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读书笔记5000字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读书笔记5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第一部分:作者小传

小约瑟夫?奈(JosephS.Nye,Jr.,1937~),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新功能主义和相互依存理论的重要代表。相继受教于普林斯顿、牛津和哈佛大学,先后任哈佛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教授、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主任、国防部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部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

约瑟夫?奈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但以地区一体化和国际相互依存最为突出。他指出,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存,指的是国家间或不同国际行为主体间以相互影响为特征的状况。相互依存具有三个特征:相互依存的交往要付出代价;相互依存不一定都是互利的;相互依存不一定都是对称的。相互依存理论直接促进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自由国际主义(理想主义)的复兴,催生了新自由主义。

第二部分:书评

现代的经济决定政治理论往往认为历史冲突是必然发生的,但是许多冲突的发生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而许多理论往往难以解释所有事件的发生。这时候对于不同政治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就非常必要了。本书主要通过几个实例写明了历史事件发生的不同因素之间的关联,描述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不仅仅是政治关系,同时还包括经济、文化等互相联系的作用。

书中首先指出了国际政治的框架构成:一个政府主导着与它交往的绝大多数政府行为,如古罗帝国;以封建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如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由相对有内聚力的国家组成,无一个更高政府凌驾其上的无政府国家体系。第三种被作者认为是最符合现代社会的范例,由《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始,现代民族的概念逐渐代替了旧时的君主国家。

而在现阶段,任何一个国家试图与其他国家交往都需要协商。不同国家间的交往并不是铁板一块,其中不仅包含国家军事、经济实力的对比,更包含跨国间的联系、国际政治等不同因素,而这两者在现代分别构成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和相对较流行的自由主义两种不同的国际政治理论。

本文试总结、分析书中的几个经典例子,体现这些理论国际政治中应用的范例。

一、雅典和斯巴达

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特点的存在使得各城邦之间各自独立发展,但频繁的商业交流以及导致了各国之间不可避免的摩擦、冲突。从古典时代起,不同城邦之间就为争夺商业,土地,奴隶爆发过一系列战争。而雅典和斯巴达在前4世纪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可以说是古代希腊世界的一次世界大战。雅典因民主制度,商业经济的日益发达实力增强,为对抗波斯人的威胁建立了提洛同盟。雅典为了维持同盟,禁止加盟国退出,并向他们收取高额军费补贴。而斯巴达作为陆上大国,军事实力极强。

双方战争的起源城邦埃皮达姆努斯爆发内战,其中的民主派向城邦科西拉求救,被拒绝后前往科林斯,并获得帮助。科西拉人占领了其殖民地,导致科林斯的宣战。

雅典为了维持和平派出了舰队,引起了科林斯的恐慌。紧接着雅典进攻叛乱的帕提蒂亚地区并导致了斯巴达的担忧,最后全面战争爆发。经过数十年的战争,雅典战败。

当时的雅典其实有许多选择,但这个本应维持和平使自身得到发展的城邦却导致了结果的滑坡。有一条外交基本定律,即一个国家对绝对安全的追求会导致绝对不安全。例如,当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变强时,另一个国家也会担心自身受侵害,从而试图增强军事力量。而对方为了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又不得不增强自身的力量。这样最终的结果是双方军事力量越来越强,使得双方的关系反而不安全。

书中还提到了著名的囚徒困境,而雅典和斯巴达正是这场战争中两个不知所措的囚徒。他们的每一步行动对本国而言看似是最佳的,但最后却导致大战爆发,以至于双方国力大减。之后,这类困境也常常被用来类比许多相当多的局势,包括一战前的协约、同盟阵营对峙场面,以及美苏冷战爆发时的局势。双方都未试图先发动这一场对抗,但由于彼此的不信任,而且双方都考虑www.txlqq.com到如果对方先采取行动,局势会对自身不利,才使得他们都开始了行动。在国际关系中,达到对双方均有利的帕累托最优时很困难的,更多的是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及对现有国家间关系的不信赖,而首先看似不合理地发起攻势。

二、20世纪的国际体系

本章主要介绍了自法国大革命以来,欧洲政治体系、政治观念的大致改变,从以前的君主制度变为民族的国家。法国大革命虽然没能在欧洲建立起以法国为中心的单极国家系统,但在欧洲范围内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观念,使得之后的30年内欧洲各国奏起了“革命交响曲”,整个欧洲似乎都觉醒了。“朕即国家”的说法不复存在,民族主义成为对外政策中重要的一部分。军事手段也从原来的雇佣军转向国民军制,之前速战速决的策略也随着武器的进步不复存在了。在战争中,更多比拼的是各国间的综合国力,尤其是战争期间的动员能力。

