·哈乐黛(Billie Holiday)在1941年灌制的英语版。

  听之前觉得自己命不久矣,和家里人交代好了后事,告诉他们我要开始听歌了,于是自己安然的躺在床上,带上耳机,开始听这首听了就肯定死的《Gloomy Sunday》。

  没想到,这歌听完了,没死成,还越活越精神。我爱上了哈乐黛这位老艺术家那慵懒的嗓音,也爱上了这首音乐舒缓悠扬的旋律,最重要的是这首歌的歌词,请问哪里伤感了?哪里压抑了?哪里落寞了?哪里想让人自杀了?1941年的歌词,已经玩上剧中剧了,极富创意不说,听到最后让人会心一笑,真是个胡思乱想的傻小子(姑娘)。
 

  口说无凭,发出歌词的原文和翻译你们感受一下:

  

 

  《Gloomy Sunday》歌词中英文对照

  你可能会觉得,这好好的歌里唱什么死啊活啊的,就单纯唱点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不好么?不好!当时是1940年,而且原曲写于1933年,正是大萧条到二战这段时间,那时候的人可没你现在这么开心,每天傻呵呵的对着姑娘唱你是我的小苹果,在歌词里表达个爱意说说生死也很平常。

  那听这首歌自杀是怎么流传的呢?
 

        黑色星期天的真相

  好吧,咱们从头来捋一下这首歌的故事。

  歌曲的原作者叫做雷索思·塞雷斯(匈牙利语:Rezső Seress),这名字太长,打字很累,所以咱们就叫他阿雷吧。

  他是一个生活在布达佩斯的犹太人,这个人的人生有一个特点——穷。从小就穷,长大也穷,到死了都是穷死的。

  他生于1889年11月3日,没有出生地的记录,也没有多少儿时的记录,目前我们只知道他学会了弹钢琴,并且一直坐着一个作曲家的梦,毕竟在布达佩斯这个梦幻般的城市,有作曲家梦想的人并不在少数。为了实现这个梦想,1932年他跑到欧洲大陆的中心——艺术的首都巴黎去追梦了,那里人又有文化,说话又好听,肯定能给予他灵感。

  1932年,大萧条笼罩在这个世界上,隔壁的德国纳粹势力气势汹汹的崛起,排犹主义这个魔在欧洲这片大陆晃来晃去,这一切都让本来就很穷的阿雷非常困惑,于是他来到巴黎就抑郁了,一抑郁,第二年就写出了一个C调的曲子,他自己填了词,大概写的就是:这个世界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好担忧啊!上帝啊,我赞美你,赶快来扫除邪恶吧!我斗胆给上帝您一个建议,世界末日吧,让大家都死翘翘就好了!

  

 

  Rezső Seress版歌词翻译匈中对照

  典型的对社会一肚子怨气。

  曲子的调子也是配合歌词的,很忧伤,很压抑。因为他在一个星期日完成这首曲子,于是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忧郁的星期天》(匈牙利语:Szomorú Vasárnap)。

  他写完了这首歌,觉得自己写的太好了!于是他迫不及待的上去联系出版商。

  这里插一个题外话。

  当时是1933年,那时候的作曲家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接出唱片的,而是出谱子。也就是说,阿雷当时找到的都是出版商,当然他们是做音乐的出版商,出版带歌词的谱子,相当于卖版权,别人买谱子的钱,作曲家和出版商一起分。

  他找了好几个出版商,因为自己一点名气都没有,所以没人理他。最后有一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出版商给了他一点忠告,说你这个歌我们看了,你闲的吧?没事瞎叫唤什么世界末日?这么厌世反人类的谱子不会有人给你出的!

  阿雷碰了n个墙之后,好歹搞明白一点——他这个歌词确实不行。

  不过没关系,有个出版商给他介绍了一位诗人。

  此人名叫拉斯洛·贾弗(匈牙利语:László Jávor),这哥们儿有个交往了很多年的未婚妻,也是因为他穷,结果分手了。因为分手总要在雨天,所以那天下着滂沱大雨。贾弗一个人在路上走啊走啊,突然就有了灵感,于是就写出这么一首诗来,虽然照样悲观、照样厌世、照样反人类,但至少没有政治情绪了,就是一首苦情诗——你不爱我我就去死!和“我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车里”意思差不多。所以在出版商的安排下,就配上了阿雷写的这首曲子,这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匈牙利语版。于是,1933年,阿雷终于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谱子——《忧郁的星期天》。

  

 

  László Jávor版歌词匈中对照

  这首歌在出版了谱子之后的两年,也就是1935年,由匈牙利的歌唱家帕尔·克拉玛(Pál Kalmár)灌制了第一张匈牙利语的唱片。

  可这首歌导致匈牙利人自杀了么?

