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当我在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我能从中学到什么,或者说我想从书中得到什么。很遗憾地说,我尚未完整的读完,略有感悟与大家交流,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是要坚定信念,始终保持良好心态。凭着一腔朴素的阶级感情,凭着对毛主席的热爱,戴着“黑帮子弟”“帽子”的习总书记乘着“知青专列”就来到了陕北。在梁家河7年的时间里,他有过与亲人失去联系的痛苦,有过不会缝衣做饭的无助,有过三点多被人叫醒去劳动的无奈
76、傻子才悲伤,我是傻子,所以我很悲伤…
,还有过“推荐上大学”被拒之门外的伤感,等等各种不适应、不理解。基于父母亲的“先天基因”和“红色血脉”,加上与生俱来的信念本源和信仰根基,他始终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始终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先后递交入团申请书8份、入党申请书10份;始终没有忘记来到梁家河的初心,顶住压力、无怨无悔,一心向党、埋头苦干。当前,在企业逆势突围、渡危求进的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中,唱衰油田的杂音不绝于耳,唯恐油田不乱的小动作此起彼伏。此时,作为延长油田6万分之一的我们,就是新形势新常态下延长石油的“知青”,应该始终抱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壮志和“信念不倒,地动山摇”的理想信念,让一滴滴油花汇成河、一副副肩膀筑成山,同心协力、风雨同舟,爬坡过坎、攻坚克难。
二是要勤于学习,从学习中汲取智慧。15岁的我们,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希望工程”的温暖怀抱里求学,而15岁的习总书记就带着一箱子书籍迈上了改善人民生活的道路。2013年3月1日,在庆祝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一个新论断: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窑洞里的时候,近平就在炕桌上、炕沿上写字。天气暖和的时候,他就搬一块石头,坐在石头上、爬在磨盘上写字”、“习近平几乎视读书如吃饭、饮水一样必不可少,是同样重要的生活内容”,这些都是书本在描述习总书记在梁家河读书学习的情景和原话。他通过读报纸、实地学习,建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结束了梁家河缺煤少柴、点煤油灯的时代;他利用丰富的理论知识,解决了淤地坝的安全和质量问题,为梁家河造就了大片良田……
现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知识,但我们却没有习总书记那视读书如吃饭、饮水一样的渴望与追求。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全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民众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就拿我们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活动www.txlqq.com来说,大部分党员和团员青年视学习如负担,有些人是为了应付考核检查而抄写笔记,有些是人用起了某项知识才开始学习,当然,这只是身为基层一员看到的现象,并不代表全体同志。痛定思痛,这是一个不同层面应该反思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建设马克思学习型政党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要善思善变,在创新中力求发展。面对劳动工具短缺、交通不便、劳力紧缺等问题影响生产效率的时候,习总书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走资本主义路线”与为民排忧解难的夹缝中,创新实施“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创办铁业社、缝纫铺、代销点、磨坊等生产生活保障体系,大兴小规模集体产业,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解除后顾之忧全力抓生产、求发展。
当前,我们企业自上而下大力开展节支降耗、降本增效,全员参与、措施给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个人认为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来实现降本增效,就是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比如双墩采油队职工修补围墙、机修车间废旧油管再“上岗”、罗庄湾采油队的废旧油杆再利用、稠树梁采油队的废旧灭火器变废为宝……我们也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工作,内部成立诸如土建、焊接、修井等施工队,把外协的一部分工作拿来自己干,盘活人力资源,缓解减员压力,实现降本增效,一举多得。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虽已过去了近50年,但党始终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性质、宗旨没有变,共产党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没有变,知识改变人生的信条没有变。通过近期的学习,虽有所感悟,但远未达到理想的境界。我也会在工作生活之余尽快读完剩下的内容,深刻悟读蕴含其中的为人之道、处世原则,用先进的理论武装指导实践工作。
作者:朱家湾采油队团支部书记石志洲
看更多实用读书笔记欢迎继续关注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