其中,德意志地区的分裂问题被作者一直提及。应该有几个讲德语的国家?这个问题的回答从维也纳会议设定的37个,到所俾斯麦希望保持的“小德意志”,保持2个国家,到希特勒希望的一个,盟军在解放西欧后所希望的3个,到两德统一后的两个。但作为一个欧洲中心的强国,这样的设定其实是有违欧洲均势理论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两德统一进行初期曾遭到了苏联,英国等因中欧分裂有特殊利益的国家的反对。英国因德国统一而受损的利益远超民主德国政府垮台对于苏东阵营的削弱所带来的好处。

笔者想到德意志地处欧洲的中央地区,在三十年战争到普法战争这一阶段一直处于相对分裂的阶段,一直作为法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国的缓冲地区,使得各大国在这一地区可以有自己的缓冲地带。而这一地区一旦出现一个统一的普鲁士,无疑极大地对欧陆均势造成较大的破坏,俄国,法国均会认为自身安全会受到一定威胁。

此章提及的反事实推演也是历史分析中一种常用手段,笔者在模联学术课上接触过数次此类历史研究方法。读到这里,笔者想起了本尼迪格森的《虚拟的历史》,该书关注了一些历史事件的细节并进行了合理假设,试图关注历史事件必然发生的另一种可能。《虚拟的历史》中也描写过希特勒在发动二战前的国际局势理论并进行了适当反事实推演。不过,反事实推理在此书内只是略写,在此不展开说明。

三、均势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世界上,和平不是历史的主流趋势,人类历史以来没有战争的年数占比十分小。在近代,国家维持和平很大程度只是为了维护自身独立而不是和平本身,因为发动战争有一定的风险。在战时各国权力的界定,不仅以资源,人口,动员能力计算,同时还要考虑到该国的软实力。均势作为一种平衡政策,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这种和平。各国间为了自身安全,在均势扮演的地位就不同。如英国著名外交理论:“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各国

  5.也许别人跟你说睡了的时候,是正在很别的人聊的火热。

在关键时刻常常对其他国家实力了解不正确,导致对局势的误判。比如说美国在一战中根据均势理论应该加入工业产值较弱的德奥一方,最终却加入了协约国,因为它认为德军的军事能力更加强大。同时,日本在二战期间认为歼灭美国珍珠港内的海军便可以毫无阻拦地拿下东南亚,却没有考虑到其背后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中国政府在20世纪初在世界油价上涨时,误认为俄国经济稳健,在签订经济条约时便没有那么强硬,只是在世界油价跌时只能以部分让利来维系双方的经济合作。

而且,有时意识形态,即国家内部的政治哲学使得它违背了对外政策,倒向了自己不应站在的立场一方。比如阿尔巴尼亚曾经在文革时期就社会主义的问题与中国陷入争论,导致国家关系恶化,但这其实是不符合它的地缘政治利益的

在一战前,德国维持着一个较脆弱的均势体系。但普法战争后俾斯麦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和互相制衡逐渐变得僵化。三个分析的偶然要素:人、国家、国际体系在一战前的分析十分适用。当然,一战爆发的偶然性本来就十分强,德国可以选择将塞尔维亚事件演变成一次地区危机,或是只和俄国开战,或是只与俄法双边开战,或是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参战。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可能导致战局的反演,而不是一战导致的数千万生灵涂炭。战争,其实并不是不可避免,许多时候偶然性让国家铤而走险。

四、集体安全制度的失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美国的威尔逊总统试图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集体防御体系,来希望主权国家之间能通过这样一种集体防御维持和平。国际联盟即为联合国的雏形,但运行得并不成功。然而,该组织缺乏强硬的措施。美国自身因国会的反对作为这个方案的提出者没有参与到这个组织来。这些不足使得在九一八事变以及意大利出兵埃塞俄比亚后没能拿出合适的解决措施,加上英法政策的不一致,其实这个国际组织形同虚设,自然也没能组织轴心集团的扩张。