  没有。

  匈牙利本来就是个高自杀率国家,即便是在现在,匈牙利仍然保持着世界第八高自杀率国家的地位,每10万人口中有19.4个人自杀,和每10万人口中18.7个人自杀的日本几乎不相上下。

  当时又适逢纳粹又在匈牙利抬头,大萧条弄的民不聊生,对未来和前途的担忧使得匈牙利人集体陷入了郁闷之中,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写歌曲发泄,于是活不下去自我了断的人在这个时期非常的多,虽然目前没有档案和文献能够表明当时匈牙利的自杀率数据,但按照现在匈牙利的尿性看,当时自我了断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可奇怪就在这里,匈牙利从来也没有记载或者传闻说《忧郁的星期天》会导致自杀,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即便扭曲到如此地步,很多人听见了不舒服,可在当时也没有出现这首歌曲和自杀之间有联系的传闻。

  那自杀这个说法是哪来的呢?

  当然是那个商业繁荣,市场自由的美国——大萧条的罪魁祸首。

  那时候美国虽然也快民不聊生了,但经济越差,娱乐业越火,于是马照跑,舞照跳,娱乐市场一片歌舞升平,纸醉金迷。

  

 

  大萧条时热闹的美国娱乐业

  RCA唱片首先关注到了这首曲子,于是1936年率先引进,由哈尔·肯普(Hal Kemp)和他的乐队翻唱了第一个英文版,填词的人是山姆·李维斯(Sam M. Lewis),这个版本的歌词就是本文开始我提到的那版,也是目前最广为人知的英文版。这个版本基本上继承了拉斯洛·贾弗匈牙利语版本的意境,做了嵌套式的开发,搞了个梦境剧中剧,最后告诉你都是我的梦我亲爱的宝贝儿!

  

 

  哈尔·肯普的签名照

  同年,著名的黑人影星保罗·罗宾逊(Paul Robeson)也看上了这首歌,当时他如日中天,一年拍三部大片,出两张专辑,算是影视歌三栖巨星,而且他热衷搞反种族主义运动,甚至把儿子派到了苏联去做宣传,总之这个人很忙很忙,他找到的是英国的词作家德蒙·卡特(Desmond Carter),说你给我也搞一个英文版本,卡特就写了另一个英文版本。

  

 

  影视歌三栖巨星保罗·罗宾逊在《桑德斯河》拍摄期间与 Irén Ágay合影

  不论是哈尔·肯普还是保罗·罗宾逊,这两个人的歌曲出版之后,都没有在市场上获得太高的收益,这两个版本的歌曲一直不温不火,美国人似乎对这种哀伤到变态的情绪不怎么买账。值得一提的是,保罗·罗宾逊的版本更收欢迎,因为那会儿他是个大明星,就好像你找刘德华唱《嫁衣》它就算不火也不至于卖不动。

  时间匆匆过,欧洲的形势急转直下。

  随着纳粹的势力越来越大,匈牙利国内的纳粹势力也开始和德国纳粹同流合污。开战之后,阿雷直接被扔到纳粹的劳改营去下放劳动了,这首歌曲在美国的发展情况,他可就没了消息,好不容易靠着这首歌改善了点生活,也直接装进了国家的腰包。

  在美国,这首歌也一直默默无闻,一直到了1941年,比利·哈乐黛翻唱了哈尔·肯普的版本为止。

  你千万别问我为什么肯普和罗宾逊唱这首歌就唱不红,但哈乐黛就能唱红?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你,在娱乐业,这种例子多了去了,为什么马钆唱《南山南》没唱红?为什么李健唱《传奇》没红?这个问题鬼知道,我不知道。

  但千真万确,这首歌在美国真的红了。

  哈乐黛灌了唱片,然后在格林威治村的一个夜店里做表演,这首歌悠扬诡异的曲调、厌世的歌词配上哈乐黛慵懒甜腻的嗓音,就让很多人开始谈论这首歌,别的没记住,很多人就记住这歌里要自杀,“我和我的心要终结一切”么,当时的美国人也被这首歌这种直白的表述震慑住了,很多人口耳相传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老张!哈乐黛的新歌听了没么?”

  “是不是那首‘自杀’歌啊?”

  “自杀歌”这个称呼就是这么来的。

  当时哈乐黛签约的唱片公司是一家独立爵士乐唱片公司,很小,叫Commodore Records,不知道怎么翻译,就叫将军唱片吧,这家唱片1954年倒闭了,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公司小,哈乐黛当时还没红到家喻户晓,那怎么卖出更多的唱片呢?

