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告诉你:怎样才算合格的君主
作为春秋第一霸主的齐桓公,他的才干、性格、品行、德操,均没有什么明显过人的特别之处,甚至还有着斑斑劣迹,荀子说他和自家姑姨姊妹乱伦者七人,后来的大儒们也都羞于谈论五霸的故事。
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但在齐桓公的时代,他的确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无论他怎样挥霍无度,他的国民们却并不觉得他奢侈。那么,作风毫不正派、毫不清廉甚至荒淫的齐桓公,究竟又凭什么可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呢?在《管子》这部书里面,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齐桓公打算通过增加税收来充实国库,他就去咨询管仲,两人间这样交谈:
桓公:“我打算对我国居民的房屋进行征税,来充实
奸雄亦不相容恕,枉自图谋作小人 ----罗贯中
国库,你觉得怎么样?”管仲:“这就等于是叫房屋涨价,让大家都住不起,最终会把建成的房屋都毁掉。”
桓公:“我打算对山上的林木征税,如何?”
管仲:“这就等于是在鼓励大家快速砍光尚未成材的树木,很快就荒成一片秃山。”
桓公:“我打算对牲畜征税,如何?”
管仲:“这就等于滥杀牲畜,不让它正常的繁殖。”
桓公:“我打算征收人头税,如何?”
管仲:“这就等于让人们故意隐瞒人口的实际数字。”
桓公:“我打算征收车马税。”
管仲:“这就等于是把有车的人都赶到国外去。”
两个人就像说相声一样,齐桓公每说一句想要征税的话,立马就被管仲当场否决掉。
收这个税也不行,收那个税也不行,最后,齐桓公急了,不征税,那我们这个国家的财富从何而来?你还叫我怎么当国君?
管仲听了,不慌不忙,说了这样一句话:“唯官山海为可耳。”
“官山海”,这个词就出自《管子》,什么意思呢?
齐国在今天的山东靠海一带,土质碱性,不适农耕,如果和其他诸侯国一样去拼农业,则处于劣势,毫无竞争力。但因为靠海,先天的渔、盐资源非常丰富,这种优势则又是别的诸侯国所不具备的。
盐,作为生活的必需品,谁都少不了。管仲主张利用这一自然资源优势,控制食盐专卖,通过商业活动从中谋利,而不直接征税。
这样,表面上没有加重任何赋税征收,纳税人也不觉得有什么负担,政府却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又控制了食盐流通的各个环节。
一般来说,国家机器是不从事生产的,一旦脱离了税收,便无法继续支撑运行。但管仲自有高招,他不但不增税,反而还减税免税,在桓公上台后第十九年,实行了大减税政策,成为税率最低的国家。
这样一来,到齐国发展,就成为当时天下各国商人们无法拒绝的最佳选择,有钱人纷纷跑来齐国投资,齐国焉能不强?
另一方面,齐国专卖的食盐,高价流入各国,各国的黄金也就潮水般涌入齐国。齐桓公大赚特赚了天下各国诸侯们的巨额财富,阔绰到足以让他买来第一霸主的地位,却没有向他的人民多要一分钱。
这就是利用自身优势资源赚取他国财富的典型案例。
在强国如林、大国争霸的时代,一个好的君主,不是说性格好、道德高、有修养、有礼貌、善良仁慈,就是好了,这些都是虚的。管仲非常清醒,他是最务实的人。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