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而外的教养》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对于书名,想必有些读者会有困惑,什么叫“由内而外的教养”。我起先也好奇,当我了解两位作者的核心思想后,豁然开朗,并且很有共鸣。在遇到这本书之前,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一个年轻家长的行为,是否受到童年时期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从自身的观察得到的结论是:有影响,且影响较大。这本书,恰好印证了我的观点。
其实,这个问题在当今中国也被广泛热议。“童年时代的家庭”,心理学家称之为“原生家庭”。热衷于讨论这个话题的心理学家应该属于精神分析学派,比如国内比较知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
本书的作者,同样也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一个人童年的经历是如何影响其成为家长后的行为的。本书的副标题是: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西格尔认为,接纳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先从回忆童年的经历开始。玛丽发现,父母如果有机会反思自身被教养的经历,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做出更有效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童年被养育的经历会深深影响自己成为父母后的行为呢?
我们一起看看两位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首先,思考一个问题:自我是如何被塑造的?
答案是:记忆。记忆,是大脑对过去的经历产生反应并创建的新的脑内联结。也就是说,大脑不是客观地存储信息,是对信息进行加工(新联结)后再存储。那些悬而未决的往事和未经妥善处理的旧伤会影响我们对待子女的方式,在彼此之间引起不必要的烦扰和矛盾。因此,作者认为,善于自我反省,妥善处理不良记忆对现在的影响,我们就能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待孩子,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既然我们家长对待孩子的言行很大程度上受到记忆的影响,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去在记忆中找寻这些言行的源头。那么,这些影响我们成人后的源头又是什么呢?
作者提出了几个要点,也是检视原生家庭环境的切入点。
1.父母的情绪沟通能力。
如果父母的情绪沟通能力高,能使得孩子善解人意,乐观积极。这是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
提升情绪沟通能力,首先要自我反省,认知情绪。我们常常不能审视自己,也意识不到自己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比如:一对小夫妻突然离婚了,丈夫的离开,让妻子无法忍受。她会因自己3岁的儿子要她陪伴而大发脾气。这位母亲不能接受离婚带给她的孤独感和被抛弃感,她会觉得儿子的“过分要求”对她来说是一种威胁,而其实儿子只是表达了想和亲近的愿望。当她把产生的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就成了她的出气筒。
自我反省以及对自身内在情绪作用过程的认识,能让我们对孩子的行为有更多的反应方式。意识产生选择的可能性。
回忆一下,在我们的童年时期,我们父母的情绪沟通能力如何?对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情绪沟通有什么影响?
2.与父母的情感联结。
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联结,建立在正确倾听与回应孩子的基础上。当孩子告诉父母他们的想法或感受时,不管父母是否有同样的感受,都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父母应该倾听和理解孩子,而不是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或者一味地说孩子不对。
良好的情感联结,反映在一种能力上:父母和
21、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孩子都具有向对方发出信号并接收对方信号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适时沟通”。适时沟通,能使双方感受到彼此的内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同时也是人们培育和建立人际关系的核心所在。适时沟通,其实在婴儿一出生就开始了。懂得适时沟通的家长,会在婴儿笑时报以微笑;会在婴儿哭时,觉察到为何而哭,并作出合理回应和行动;会在宝宝牙牙学语时,给予适当的语言回应和输入;会在相对长的时间分离后,给予孩子拥抱和互动。
一位母亲下班回到家,两岁的儿子满怀期待地跑过去迎接她。经过一天的分离,儿子想和妈妈“重新取得情感联结”。然而,这位母亲想换去身上的职业装后再做“联结”,结果孩子失望地哭闹了。妈妈反而觉得莫名其妙,气不打一处来,上班这么累,一回来就不省心。生气之时,训斥了孩子一顿,孩子也生气地离开了。“情感联结”失败。
类似的失败“情感联结”偶尔发生,问题不大。如果是经常发生,那么孩子成人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不会乐观。
3.父母是否给予安全感。
父母能够感受、理解孩子的需求并作出积极回应,孩子便可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培养心智健康的孩子,进而提升幸福感,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外部世界。而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将导致孩子难以调节自身情绪,出现社交障碍,甚至有暴力和精神分裂的倾向。
作者指出,依恋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婴儿在所有灵长类后代中是最不成熟的物种之一,他们的大脑与成人复杂的大脑相比,发育还很不成熟。而且,人类有着复杂的社会性:我们的大脑在结构上能与他人的大脑建立联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脑的功能和发育。
婴儿依恋父母,是进化的结果,是存在于大脑内部的一套先天系统。依恋能使孩子寻求与父母的亲近;不高兴时把父母当作避风港寻求安慰;把与父母的关系内化为一种内在的安全模式。
如果依恋关系不健康,孩子会出现不安全型依恋,且分为三种: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
回避型依恋:如果父母经常不在家,或者常常拒绝孩子的正当需求,孩子就有可能形成回避型依恋。孩子通过回避,以适应父母的冷漠态度。在这种关系中,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时常常语气冷漠,缺乏感情。这种关系,在中国旧社会的家庭中普遍存在,尤其是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矛盾型依恋:孩子与父母交流时会有不协调感。具体表现在:孩子向父母寻求帮助,父母自己面对问题本身表现出纠结、犹豫、存疑,甚至焦虑的状态。久而久之,孩子会察觉到与父母的交流、感受和反应都不具有一致性,每次都不确定父母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或帮助自己。
紊乱型依恋:如果孩子的依恋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而父母的行为又时常给他们带来迷惘和恐惧,他们就有可能形成紊乱型依恋。此外,在经常受到父母打骂、甚至虐待的孩子中,紊乱型依恋出现的概率比较高。研究表明,曾有心理创伤或情感缺失的父母,如果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就极有可能做出让孩子恐惧的行为,从而造成孩子的紊乱型依恋。
我们都承认,人需要自我反省,但如何反省其实是件非常难的事。这本书就提供了家长各个自我反省的角度。作者还为我们父母提出了大量的自我反省的问题。
比如:
1.童年时你和父母相处得怎么样?从少年到成年一直到现在,你和父母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2.你和母亲与你和父亲的关系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在和父母的相处上,你有什么喜欢或讨厌的地方?
3.你是否受到过父母的惊吓?是否还有其他一些经历让你感到难以承受或者精神上受到了创伤?它们对你以后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4.小时候父母是如何教育你的?这对你的童年有什么影响?对你现在为人父母有什么影响?
5.你能记得很小的时候和父母分离时的感觉吗?这种感觉怎么样?你是否和父母有过长期的分离吗?
6.当你高兴或兴奋的时候,你的父母有什么反应?当你烦恼或不快乐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7.小时候遇到过困难吗?当时你有没有依靠你和父母或其他人建立的关系走出困境?
有时候,就是几个简单的问题,能够惊醒仍然在沉睡的人。在检视自己育儿的言行时,这些自省型的问题,能让我们意识到:“原来我的行为,是受到童年的家庭环境,以及与父母相处方式的影响。”作者:逸爸
看更多实用读书笔记欢迎继续关注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