  

 

  爵士名伶比利·哈乐黛1947年纽约演出照片

  于是,“自杀歌”这个说法就诡异的出现在了报纸上,甚至纽约时报都对这个歌曲做了报道,详细介绍了这首歌在匈牙利的故事:震惊!导致不知道多少人自杀的歌曲的英文版竟然是……

  当然,这样做使得更多人去买唱片,更多的人去现场听哈乐黛的演唱,当然哈乐黛作为爵士名伶可不是指着这么一首翻唱歌曲活着的,相反,实际上在她的演艺生涯里,这首歌无足轻重,只是作为当时的一个噱头,锦上添花罢了。

  这么一炒作,这个都市怪谈就出现了。

  都市怪谈旺盛的生命力,让《Gloomy Sunday》一而再再而三的和自杀扯上了关系,不过从来没有人出来辟谣,除非唱片公司疯了。

  

 

  纽约时报1942年5月23日版

  既然有了英文版,那么英国人就也能听懂了。

  可英国人听了这首歌可不怎么对味。

  当时英国正在和德国作战,之前牛逼哄哄的法国吹了半天,结果没怎么打就全国投降了,剩下点部队差点没被德国人给逼到海里去。面对这样的情况,英国需要的作战的勇气和胜利的信念,可听到《Gloomy Sunday》的英国人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士气来,你要是能从这样的歌曲里找到勇气都见了鬼了。于是,处于社会责任,BBC宣布禁播这首歌曲的演唱版本,要播就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省的国民一听这歌就抱头痛哭,变成软脚虾。

  英国BBC是唯一一家对这首歌曲禁播的传媒机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国家的任何媒体对这首歌有过禁播,只此一家,认准商标。

  后来到了2002年,BBC发现怎么我们台里没有这首歌的歌词版啊?翻了翻档案才发现当年禁播了,时间太长,忘了。

  也不知道这个禁播是不是真的有用,反正欧洲形势一天天好了起来。1944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苏联红军,阿雷也奇迹般的没有被送到灭绝营做成肥皂,而是奇迹般的从劳改营里幸存了下来,而且他活的还挺好,每天下方劳动锻炼,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虽然是真没什么吃的,但他一出劳改营,就琢磨着找工作。

  他是得找工作,因为他这时候又穷疯了。

  一开始找了个电影院的工作,但一是挣钱太少,二是自己刚经历磨难,需要时间恢复,等身体条件一好,马上就辞职不干了。

  这时候,布达佩斯有个马戏团招人,工资待遇优厚,就是工作有点危险——空中飞人。

  估计是经历过生死,劳改营都没要了命,再危险的工作也敢干吧,所以他就成为了一名待遇优厚的空中飞人表演艺术家。

 这找的都是哪门子工作??

  虽然他不怕死,但这工作是普通人能干的了的么?于是不出所料,他在一次表演中让全场开了眼——从高空掉了下来。不过别担心,就像他自己想的,集中营都没弄死他,一个马戏团能要他的命么?他只是被摔伤了,不重也不轻,一只手永远废了。

  没法在马戏团表演了,他的生活水平再次急转直下,但他认为他一只手也可以弹钢琴,所以又去了布达佩斯的一个叫做基思皮帕(Kispipa,现在地址:Budapest, Akácfa u. 38, 1072)的寒酸餐厅做驻场歌手,这餐厅寒酸到什么地步呢?餐厅面积不小,可取暖设备只有中间一个炉子,后来的客人回忆这家餐厅的时候就是一个字——冷,非常冷,真特么冷!

 位于布达佩斯的基思皮帕餐厅,至今仍在营业

  在这么冷的餐厅里,哪里会有人来吃饭啊,饭端上来都成了冰棍了,况且这是战后,大家都不富裕。

  于是餐厅就降价,价钱一降下来,就长期在这里聚集了一帮妓女、穷困音乐家什么的闲人,这些人多了,社会底层的人就多了,靠着这些人,这个餐厅竟然还能勉强维持,阿雷也能勉强果腹,还加入了匈牙利共产党。

  有个出版商朋友看到阿雷过成这个德行,觉得心里很不落忍,就劝他,说你好歹也是个歌曲火到美国的人,怎么会这么落魄?你去美国吧,到那里什么都不用干,就收收办税,足够你舒舒服服活到死了。

  但阿雷拒绝了,理由是他不想离开匈牙利这块土地。

  在这个期间,他创作了不少乐曲,其中最著名的是匈牙利共产党党歌,除此之外,他再也没有创作出《Gloomy Sunday》这样的音乐,甚至他尝试写过不少同样曲调的音乐,但扔到市场中都是石沉大海,再没有了往日的荣光,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一首歌歌手”。

  潦倒的生活、失败的音乐事业、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梦想等等一切,让他终日郁郁寡欢,最终再次陷入到了抑郁中,而这一次,也再没有好起来。

  1968年1月,他突然就从布达佩斯的寓所的窗户跳了下去。

  可他忘了,上次当空中飞人都没摔死他,这次也照样,还是没摔死,摔了个重伤,过路的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但没过多长时间,他不知道从哪找了一根电线,在医院的病床上把自己勒死了。

  《Gloomy Sunday》自杀的传言终于实现了,但有记录的只有这一件,它杀了作者本人,是在写出这首歌的35年后,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人因为《Gloomy Sunday》自杀。

  

 

  雷索思·塞雷斯于布达佩斯的墓地

  1963年1月3日纽约时报刊发了阿雷的死讯,全文翻译如下:

  雷索思·塞雷斯,曾经创作过挽歌般的畅销曲《忧郁的星期天》——这是一首在三十年代曾被指责为“听了就想自杀”的曲子,在上个星期日从自己的小公寓窗户跳下,过几天就将是他的69岁生日。

