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革命》读书笔记感悟1000字
在这个万物互联,所见即媒体、万物皆平台,朋友圈就是一个行走的T台的时代,我们不愁吃不愁穿,也没有父母辈小时候迫切的生存压力,其实大部分人都选择安逸过活,并且更注重自身精神生活的享受,我理解为体验感。
一切商业逻辑基于万物互联被重新设定了规则,旧的行业不能说消亡,但一定会跟着新时代的商业逻辑进行重置,因为主力消费群体也在不断迭代,而连接也促使各类需求更精准更集中,所以更容易爆发新品类,形成新流行。
其实书看完了,我基本不记得什么,但是对“河狸家”的例子印象颇深,大致发展逻辑跟我家楼下的一个事儿很像——“论后入者如何迅速打败原老大”:
我家楼下有一条商业街,基本就是社区型小街,有水果店、药店、包子铺、洗衣店、小菜场等,基本满足这一片小区居民生活。
有天位置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海鲜店,售卖新鲜海鲜。诶,厉害了,这在这一代是新鲜品类,试过几次后,觉得他们家的虾确实比原先的小菜场要新鲜好吃,于是经常去。有了稳定客流量后,海鲜店慢慢拓宽了自己的品类,跟原来的小菜场一样,也有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这下好了,我从此不再去老菜场了,老菜场人流量锐减,商品销售速度慢,越来越不新鲜,恶性循环了……
89、没有秋日落叶的飘零,何来新春绿芽的饿明丽?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
如此这般轻松KO了原来的霸主。书中描述构建场景的【四即】方法论为:产品即场景、分享即获取、跨界即连接、流行即流量。
其实在我看来,都是为了满足体验感。
当产品不再是产品本身,而是一个能给予你不一样体验感的场景时,消费者就忽略了对产品本身价格的界定,因为他精神上获得了满足,此时溢价率就上来了;当你分享时,你获得了分享的快感,同时也引发了传播,于是会激发更多消费,商机就显现了;当所谓跨界产生时,一方面是制造了新鲜感,另一方面也让两拨人产生了连接,这无疑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感;流行有时候更像是一种数据导向,社交货币,它容易获取人们的信任,会滚动出越来越多的流量,大家都参与其中体验所谓流行。
说到场景体验,我高中时期有一个很深刻的场景记忆,高中嘛,本来都是朝几晚9的作息(呃,忘了早上几点起的),但是有一次晚上,学校组织全校看电影,就在学校操场上,全校的人排排坐,超大投影屏上播放着大片“魔戒”,魔幻刺激的电影、全校师生一起,而且电影比较长,一直看到了10点半,这种打破常规以及制造了几千人共同回忆的事情真的很难忘,这个场景我可能会记一辈子~
人生嘛,说穿了就是一场体验咯,而且我比较注重当下,所以我们不妨多去体验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和让自己觉得开心的事物,用梅姐的话说,就是“是不是感受到自己还活着?”【捂脸哭】
嗯……这是我现阶段所有行为的指导思想。
看更多实用读书笔记欢迎继续关注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