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跳梁小丑的历史故事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跳梁小丑主要形容成不了气候,但是却极尽能力取捣乱破坏的人,而跳梁小丑的成语最初源自战国的一段历史。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跳梁小丑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跳梁小丑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魏国相国惠施,在和庄子的一次谈话中,举自家一株大樗(chū)树为例,说树的主干臃肿,小枝多卷曲,不成材,木匠师傅对它连看都不看一眼,以此讥讽庄子所说的“大而无用,众所同去”。

  对此,庄子这样回答道:“子独不见狸?(shēng)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gǔ)。今夫?(lí)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你难道没看见过野吗?它们隐伏起来,伺机猎取出来活动的小动物,东窜西跳,不避高低,往往触到机关,死于网罗之中。还有牦牛,庞大的躯体像天边的云。它能使自己很大,却不能抓老鼠。现在你有大树,担心它无用,为什么不把它种植在虚无的乡土上,宽阔无际的旷野里,它可以生长得更加枝叶繁茂,来往行人可以逍遥自在地在它下面乘凉歇荫。所以,它并不因为所谓无所可用而感到有什么困苦。

  庄子在这里要说的是,“无为虚谈,可以逍遥适性,荫庇苍生”,以此驳斥惠施的“大而无用”的讥讽。

  后人从这段故事引申出成语“跳梁小丑”。

  跳梁小丑的成语解释

跳梁小丑拼音:tiào liáng xiǎo chǒu简拼:tlxc近义词:害群之、势利小人反义词:正人君子、志士仁人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解释:跳梁:腾跃跳动;小丑:对人的卑称。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出处:先秦·庄周《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例子:这些~,真正是何足道哉!(陈白尘、贾霁《宋景诗》第三章)

  相关成语推荐:害群之马

害群之马 hài qún zhī mǎ近义词:城狐社鼠、残渣余孽反义词:仁人志士、谦谦君子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解释: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出处:宋·刘安世《尽言集·应诏言集》:“恣其毁誉;如害群之马,岂宜轻议哉!”例子:赶走~的走!(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