  在过去的十年中,世界因为大萧条和政治动荡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塞雷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曲子,并由他的诗人好友拉斯洛·贾弗填词。歌中因为那句“我和我的心决定终结一切”,这首歌曲被指责导致了匈牙利的自杀率急剧上升,但随后匈牙利官方否认了这一点。

  在美国,保罗·罗宾逊翻唱了英文版本,一些夜店和酒吧(因为情绪)禁演这首曲目。塞雷斯先生曾抱怨,“忧郁的星期天”获得的成功让我很不开心,因为我再也写不出这样摄人心魄的作品了。

  

 

  纽约时报1968年1月13日版塞雷斯死亡新闻原文

  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和当年炒作这首歌的时候所发的报道可以说完全不同,这里没有再继续妖魔化炒作这首歌,因为这个时候,哈尔·肯普已经去世了18年,将军唱片已经倒闭了14年,比利·哈乐黛已经去世了9年,最长命的保罗·罗宾逊这时候也已经69岁,退休在家养老。风云人物都不再了,除了都市怪谈,还有谁会关心这首歌曲呢?

  这就是关于这首歌发生在欧洲和美国的全部故事。

  接下来,就是中文世界对这个都市怪谈的演绎了。

  比如有人说,之所以听了没感觉是因为你听不懂歌词;有人说,之所以听了没感觉是因为你听的不是原版,原版早就失传了;还有人说,之所以听了没感觉是因为你的播放设备不行,原曲里的次声波没有被播放出来;更有人说,这其实是西方世界在某个实验室弄出来的声波武器。

  好吧好吧,你说的都有道理,我也没有闲心去辩论那些不可证伪的垃圾玩意,就简单用逻辑来回答一下这几个说法。

  听不懂歌词没关系,不光我翻译了,就是在之前也有大量的中文版翻译,你看了、听了以后,死了么?

  这首歌的录音保留非常完整,最早匈牙利语版本在网上都能找到,不存在原版失传,从配乐上来说,比起哈尔·肯普和比利·哈乐黛的版本更简单,只有钢琴,没其他任何乐器,首先你可以搜索一下听一听。另外,如果听了原版就自杀了,那么这个曲子在这几十年据不完全统计,共有89位歌手唱过,难道这些人翻唱会不听原版?要按照这个理论,爵士乐界应该早就死绝了啊?

  人的耳朵听不见20Hz以下的次声波,所以目前家用的设备也不会做低于20Hz的频率,我的设备不行,你的设备照样不行,1935年的设备更不行。

  最后一个,我真是吐不了槽了。

  总结一下吧。

  《忧郁的星期天》是一个故意把因果倒置的传言。这个歌曲诞生于一个悲惨、动乱的年代,有那个年代所特有的抑郁气质,即便是在当时,也有人拿着这个抑郁的气质做文章,故事讲到现在,现代人把它当成鬼故事听也恨正常,但相信鬼故事是真的,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另外,想知道什么叫做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么?去看百度百科吧,他们的词条低能到歌名都搞出来两个,自己都写乱了,生生弄出来一个《忧郁的星期五》,可进到这个词条里面,看到的信息又都是《忧郁的星期天》,具体内容我们后面会说道,看完不禁让人想骂街。

         禁曲第十三双眼睛

  如果说上面所提到的《忧郁的星期天》还算是一个世界范围内都真实存在的都市怪谈,那么接下来的这个《第十三双眼睛》,只能算是个中文网络圈子的鬼故事了。

  我们还是看看百度百科对这个“第十三双眼睛”是如何描写的吧:

  《第十三双眼睛》相传起源于非洲的原始部族,是一种诡秘的音乐,作曲者的创作意图已不可查。据说20世纪中期,喀麦隆有个部落的人在听了此曲之后,不约而同地集体自杀,出于这个原因,《第十三双眼睛》被禁止演唱,官方联手销毁了收集的所有手抄谱,但仍有其中的一小段曲谱侥幸存留下来,后来,大概在1991年的时候,一位知名的音乐家偷偷地买下并收藏了它,回家自弹自唱,听了仅存的片断曲谱之后,撕掉了手中的谱子,然后从窗户一跃而下,从那以后,与《第十三双眼睛》相关的一切消息随着曲谱的绝迹而彻底消失。是公认的世界三大禁曲之一,也被网友评为世界十大禁曲之一。

  《第十三双眼睛》在西方无外乎是个恶毒的名字。“13”是不祥的数字,在西方,尤其是宗教领域波及的地方,没有人喜欢这个数字,因为他象征着耶稣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他无情地出卖了耶稣,使耶稣痛苦地被钉在十字架上。于是“13”象征着不幸与受难。“第十三双眼睛”是一双咒怨的眼睛,凡接触它的人仿佛都被死神凝视着,直到听者一个个乖乖的投入死神的怀抱,没有人知道这双眼睛究竟残害了多少生命,但仅从名字上已经能够作出推断,与接受上帝召唤的《忏悔曲》不同,《第十三双眼睛》是邪恶的诅咒。《第十三双眼睛》歌曲里有死神的声音。它被列入世界三大魔(禁)曲。

