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篡汉必不可少的借口

2020-12-09 作者:故事大全 阅读: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自古以来,凡是说到圣君,大家都会提到尧舜禹,尤其是尧舜禹之间的禅让,让后代文人感慨不已。世间最难以舍弃的就是权力了,为了权力可以寡廉鲜耻,可以抛妻弃女,而尧舜禹竟然可以将天子之位相让,是何等的大气魄。不过我这个人一向悲观而多疑,事情真的是那样的吗?古史悠远,无法考证。不过昨日翻看《三国志?魏文帝本纪》,却印证了我丑陋的猜想。

    文帝本纪中让我注目的有一件事,就是汉献帝的禅让。这是一场劳心劳力的大运动,整个曹魏上上下下几乎都调动了起来。本纪本身就不少字,加上一些注释,更是密密麻麻几万言,其中有两句话我印象深刻。

    一句是“汉帝以众望在魏”,一句是曹丕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魏文帝和他老子曹操不同,接过魏王位子之后整天想着如何更上一层楼,登上天子的宝座。也许有人说,整个朝廷都是曹家的,当皇帝还不是一句话?事实可不是这么简单。

    先从曹操的成功说起。曹操为何能在汉末兴起,成为一统北方的霸主?除了他个人的魅力,以及经济、军事方面取得的许多成就之外,最主要的是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路线,获得了最广大的士人的支持。汉室虽然衰微,但在建安初年,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董卓公然废掉少帝,结果引来天下诸侯的集体讨伐,虽说讨伐军因内部斗争而失败了,可汉室这个旗帜的影响力却可见一斑。就算是在曹操的支持者中,也有一大部分是忠于汉室的官员,比如说曹操最重要的谋士荀?,他之所以帮助曹操,是以为可以在曹操身上寄托自己兴复汉室的愿望。当曹操封魏王,加九锡的时候,荀?没有去祝贺,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而曹操面对这样的压力,也只能表态自己有生之年绝不篡汉,有可能的话,自己做周文王。一些人认为曹操是借此表态,希望儿子来做周武王,推翻商纣,建立新朝。可毕竟连曹操都终身不敢有违自己标榜的信义,而曹丕又何以篡汉?

    当然,曹丕时代和曹操时代已经不一样了。首先,曹操对于汉室,对于追随自己多年的部下,是有感情的,自己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当然要顾及到自己言行的影响。而曹丕不同,曹丕的权力是建立在父亲的基础上,他手下的臣子也多是只忠于曹魏,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朝中已经没有了强大的反对派,没有哪位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政治力量可以和曹丕抗衡。

    既然如此,曹丕为何还要搞得那么复杂,要求汉献帝仿效尧舜,禅位于自己呢?

    这就是道德的力量,舆论的力量,世俗的力量。当一种观念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积淀,即便不是法律明文规定,也同样具有约束的力量。比如在二三十年前,在中国的很多地方,男女结婚最主要的仪式是请客摆酒,拿不拿结婚证反倒不要紧。没请客就住在一起,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再往前几十年,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别和人家说什么自由恋爱,在那个时代讲恋爱是可耻的。社会舆论对每个人的影响都很大,古代人就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嘛。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弑君是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你民告官,要先打三十大板,你妻告夫要入狱九个月。何况曹家和刘邦、朱元璋不同,他们这些人都起身平民,和旧朝廷之间没有什么恩义,将其推翻,没有什么道义上的缺失。可是曹魏是大汉的臣子,并且一向标榜自己是为了兴复汉室而攫取权力,而现在权力在手,就抛弃自己的君主,将如何面对天下人。

    于是曹丕发动起自己所有的力量,一起演了一场戏。现在的所谓大片了,讲投资,论规模,都是完全不能相比的。整个的禅让运动波澜起伏,总的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曹丕的臣子劝进,臣子讲述了很多理由,说曹丕如何如何,可以称帝,汉室如何如何,天命衰微。可是如何解决夺权的道德问题呢?经过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曹丕的提示,臣子们才明白,这个劝进不能由曹丕手下来说,否则就太假了。只能由汉献帝来讲。于是大臣们纷纷去聒噪汉献帝,威逼利诱,汉献帝无奈,只能颁布诏命,表示自己恳求禅位与曹丕。可是曹丕依然拒绝。原因当然不是曹丕说的自己德薄恩寡,只是故作姿态,因为上古虞舜也有三让天下之义。于是乎,一次又一次,汉献帝强忍悲痛,无奈的希望最不希望的曹丕当皇帝,曹丕一次次的故作姿态说我不行。就如同大家请客吃饭,谁坐主位大家都心知肚明,还要反反复复的谦让,耽误大家的时间。可是中国的礼,不就体现在这一次次的礼让中吗?

    汉帝环顾四周,已经无人可托。当年曾经寄望于刘备,现在那小子跑到蜀中,自封为汉中王,还有东吴的孙权小儿,从来都是自搞一套。可以依靠的人一个都没有。做了一辈子傀儡皇帝,临到最后也没有轻松自在的呼吸,这种四面楚歌,环顾凄凉的悲哀,让我慨叹。而所谓禅让,无论尧与舜,还是献帝与曹丕都不过是一场政治闹剧。只是主角也好,配角也好,都不能撕去那最后的一点点遮羞布。不单是曹丕需要借禅让来堵住悠悠众口,就算是汉献帝,也必须就坡下驴,给自己找一个最后的虽然凄惨但至少比较安稳的归宿。

    禅让之后,曹丕封汉帝为山阳公,并且给万户,在山阳依然奉行汉朝年号,可以用天子的规格进行祭祀,对曹魏上书不称臣,还算是比较厚道。汉献帝在山阳县还活了十四年,五十四岁寿终正寝。而山阳公这个封号,也由他的子孙一直延续下去,一直到西晋永嘉年间五胡乱华,子孙被杀,封地才被废除。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
点击分享: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