希特勒、墨索里尼正是利用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与不统一,利用这个空隙一次有一次地有限度进行了扩张,先后吞下了一块块地区,使得大国对其实行了绥靖政策,尤其是意大利,获得了与其国力不相符的巨大利益。但最终,冲突的不断增大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笔者想到国际联盟初建立时的英法美之间利益的冲突和博弈,使得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十四点计划仅仅是理想,无法成为现实。大战结束一开始,英法美之间就对如何对待战后的德国产生了重大分歧。法国在1923年更是违反了国际条约,悍然出兵占领鲁尔工业区,在当时法国作为三强国之一没有多少反对声音,完全是在英美的压力下才撤军的。有了这样的先例,或许可以理解之后为什么30年代英法不肯制裁意大利或日本了。它们对于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起到的作用并不起到过高的期待,在与自身利益如大危机时宝贵的他国市场发生冲突时,自然会选择消极对待,导致这种秩序的失败。

五、冷战

冷战中,美苏的政策往往不是互相遏制彼此的。其实,两个大国之间的利益点并不完全重复,但在双方的势力范围发生冲突时,摩擦就发生了。作为双方势力的交叉点,比如希腊,土耳其,朝鲜,越南等地,成了双方对抗的主要目的。波兰,东欧,租借,东亚,德国,原子弹,地中海及近东都先后成为双方问题的集中冲突点。在双方中有一方在某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时,另一方即担心自身会落后,不得不参与其中。不仅想起电影《金刚》中的片段:美国情报人员向一位议员要求探测某一个神秘小岛起初被拒绝,但一听到“苏联人已经在进行探测了”,就无奈地同意了——即使这个岛并不显得有价值。在冷战的背景下,任何一方对于自己身处不利的恐惧推动着它们进行行动。

正因为这些地区恰好处在冲突地区的边缘而非中央,它们恰好是影响均势点的地方。意识形态的冲突也使得双方都希望输出革命,即让更多的国家采用自身的制度。双方都认为对方要世界霸权,从而最后走向对抗。但到了最后十年,双方的政策都开始缓和,两个大国的过度扩张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核武器的威慑在整个冷战过程中作为毁灭性的武器虽一直未被应用,却导致了彼此的核威慑。而另一方是否会冒险发射核弹成为双方都关注的问题,并开始要求自身具有“反打击能力”。

笔者想到美国建立的对自身有利的联合国框架,其实无法对局势有绝对的控制力。尤其是在二战结束初期,英联邦下属许多个国家,按大会一国一票的原则,它们在联合国框架内拥有巨大的话语权。而毕竟美国也只有一票,苏联加上白俄罗斯,乌克兰在内,仅有3票。但从军事实力上来说,英国远逊美苏。而这样三股势力并存的不稳定“动态平衡”,最终以英国1947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以色列问题等投票中英联邦成员不再和英国保持同一立场,导致英国实力骤降。而美苏集团都不希望看到一个拥有如此多庞大殖民地的大英帝国的延续,所以都并不支持其在中东实行的政策,使得在50年代初演变成了美苏两极对峙的局面。

六、干涉和地区冲突

干涉被定义为影响主权国家的外部行为。这类行为可以包括宣传、经济援助、派遣军事顾问、有限的军事运动,或是全面战争。而面对地区干涉的世界道义者认为这样的干涉只要是“正义的”即可。但是,这类定义有四个例外,包括先发制人的干涉,平衡上一次干涉,拯救大屠杀,分离主义带有代表性时,国际上认为这些情况下被认为可以进行干涉。而“民族自决”的口号,因为其指明对象含糊不清,到底怎样算一个民族?所以在大多数地区这样的希望依然只是空想。而这时强权便成为了评判结果的唯一尺度了。

笔者想起《民国纪事本末》中提到民国时期“在那个时代,谁都可以声称自己代表革命,说对方是反革命,而最后取得胜利的那一方即是革命者。”因为当时的内战本质上是军阀的私人矛盾。这与世界上战争的道义的难判断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不管动机,手段如何,道义没有一个合理的评判,反而是最终的结果决定了一切。而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设立是为了确保各国的行动具有合法性。

文中举了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以及联合国、超级大国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的例子说明了地区之间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在民族主义、地区冲突等影响因素下,地区冲突的解决都越来越复杂,而且每一方都趋向于强硬,尤其是对于彼此的不信任时,最终只能导致结果的评判,使得许多历史事件难以以单纯的“国家硬实力”判断。作者:徐钰翔

看更多实用读书笔记欢迎继续关注本频道。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