  网上流传诸多所谓“残曲”,曲中使用了大量延长磨碟音,同时旋律比较奇特,使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但所有作曲都可能产生因曲调的不和谐音导致的厌烦,因此并不可信;同时,事先听前的心理语言暗示也很重要,其中诸多故事可能有事后附会的几率。《第十三双眼睛》最早口口相传的是轻音乐,所以有填词的几乎都是假的。该曲的死亡资料也只有那个作曲家,但是网友却没有在犯罪记录中查到此人。且一个国家不会因为一个不知名的作曲家去世而禁止了一整套乐曲。

  第十三双眼睛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上《第十三双眼睛》的网页截图

  

 

  百度百科上的词条中,甚至还有一个这首歌的歌词:

  Night comes too late

  Miss I miss take-off flight night long and thin

  Ups and downs in my eyes

  I waited too long for too long

  The shuttle in the birds of dawn

  The inverse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wind (I miss her draughty wings).

  The thirteenth pairs of eyes were used forsad

  Be lost in the night for me thinking of you with flower petals the windows

  Don’t know I in your dream open thirteenth pairs of eyes

  You are silent,I’m in your dream planted the seeds

  I know are you in a dream to sing the songs of birds

  And I know you are parting tears

  But the thirteenth pairs of eyes rising in corn field

  Light down through the night

  I want to hear you sing to the dawn bird knows the blooming season

  In my dreams I tell you please forgive me slowly

  Because the night will be out

  I want you to know HL open in your dreams

  I want you to know you are my dream

  And I want you to know I am the night Kings

  首先,请大家先无视掉这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让人无法直视的英文歌词。

        第十三双眼睛的真相

  先说百度百科这拙劣的条目编辑也算是开了眼了,作为一个百科,首先应该确保的是条目中信息的来源,比如开始的那段话,连最基本的百科要求都无法做到,不过我还是抽出时间来教一下百度百科应该怎么编吧:

  据说(据谁说?)20世纪中期,喀麦隆有个部落(哪个部落?)的人在听了此曲之后,不约而同地集体自杀(多少人?什么方式?),出于这个原因,《第十三双眼睛》被禁止演唱,官方(哪国官方?什么部门?)联手(和谁联手?)销毁了收集的所有手抄谱,但仍有其中的一小段曲谱(前面的所有是什么意思?)侥幸存留下来,后来,大概在1991年的时候,一位知名的音乐家(谁?)偷偷地买下并收藏了它,回家自弹自唱,听了仅存的片断曲谱之后,撕掉了手中的谱子,然后从窗户一跃而下,从那以后,与《第十三双眼睛》相关的一切消息随着曲谱的绝迹而彻底消失。是公认(什么机构评定?)的世界三大禁曲之一,也被网友评为世界十大禁曲之一。

  只是这么简单的一段话,说了相当于没说,还堂而皇之的称自己为百科,这是什么百科?如果是巫术百科的话我还是很欣赏这段文字的。

  言归正传,既然是“公认的”世界三大禁曲,那么我们从英文网站上入手来找找吧。

  于是我用了文中所写的英文名称“13 pairs of eyes”在Google上搜索,虽然搜索结果有628万条,但精确匹配后,完全没有中文的英文结果只有两条,其他条目均为纯粹中文条目,这两条我点开看了一下,内容相同,完全是翻译自中文的对《第十三双眼睛》的解释:

  13 Pairs of Eyes is originated from a primitive tribe of Africa according to legend, which is a mysterious song. The composer’s intention is not clear. It is said that in the mid-20th century, people from a same tribe in Cameroon committed mass suicide after listening to the song. For this reason, 13 Pairs of Eyes was prohibited by government, with all handwritten material destroyed. But still a piece of music luckily survived. And later, in 1991, a well-known musician secretly bought it. He took it home to play and sing, tear the remaining piece of music scores and then jumped down from the window. Thereafter, all the news of 13 Pairs of Eyes disappears.

  这段文字的来源是两个博客,并不是任何媒体网站。

  也就是说,英文中的这所谓的《13 pairs of eyes》是一个转载翻译自中文的条目,翻译成英文的八成也是某个闲人,这歌曲响亮的名号——“世界公认禁曲”直接就被戳破了,那么关于《第十三双眼睛》的所有故事也就不攻自破了,完全是瞎编乱造。

  考证这么容易就做完了,感觉心里有点落寞,因为不过瘾,没扒皮扒到骨头。

  干脆,咱们来看看这个鬼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吧。

  按照刚才的英文搜索结果,我首先听了YouTube、土豆等网站上的几个音频,但明显不对,都是很普通的曲子写上了个名字,一点也不恐怖。于是我瞄准了Google给出的排在第一的最精确结果,来源是Vimeo的一个视频,这个视频同时写明了中英文,上传者是“Yang Wang”,我手贱点进去了,结果打开的视频让我震惊!听前两分钟沉默,听后两分钟流泪。

  题外话,很多国内的朋友对Vimeo不熟悉。

  这是一个和YouTube很像的视频网站,只不过和YouTube有个区别,就是不允许任何商业化视频上传,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纯粹的个人视频网站。

  还是说回这个视频吧。

  怎么形容这个视频呢?

  只能用诡异。

  因为真的诡异极了。

  刚开始,视频中出现了我听不懂的语言,唱着一个扭曲的旋律,画面是暗黄色的,里面的内容也是莫名其妙,一会儿出现一个人脸上盖着草帽,躺在在河上漂流,一会儿是一群人抬着棺材出殡,一会儿出现一张供桌,一会儿出现一具死的尸体。旋律也从蹩脚的人声转为伴有心跳的工业金属一样的音乐,最后又出现了类似梵音一样的旋律。

  总之,这段视频看的我脊背冒汗,四肢发凉,头晕目眩,两眼昏花,难道这传说中的魔曲真的让我给找到了?

  实际上,这个视频虽然诡异的出现在了海外的视频网站,但里面却是货真价实的中国内容。

  这个片子的名字就叫做《第十三双眼睛》,拍摄于2013年,拍摄单位是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实验室和青年影像联合出品的,导演名字叫做王洋,拍摄地点是在湖南怀化麻阳写生基地和湖南怀化小坡村,里面出现的所有人物也都是货真价实的同胞,前面出现的我听不懂的语言是当地方言。

  你问我怎么知道?

  因为片子前面有片头,后面有片尾,都写了……

  

 

  片头出品方

  

 

  导演:王洋

  

 

  片尾鸣谢

  是的,这是我们国人的作品。

  那你可能会说,这还是对了嘛!既然《第十三双眼睛》这首曲子的传说出现在中文世界,那么肯定是这个片子用了这首失传了很久的音乐,至于导演怎么搞到的就不知道了,所以你听起来这么诡异!

  你又说错了。

  音乐在片尾也写了。

  

 

  片尾音乐

  全是货真价实的中国音乐。

  我唯一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拍这么诡异的片子?目的是什么?

  于是我找了一下这个片子和这位导演的信息,豁然开朗——这是个先锋派艺术纪实短片。

  本片荣获 首届北京国际服装电影节 最具艺术创新奖 第三届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展映作品 湖南怀化原来是一个质朴,环境优美,没有被污染的城市。但如今却不是想象的样子了,那里正发生着变化,古村落的房子慢慢被小别墅取代,乱砍乱伐,河水污染,生物慢慢死去。现在原始与突兀两股力量在抗衡,促使我拍了这部实验片。我在试图用当地的死亡来讽刺这中变化,人们生活的改变,生物的死去,当地人的无奈与眼中的向往平静。他们自己说道他们喜欢这样的生活,他们如今生活得很不舒服,不希望被打扰,因为那是一片净土。第十三双眼睛象征着死亡,十三在基督教中视为不吉利,死亡的意思,当地人眼中看着自己的这片净土慢慢被破坏,这种状态慢慢死亡。心中的那个“梦”也在慢慢死亡,表现出来的却是无奈与恐惧。我拍这部片子的愿望是希望表达他们的想法,还原他们一个不被打扰的世界,因为他们那样很幸福。

  导演王洋是一位青年艺术家,也是青年纪实影像的创始人,这个《第十三双眼睛》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王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12年创建青年纪实影像,以独特的视角,和直接震撼性的镜头语言来冲击让人们对社会的看法,打破常规纪录片的表现。代表作品纪实短片《第十三双眼睛》荣获2013年北京国际服装电影节最具艺术创新奖;第三届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展映;作品入驻良友新视界纪录人档案纪录片库;爱尔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正式参赛影片;纽约国际电影节正式参赛影片;中国国际微电影大典入围影片;爱奇艺独家网络首播,全网独家播映;爱奇艺微电影频道热播影片;微电影(Vstar)官方推荐影片;独立放映第三期独立思考单元。

  这一下就搞清楚了,那么让我们还原一下案发经过吧。

  青年导演王洋创建了“青年纪实影像”,然后搞了一个先锋派视觉创作,取名为《第十三双眼睛》(13 pairs of eyes),目的是唤起大家对民俗文化和自然环境的注意,用了夸张的艺术表现方法,配上了冷门的隐约。

  有某个喜爱上网的青年,看到了这个视频之后,因为自己实在没有艺术细胞,又和我一样听不懂里面的唱词,所以觉得这是一个恐怖片。正好他又很喜欢讲故事,出于不知道什么目的——有可能是在现实中太落寞,也有可能是纯粹觉得好玩,反正他就编了这么一个《第十三双眼睛》的故事,写了个帖子发了出去。

  这个帖子传播的非常的广,因为大家没有能力去核实真假,在听了从视频上截取下来的mp3后,都深信这是“非洲某个部落”的语言,现在已经失传了,没人能懂,反正转载就是了!

  某公司,新弄了个业务,叫百科,部门里面有KPI压力,部门领导就想了个主意,甭管什么玩意,你们够给我整上来!于是大家只好各显其能,会技术的写爬,不会技术的人肉复制。

  世界三大禁曲诞生了!

  我特想知道王洋导演怎么看这件事?

  最后,咱们来聊聊最后一首“禁曲”——《忏魂曲》,作为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与其说说扒皮《忏魂曲》,不如说扒皮不负责任的所谓“百科”吧,进一步说,扒的是中文社群这种不负责任的非理性态度。

  首先还是来看看胡扯百科是怎么写的吧:

  《忏魂曲》(Deliver me)的曲作者是美国人,据说曲成之时即是他的忌日,一首看似悉数平常的宗教赎罪曲,却导致自杀者数以千计。故又被命名为《恶魔曲》。这首歌的旋律太过伤感,现已切断了一切曲谱来源,在全球封禁,列入世界三大禁曲(另外两首是《黑色星期五》、《第十三双眼睛》),自然也被网友评为世界十大禁曲之一。

  等等,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么?是的,另外两首是《黑色星期五》、《第十三双眼睛》,哪里又蹦出个《黑色星期五》啊?不是《忧郁的星期天》才对么?我困惑了,不过我点开了《黑色星期五》一看,不光我困惑了,百度百科看起来比我更困惑……

  《黑色星期五》诞生于1932年的法国,是一首纯音乐,主要由钢琴伴奏,在1945年被毁。这首乐曲原名叫《魔乐》,不是由一个人,而是由一群音乐大师创作的。听过这首曲子的人没有一个生还,它利用的是次声波和其他手段来刺激大脑皮层神经,人的脑部和频率20HZ的次声波能产生共振,不能用意志力来克制。被网友评为世界十大禁曲之一。

  这么看来这是另一首魔曲,也就是说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不应该是“世界人民公认”的三大禁曲,而应该是四大才对,而且下面写的非常清楚:

  很多人将它与世界禁曲《忧郁的星期天》相混淆了。现在网络上听到的《黑色星期五》都是假的,其实是《忧郁的星期天》(英语:Gloomy Sunday,匈牙利语:Szomorú Vasárnap),也译作《黑色的星期天》,传说是匈牙利自学成才的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或译成:莱索·塞莱什)(Rezső Seress,1899-1968年)谱写于1933年的一支歌曲。

  可当我仔细去读黑色星期五的歌曲信息时,我又懵逼了。

  百度百科给出的词曲作家是Desmond Carte,演唱者是Sam M. Lewis,好像生怕你看懂,故意写的英文。

  其实读过第一篇的朋友一下子就会发现,戴蒙·卡特和山姆·李维斯是《忧郁的星期天》英文版的填词者,百度百科直接把这哥俩的工作重新安排了一遍。

  更无聊的是低于20Hz的次声波了,请问当时用的是什么设备播放这个次声波啊?你可千万别告诉我用的是留声机……

  还有,一群大师写出来的曲子就这么丢了?你忽悠小孩儿呢?再说语言为什么是英语和匈牙利语?和《忧郁的星期天》有关系么?

  

 

 

  所以《黑色星期五》已经不用查了,一个百科竟然在同一个词条里写出了不同的内容,我也是服了,你们到底有没有编辑在审词条啊?

         禁曲忏魂曲

  话题回到《忏魂曲》。

  在这个词条里,还给出了《忏魂曲》的写作动机。

  杀别人、夺别人生命的人,自己还有机会忏悔。自杀的人无机会忏悔,得不到赦免。上帝是照他的形像造人,人的生命是由他而来的,所以不可杀人。基督徒都口口声声说他对每个人的生命是有计划的,所以他们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同时,又越来越不堪忍受痛苦的现实和生活给予自己的报应与惩罚,听到《忏魂曲》中,死亡不再可怕,它来得越早,就意味着解脱得越早,于是纷纷迫不及待地离开人间地狱、升入理想中的天堂,选择了结苦难的一生,解放自我是不虔诚的[1] 。基督徒自杀,表示对神的信心不够,真的基督徒是不会自杀的;神有计划,谁还敢破坏? 所以自杀是背叛神,背叛上帝!而尉迟淦先生写的从天主教生死观谈自杀问题中写到“每一个人在赐给他生命的天主台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天主才是生命的最高主宰······天主把生命委托给我们,我们是生命的管理员,不是生命的所有者。我们不得处置生命。”

         忏魂曲百度百科

  

 

  忏魂曲的真相

  只能说,这是一段文盲写出来的文字,前面写要升入天堂,后面写不可自杀,因果同时写出来作为因,这是什么写作逻辑?再说基督徒不可自杀是一个常识,更别说通过自杀“升入理想中的天堂”了,翻一下《圣经》便能得知:

  赝不知你?是神的殿,神的爨住在你?彦面彦钷?,若有人??神的殿,神必要??那人,因?神的殿是慢的,呃殿就是你?(林前四:16-17)。

  ?道?三:1-2提到『凡事都有定期,天下孺物都有定?。生有?,死有?』。

  基督徒认为,唯有神能赐予生命、维系生命,当然也只有神能够取走生命,第六诫里也说道,任何人断绝生命,没有神的授权,那即是凶手,犯了十诫您还想上天堂?所以百科上所写的“宗教赎罪曲”就是个瞎编乱造的玩意,更别说那段混乱的文字了。

  那真正的基督教音乐什么样?

  主要分了三大类:

  第一类是弥撒曲,简单理解,就是婚丧嫁娶时候教堂所放的音乐,当然后来也变成了一种音乐形式,很多著名的作曲家都创作过弥撒曲,比如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莫扎特的《加冕弥撒曲》、贝多芬的《C大调弥撒曲》等。

  第二类是清唱剧,清唱剧的题材来源一般都是圣经故事,唱词也都是圣经里的文字,比如演一出耶稣受难记,或者创世纪之类的内容,用清唱的方式表演,这就是清唱剧。

  第三类就比较著名了,那就是众赞歌。众赞歌太多了,你到教堂去看到唱诗班站在前面,摇头晃脑唱的那个特别好听的就是众赞歌。众赞歌各国在每个时期都写,涵盖各个语言,没有固定的曲式,只要没有动次打次,内容是赞美上帝的就行了。马丁·路德自己就写过一首《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堡垒》(Ein 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我国也有自己编纂的中文《赞美诗》歌曲集出版,无间道最后那首《神奇的祈祷》(Amazing Grace)也是,甚至还形成了一个流行音乐流派叫做“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ik-Pop),风格被归类为新时代音乐(New Age),比较著名的就是德国的英格玛乐队(ENIGMA)。

  

 

  英格玛乐队的专辑MCMXC.D

  

 

  1983年版《赞美诗(新编)》和1998年版《赞美诗(新编)(中英文双语本)》封面

  可是从来也没有个歌曲是专门让你赎罪的,更别说赎完了罪之后去死的。

  那么,有一首歌曲叫做忏魂曲么?

  还真有。就是它的英文《Deliver me》,而且还是个挺有名的歌。

  “Deliver me”不是很好翻译,翻译成忏魂曲也不是完全不对,但我觉得翻译成“接受我”比较好,这样更加符合这首歌歌词的前后文。

  Deliver me, out of my sadness

  接受我,脱离所有的悲伤

  Deliver me, from all of the madness

  接受我,从所有的疯狂中

  Deliver me, courage to guide me

  接受我,勇气引导着我

  Deliver me, strength from inside me

  接受我,力量在我心中

  All of my life I’ve been in hiding

  我的一生都在躲藏

  Wishing there was someone just like you

  希望等到你出现

  Now that you’re here, now that I’ve found you

  现在你来了,我找到了你

  I know that you’re the one to pull me through

  我知道你能让我脱离困顿

  Deliver me, loving and caring

  接受我,爱与关怀

  Deliver me, giving and sharing

  接受我,给予与分享

  Deliver me, the cross that I’m bearing

  接受我,我背负的十字架

  Won’t you deliver me?

  你会接受我吗?

  这首歌曲的作者和原唱是The Beloved乐队,一个成立于1983年的电子流行乐队,这首《Deliver me》的词曲作者是主唱Jon Marsch,演唱于1996年,并收录于同名专辑中,秉承他们电音的风格,是个动次打次的情歌,和宗教歌曲一点边都不沾,而且旋律非常好听,节奏感很强,之后“美声歌后”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也在1998年翻唱了这首歌,收录在专辑《伊甸园》(Eden)中,1999年赶上了台湾“921”大地震,这首歌成了莎拉·布莱曼的慈善歌曲,因为歌词相当博爱。

  

 

  The Beloved 《Deliver me》,1996

  也许,我只是说也许,某个青年特别讨厌莎拉·布莱曼,亦或者觉得所有这个唱腔的歌曲对于他来说都很恐怖,再或者看了人家编的《忧郁的星期天》的故事后深受感染,编了这么一个故事,最后又被不负责任的网站哪来转载,谣言就这么传开了。

  

 

  莎拉·布莱曼《伊甸园》,1998

  总之,这就是关于这个网传世界三大禁曲《忏魂曲》的所有信息了,只能说比起《第十三双眼睛》来,编的还不算太离谱,至少还有个《Deliver me》做原型,不过,这仍然是一个只存在于中文网络上的谣言。

  后记:

  在写完这篇文章后,微博上有热心水友帮我@了《第十三双眼睛》的导演王洋,我也有幸和王导演交流了一下这件事,他显然是不太清楚自己的片子被传成了一段中文网络圈子的都市怪谈。

  写这么多,既是为了王导演,也是为了其他音乐创作者,最重要的是为事实真相尽一点力,还给世界一分理性。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